诗意课堂入情入境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145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好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诗意盎然的课堂。结合教学实际,我尝试着从品味、体会诗情,营造氛围、创设诗境,进行想象、诱发诗心,彰显个性、享受诗意等方面让我的语文课堂入情入境。
  关键词:诗情;诗意;诗心;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080-001
  
  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亟需诗意之水的滋养。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诗的境界之时。
  
  一、全情品味,体会诗情
  
  入选我们教材的课文大都选自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语言典范生动,教材选文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精神的人文积淀,以语文点燃精神,以精神立人。一篇篇选文的熏陶和浸染,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抚摸和触动,人格的净化和升华。因此,我们要努力开掘文本资源,促进生本对话,使师生在文本中诗意栖居。
  1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必须先学生而学,先学生而揣摩、体验。教师自己首先是一个文本诗意的发现者,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所以教师要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然后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学生去亲近文本,去亲近人物,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如果教师自身情感准备不足,教师自己没有被美文陶醉,就不可能在课堂上情感自然外溢,教学精彩自然不可能生成。
  2 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辩、品、入等方式走进文本,品赏作品的动人情节,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感受艺术作品的完美形象,领会文章深蕴的思想意义,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放飞想象,诱发诗心
  
  诗是需要想象的,诗意语文当然也是需要让学生想象的。然而,许多教师课堂预设得太多,导致课堂上过于关注教案,过于在乎课堂上表面的喧哗和热闹,忽视了生成资源的利用,缺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感悟。新课改指出语文课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一些自由,为学生营造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细读课文,看看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各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当作小燕子、麻雀、小黄莺述说春雨落在草地、柳树上,洒在桃树、油菜花、蒲公英上的情景,在美的情境中想象春雨的可爱、美丽;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小诗:春雨洒在____________________,春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色的。这是在创造中生成,在生成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诱发出儿童的灵感,流淌出儿童的智慧。
  
  三、彰显个性,享受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引导学生按各自的理解去读文的过程变成学生个性化读文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领悟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尊重个性,彰显个性,鼓励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语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语文课堂上才能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境界。
  支玉恒老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
  段: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的心里有点酸。
  师:课文哪一段使你心里有点酸?你拿起书“酸酸地”读一读,通过读来表达你的感情。
  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谁还有不同的滋味?
  生:我很无奈。
  师:无奈?看来,酸、甜、苦、辣都不能表达你心中的这种滋味。哪一 段使你感到无奈?
  生:还是这一段。
  师:听听你是不是读得很无奈。生读。
  师:面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毁坏,他显得很无奈,我听出来了。我为他有对地球担心的这种心情而称赞他。但是,你也不要太悲观,可不能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呀!
  (众笑)
  师:谁还有别的滋味?
  生:我心里不是滋味。
  师:不是滋味,就是说酸、甜、苦、辣混在一起说不清是什么滋味。那么,你读一读,哪一段使你有如此感慨。生读。
  生:我还有不同的滋味。我心里很寒。
  师:“寒”,一般按中医中药来说,属于苦。
  生:本来我们人类可以得到的更多,可是现在我们只得到了那么一小部分。
  师:(风趣地)你嫌得到的少?(众笑)读一读,哪一段使你产生这种想法。
  生:(动情地)假如地球是一位母亲,我们就是她的儿女。地球母亲辛辛苦苦把儿女抚养成人,儿女却伤害她的心,那么她的感觉肯定是苦的。(此时,学生的两眼溢满了泪水。)
  支老师的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用“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这个极具开放性而又能发挥个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课堂教学才表现得如此活力四射,多姿多彩,诗意盎然,学生才由此而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诗意与幸福!
  如果我们的课堂师生心灵相通,学生妙语连珠,兴致高涨;教师怦然心动,神采飞扬,学生的想象放飞了,学生的灵性唤醒了,儿童的语文,民族的语文,生活的语文,让课堂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和创新的火花,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引导点拨恰到好处,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和谐诗意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立足教材,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在40分钟的语文课堂上学得有效。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82-001一、准确深入地解读文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目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改革提供新思路。关键词:石家庄;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70-001一、前言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育人、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武术课在中小学的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武术课受重视
摘要: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99-00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一品读课文,走
摘 要:“感悟”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能力。感悟和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语文综合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键词:诵读; 品味; 唤醒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10)7-084-001“感悟”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呢?如何让学生在有效感
摘要:音乐教育实施是美学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全民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词:音乐;审美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00-001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一种以多种学科为基础和背景学科体系。它以不断的变化去适应或影响人们的思想的表达和情感展现,从而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音乐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篮球运动员意识及其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探索篮球运动员意识培养在提高队员技能水平当中的作用。关键词: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中图分类号:G8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71-001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是
摘 要:我常常问自己、问学生、问同事:“素描是什么”?有人回答说是“单色绘画”,或曰“造型基础”,或曰“黑白关系的表现手法”,我始终相信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是一种绘画表现技法。关键词:素描; 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59-001一、缺乏整体观念在素描教学中,“整体观念”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相当一部
期刊
摘要:学校体育是项复杂而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这就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不可能;体育课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01-001学校体育是项复杂而重要的内容,
摘要: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宜侧重于实践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活动,不宜偏重史料研究,否则会脱离学生实际。关键词:初中 研究性学习 基本要求 核心任务 步骤和形式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2-064-001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自觉的习惯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具有历史性研究基本要求的立场、观点,方式方法。研究性学习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