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的领域中自主遨游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engm9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课的教学是让学生知道身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以及发展对周围世界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与科学课相结合,将会在情境创设中,给学生逼真的感受;在直观的演示中,突破重难点;还可以开发课程资源,弥补材料不足的缺憾: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延伸探究的领域,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领域中自主遨游。
  关键词:科学探究; 自主遨游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73-001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学习,积极倡导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进行科学探究,引领学生在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拓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结合实际,我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和研究,觉得在课堂上如果合理运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多媒体教学走进《科学》探究之门,将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
  
  一、情境再现,让学生的感受更真实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因学习目的性不强,主动学习意识差,往往只是凭着自己对某学科的兴趣而去参加某种教学活动。只要感兴趣的事,精神就格外集中,思维特别活跃,会对这项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地去学习。再加上科学探究过程是有难度的,有些也是枯燥的。而视频资源有优美的画面、动人的声音,很容易活跃课堂气氛。所以我们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屏幕的高清晰度显示功能和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生动有趣地、高质量地适时处理各种声音、语言、图像、图形等,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地震》一课时,我们先播放录像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错位,路面升降成台阶,树木被连根拔起的景象。学生被这恐怖的画面惊呆了,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此时再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情况说给同学听一听。然后再从现实中来推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壳的不断运动,在地下的岩层受到承受不住的地球内部的压力的时候,地壳发生了断裂,这时地震就发生了。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再如在学习《观察我们的身体》一课,讲到身体内部结构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对自己身体内部的研究很感兴趣,但苦于看不到,只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通过抽象的想象去理解,去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现教师采用数码图像技术来进行教学,播放身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动态的心跳、胃的蠕动等,再加上教师以讲解员的形式进行旁白。学生观看到了平时不可能看到的画面,倾听老师的旁白,兴趣顿生,求知欲受到激发,注意力被画面和动画吸引过来,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
  
  二、资源开发,让学习材料更加丰富
  
  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很多,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再现地方特色,也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等。
  如教学《化石》一课中的“琥珀”化石的形成。我们都知道,琥珀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东西,其形成比较复杂,难于理解,更不易记忆了。利用计算机巧妙地将蜘蛛向苍蝇扑去和树上落下一滴松脂油将这两个小昆虫裹住这两个过程,进行串连、叠加,以形象生动的动画,把抽象难于理解的琥珀形成过程,变得清晰易懂。
  在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时,教师通过视频动画展示三种天体月球、地球、太阳从左至右的位置关系。演示三球同时运动,当月球绕地球运动到地球在太阳照射下的影区,月球逐渐由部分变暗到全部变暗,此时月偏食、月全食便发生了。这种动画的辅助,不仅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材料弄懂了这些自然现象的成因,还有助于培养推理能力。
  
  三、实践体验,让探究领域更为广阔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要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只有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才会提高学生独立思索、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如在四年级《昼夜的形成》一课中,课前就让学生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自主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在“图片、录像交流会”上,学生收集的资料比我还多。他们都很积极地把观察到的现象拍了下来,并且附上了观察记录,有的同学还把在外出旅游时拍摄下来的录像展示给同学看,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教材内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提高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明确科学教学的目的,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适当、合理的运用,能使传统仪器设备难于表现的某些自然事物和现象得以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科学课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拓宽学生自主探究的领域,走进科学的探究之门。
其他文献
由于不利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及各种各样不利葡萄生长的优势存在,阻碍了葡萄生产的发展.而葡萄砧木的不同抗性和嫁接技术的应用,使葡萄生产得以稳步发展,应用嫁接苗栽培,还可
"武运粳七号A"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育成的BT型不育系,2001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小组的育性鉴定,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丰优香占"(原名"25优6547")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25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籼稻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据姜堰市200
我们于1999~2002年对机械(人工)旱直播、水直播等多种直播稻作方式展开了研究与应用,2002年全市应用面积达7280亩.结合几年面上生产实践,2002年重点设置直播稻播种密度、肥料
泰兴市历来就是慈菇的主要产地,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慈菇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了探索慈菇的高产施肥技术,2003年我们在市良种场三工区进行了慈菇配方施肥技术的试验研究.
据Spacenewsfeed网站2019年10月10日报道,洛·马公司宣布,美空军“下一代过顶持续红外”导弹预警系统通过重要研发节点。此次评估对象为使用增强型LM 2100卫星平台的3颗
近几年,大叶黄杨斑蛾在苏州地区连续发生,今年大叶黄杨斑蛾危害较往年严重。经调查,3月份在西园路、观景新村、新庄新村、菱塘新村等地栽植的大叶黄杨均遭大叶黄杨斑蛾幼虫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