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肠炎(肝郁脾虚夹湿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肠炎(肝郁脾虚夹湿热)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940,P=0.026)
【机 构】
:
214177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肠炎(肝郁脾虚夹湿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肠炎(肝郁脾虚夹湿热)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940,P=0.026);治疗后,2组患者的腹痛、腹胀、腹泻、胸闷、稀水便及便黄臭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及钙素原(PCT)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25(IL-25)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下降/提升幅度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更短(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5,P=0.873).结论 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肠炎有助于改善腹痛、腹泻、稀水便及便黄臭的症状,调节肠道菌种平衡,减轻炎性反应,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是一种HMBS基因突变而导致酶缺陷的罕见病,急性发作时常危及生命.介绍了AIP的高碳水化合物疗法和静脉输注血红素等传统治疗,以及一些针对病因的新兴疗法,包括酶替代治疗和DNA基因增补、mRNA基因增补、RNAi基因沉默等多个策略的基因治疗.其中基于RNAi基因沉默的药物吉佛西兰(Givosiran)已取得了突破进展,已经应用于临床.未来针对病因的基因治疗可能会成为罕见病治疗的新趋势.
细胞自噬是机体细胞组织的自我防御和自我修复的过程,在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和维持肝细胞内环境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自噬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自噬调节免疫信号传导和防止过度激活的先天免疫反应方面,总结自噬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认为从细胞自噬角度可能揭示AIH的作用机制,为AIH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代谢综合征(MS)的各个组分密切相关.归纳了近年来NAFLD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NAFLD与结肠直肠腺瘤性息肉风险增加有关.其中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反应、脂肪细胞因子、肠道菌群紊乱等因素有关.
目的 观察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同BRAF基因型晚期结直肠癌(CR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RC晚期接受PD-1/PD-L1单药免疫治疗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分为BRAF突变组(29例)和BRAF野生组(28例).2组患者均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