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过氧亚硝酸根阴离子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脊髓过氧亚硝酸根阴离子(PN)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40~26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 60 min;瑞芬太尼组(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 μg·kg-1·min-1 60 min;富氢液组(C+H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 60 min,静脉输注前10 min腹腔注射富氢液10 ml/kg;瑞芬太尼+富氢液组(R+H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 μg·kg-1·min-160 min,静脉输注前10 min腹腔注射富氢液10 ml/kg。分别于静脉输注前24 h、输注结束后6、24和48 h(T0-3)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共沉淀联合Western blot法测定硝化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3-硝基酪氨酸(3-NT)的表达。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脊髓MnSOD活性。

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R+H组T1-T3 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3-NT和硝化MnSOD表达上调,MnSOD活性降低(P<0.05),C+H组各时点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R+H组T1-T3时MWT升高,TWL延长,脊髓3-NT和硝化MnSOD表达下调,MnSOD活性升高(P<0.05)。

结论

脊髓PN通过抑制MnSOD活性参与了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形成的机制。

其他文献
在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稳定性随温度及时间的变化数据,采用乘积型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方法对标度因数稳定性、时间、温度数据进行拟
期刊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进入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
期刊
期刊
期刊
针对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流程中故障检测和故障识别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实现方法.首先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参数估计,并结合系统模型进行故障检测;然后采用AR
电子门票是一种集各种先进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其包含电子门票制作、销售、统计、景区资源开发决策及景区内客流监控等多个环节.电子门票系统能够自动管理票务
本项研究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远中移动的上颌第一恒磨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牙齿、牙槽骨的应力分布情况,为正畸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和方法:①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采用螺旋 CT(HISP EED NSI PRO,GE公司,美国)分 2 次对牙列完整的头颅骨进行扫描.第一次从牙齿的切缘开始逐层向牙根方进行,层厚为 1 mm.第二次距第一次起点线 0.5 mm 处开始,层厚仍为 1mm,共获得 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