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略了宝宝学爬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宝宝的整个成长发育过程中,父母更关注的是宝宝何时能“迈开他们人生的第一步”——学会走路,而“会爬”则往往容易被忽视,认为爬不爬都无所谓,并且,宝宝会爬以后,会容易弄脏衣服,还有危险。
  其实,忽略了让宝宝学爬的过程,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
  
  易造成“感觉统和失调”
  
  据统计,感觉统和失调的患儿90%以上在婴儿期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感觉统合失调是幼儿大脑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协调不和谐,具体表现为视觉、听觉、触觉、平衡统合系统方面。而爬行是一种综合性的强健身体活动,有助于视听觉、空间位置感觉、平衡感觉的发育,促进身体的协调;错过了爬行阶段,孩子则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感觉统和失调”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而且性格古怪、胆小、易受挫等。
  
  导致动作比较迟缓
  
  在宝宝爬行的过程中,可训练宝宝膝、臂动作的协调与四肢关节的灵活度。另外,研究人员通过对同龄幼儿的对比观察发现,会爬的宝宝动作灵活、敏捷、情绪愉快、充满活力,而爬得少或不会爬的宝宝,动作往往较为缓慢,而且容易烦躁。
  
  导致语言能力发展慢
  
  宝宝的动作发育和语言发育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爬行和脑部的发育有着微妙的关系。忽略爬行,可能会导致脑部和语言相关的部位发育不完全,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就会比较慢了。
  
  引起脊椎的发育迟缓,手指的力量也较弱
  
  爬行是宝宝第一次全身协调运动,可以锻炼胸肌、背肌、腹肌以及四肢肌肉的力量。由于跳过了爬行的训练,宝宝的脊椎和手指都失去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而在步行中,这两部分的锻炼机会几乎为零。
  
  五招助孩子爬
  
  ★给宝宝选择一个宽敞的地垫,让其在上面自由爬行。床和地板也是让宝宝爬行的好地方,但是床有高度,宝宝容易跌落,地板通常过凉、过硬,对宝宝来说不舒服,所以地垫是更好的选择。
  ★宝宝爬的时候,在其前面5米处放置一个色彩鲜艳、会亮会响的玩具,引发宝宝的好奇心,促使其努力向前爬。
  ★宝宝爬行时所穿衣服的前面不要有大的饰物及扣子,防止宝宝爬行时,硌痛宝宝娇嫩的身体。对于月龄大一些的宝宝由于体重的增长,用肘、膝爬行很容易磨破皮肤,因此,爬行时最好穿上护肘、护膝。
  ★宝宝爬行的时候,可放些动听的音乐、儿歌等,家长也可和宝宝聊天、讲故事,让他感觉爬行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
  ★每次爬的距离和时间不要太长,一般20米左右即可。宝宝爬完后让他多喝水,补充体力。
  
  解决宝宝爬行中的危险物
  危险一:尖锐的桌角或柜角
  解决方法: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就算婴幼儿不慎撞到,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危险二:电插座
  解决方法:使用有防护盖的插座,或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装此装置,也可使用安全插座。
  危险三:地面上的小物件
  解决方法:宝宝会因为好奇将地上的一些小物件,甚至是垃圾塞进嘴巴。所以在宝宝爬行之前,仔细清扫地面,清除这些小物件。
其他文献
孩子撒谎是父母在教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听到孩子编造拙劣的谎言,家长往往会生气,特别是当已经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比如,孩子坚持说他没有吃巧克力,而他的衣服、脸上都沾满了巧克力,这样的谎话的确让人非常生气。  6岁的丽丽不小心弄坏了妈妈买给她的芭比娃娃,怕妈妈责备,她把娃娃藏在床底下。妈妈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芭比娃娃。  妈妈:“丽丽,你的芭比娃娃呢?”  丽丽:“我不知道它在哪儿。”  妈妈
孩子长到3、4岁时,一般就开始显现其个性特征了。有的孩子做事麻利,有的孩子却慢慢吞吞。孩子天性各异,盲目参照或千篇一律的教育显然不可取,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才能,只有及时发现其性格特征,因材施教,才能培育出有思想有头脑的新世纪儿童。在弄清了孩子的个性是兔宝宝还是龟宝宝后,家长不妨对症下药,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展开不同的教育。    兔宝宝的教育法则    这类孩子一般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同龄的孩子在
新学期开始,一个叫冬冬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别的孩子玩时他只呆站在一旁,而到了午睡时间,任凭我怎样哄劝,他就是不肯上床,哭着说:“我不敢闭眼睛。”我没有强行让冬冬去睡觉,但心中起了疑团:冬冬为什么不敢闭眼睛呢?   下午,我向冬冬妈了解到:冬冬从小很依赖爸爸,但不久前爸妈离婚了。冬冬在爸爸离开家后变得胆小和怯懦,经常不敢闭上眼睛睡觉。  以后的日子,我总是尽量多给冬冬一些关心和爱护,他也渐渐活泼了
有人曾在10所幼儿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350名幼儿进行了“你比较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为什么?”的调查:  “妈妈好,妈妈不打我,爸爸常打我的屁股,而且还打得很痛。”“妈妈说买支枪给我玩,爸爸说不给,我讨厌他!”“我喜欢妈妈,因为她很听我的话,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我不喜欢爸爸,因为我叫他买变形金刚给我,他不买。”“妈妈好。爸爸打我时,妈妈帮我对付爸爸。”  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这
孩子还没有进行书面语言文字的认识与丰富词汇积累的时候,如何开启孩子语言学习的天赋,使他变得能说会道起来?不妨试试让幼儿快乐地进行“口头作文”,积极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促进孩子语言思维的早发展、早提速。  这里讲的“作文”,指的是孩子有意识的语言表达。只要是孩子自己经过大脑加工的语言表达,就是孩子的口头作文,这就将作文生活化、实用化了,为以后的书面作文创造了语言思维发展的积极环境。    活动设计一
前天翻日历,蓦然发现再过两个礼拜老公就要生日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刚上小学的女儿,女儿立刻欢呼雀跃:“太棒了!我要给老爸送个小蛋糕做生日礼物!”   话是说出去了,要兑现这个誓言却难度不小。我们平时不赞成孩子乱花钱,因此女儿是一个地道的“贫民”。据女儿的侦察:蛋糕店里最便宜的蛋糕要3块钱,这如何是好?看着女儿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决定给 她创造一些赚钱的机会,帮她圆了这一心愿。  于是,我将家务活
在幼小衔接的过渡时期,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把初入小学的孩子引上学习文化知识之路,使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呢?作为启蒙老师,家长只有用心领会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他每一次的学习过程情况,才能更加合理地调整好孩子的学习计划,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引导孩子合理地参与学习,重视其学习过程,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注重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在学习“高压政策”下,孩子只能是紧张和无所适从,体验
最近,关于孩子冷漠麻木、不懂感恩的新闻报道时有耳闻:一个男孩子,仅仅因为一句言语冲突就暴打父母;一位大学生为了考研,不惜让自己年迈病重的母亲去扫厕所供养自己;5名学生受人资助,居然没向资助者说一句感谢的话,反而心安理地享受帮助……面对这些与“恩情”相悖的事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变得如此性情冷漠、不知感恩?  以上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孝顺、感恩是传统美德,“人之初,性本善
“窝里横”是当代许多孩子的弊病,也是家庭教育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家里家外两面派,看似是孩子性格的两种极端,实则为同一个家教突破口。本期在线将与您一一探讨,如何将“窝里横”的小霸王改造成乖巧懂事、体贴大方的好宝宝——
家庭成员间的教育观点、方法一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必须跟母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看来也会是暴力、强制,是对他自由、欲望的践踏。这样就会养成孩子任性、不讲理的恶习。”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家庭成员间就应“异中求同”,建立家教统一战线,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