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掺杂的TiO2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Fe3+掺杂量的TiO2纳米复合粒子.用XRD,TEM,UV-vis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掺杂量范围内(XB=0.0005~0.1000),未发现有铁氧化物的晶相生成;Fe3+的掺杂可以实现TiO2由锐钛矿(anatase)结构向金红石(rutile)结构的低温转化,随着Fe3+掺杂量的增大,对光的吸收发生红移,吸收强度增大.掺杂适量的Fe3+可以使TiO2纳米微粒的光催化活性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物化是人的劳动的对象化,创新物化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对象化.创新物化可分为自然物的人工生产、加工制造、功能模拟;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新产品;物质使用价值、能量转换
应用355nm脉冲激光在sol-gel TiO2薄膜表面刻蚀出微米级的沟槽形貌,讨论了具有微槽形貌TiO2薄膜的浸润行为及其浸润性与亲水区域面积的关系,以及紫外光照对具有微槽形貌TiO2
依据非平衡热力学分离理论中的局域平衡假设和流体力学的Lagrangian描述方法,首次提出了线性柱色谱分离过程中溶质带迁移和扩散的状态递推方程,克服了以经典动力学为基础的塔
以麻纤维和芦苇纤维制备的植物多元醇为原料,合成具有良好性能的生物降解性硬质聚氨酯泡沫体,其密度40kg/m3左右,压缩强度150kPa,弹性模量4MPa.而且多元醇中植物原料含量越大
结合苯基哌嗪类α1-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设计并合成了呋喃-2-甲酸{ω-[4-(取代苯基)-1-哌嗪基]-烷基}酰胺和2-氧代-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