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的于谦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于谦(1398-1457),小时候在吴山三茅观读书期间,曾写下一首题为《石灰吟》的小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小诗虽仅寥寥四句,但却咏物言志,正是于谦一生的真实写照。可谓人如其诗,诗如其人。
  于谦进入仕途后,果然不违初衷,不仅居官清正廉洁,而且刚正不阿,从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以图荣华富贵。在他任职河南、山西巡抚期间,朝廷正值宦宫王振专权。当时,王振被公侯勋戚呼为“翁父”,连皇帝明英宗也称王振为“先生”,可见王振当时的权势有多么显赫!
  于谦进京奏事,有人劝他,即使不送白银,也当带些河南特产,如手帕、线香、蘑菇之类给王振作晋见礼,以应不测。于谦听后拱手抱拳笑道:“我有两袖清风。”结果,于谦进京没有给王振带任何礼品,却给后人留下另一道题为《入京》的小诗:“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从诗的题目到诗的内容,人们可以清晰看出于谦是有感于进京入朝办事而作的,用以明其志,而“两袖清风”这句成语也因此更深入人心。
  尽管历史上的于谦遭诬陷被抄家,但在抄家时,人们发现“家无余赀,萧然仅书籍耳!”独有正房锁得非常严密,打开后,原来是皇帝赏赐的“蟒衣剑器”。如此清白本色,足以为万世师表。
   (据《学习月刊》)
其他文献
中国究竟有多少耳鸣患者,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调查数据,根据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本人多年来随机做的小样本调查,在普通人群中有过耳鸣或正在为耳鸣所苦者大约占20%,也就是说,中国至少有2.5亿人群患有耳鸣。当然,大部分的耳鸣人群并不需要就医,只有那些较严重的耳鸣(约占四分之一)才需要寻找医生,这样看来,中国需要得到医生帮助的耳鸣患者至少在6000万以上。本文对中国耳鸣患者现状进行介绍,提出接诊耳鸣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