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学当中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视角,针对微课在其中的有效应用展开分析讨论。期待为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时效性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
微课即“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其是基于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产生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短小精悍、传播迅速等优势,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时效性提供了便利。所以,将微课有效应用到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一、教学案例——《中点四边形》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中点四边形问题,首先给中点四边形下一个定义:如果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为AB、BC、CD、AD的中点,那么我们称四边形EFGH为中点四边形。下面就让我们利用之前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思考,中点四边形EFGH是不是平形四边形呢?(开始播放微课视频)
【引导思考】结合上述问题,我们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
问题1:点E和点H分别为AB和AD的中点,这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2:若想使得线段EH为中位线,同学们应该做出什么辅助线?
问题3:线段EH和线段GF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样的?
【引导思考】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想到将BD两点进行连接,之后再考虑一下,EH、BD两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解析】在△ABD中,线段EH是中位线,所以它的长度一定是BD的一半,同时二者之间是相互平行的关系;同理,FG在数量上也是BD的一半,同时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平行的关系,这就可以得出EH与FG之间是平行的关系,在数量上是相等的,所以四边形EHGF是平行四边形,这种证明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
【引导思考】接下来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我们在证明的过程中,除了应用连接BD的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呢?
【解析】其实连接AC也同样可以做到,当然同时去连接AC和BD也可以实现。现在,我们就看一下连接BD的整个解题过程,在观看的时候集中注意一下证明题的格式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一同对题目进行一下变化:
【引导思考】要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呢?大家都知道,在一个矩形当中,相邻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关系,且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是相互平行的关系。大家想到了吗?
【解析】在之前的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会使得中点四边形EFGH成为一个矩形呢,老师相信各位同学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如果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是互相垂直的关系,中点四边形就会是矩形。
【引导思考】接下来,同学们继续思考一下,要使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解析】根据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想到菱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而只有四边形ABCD对角线是相等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中点四边形边长相等。所以,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的情况下,中点四边形EHGF才会成为菱形。
【引导思考】大家继续想一想,要使中点四边形EHGF为正方形,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解析】利用同样的方法,大家首先回忆一下正方形的边长在位置上和数量上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根据正方形边长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既相互垂直又相等的条件下,四边形EHGF才会是正方形。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知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所以在推导中点四边形形状的时候,首先需要认识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是什么样的关系。第一,无论原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中点四边形肯定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第二,如果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是相互垂直的,此时所得到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第三,如果对角线是相等的,中点四边形就是菱形;第四,如果对角线不仅垂直而且相等,中点四边形就是正方形。
【课后巩固】到现在为止本节复习课已经全部结束了,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好巩固与复习。
二、教学反思
在上述微课教学案例当中,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作为主体,将教师的引导作为辅助,摒弃了传统数学复习课教师满堂灌的现状,课堂真正成为了思维引导的“饕餮盛宴”。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引导思考—解析—归纳—巩固”的基本教学思路,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将中点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的淋漓尽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将微课有效应用到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实践当中,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二)建议
基于上述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际案例,笔者认为若想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高效的应用微课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该基于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审视与认知自己在复习课堂上的位置,坚决摒弃传统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思维,树立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第二,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实用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对薄弱知识点的重点讲解,避免在其中融入那些华而不实的内容。第三,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坚决不可以让学生死记硬背,在遇到那些需要区分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应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认知抽象理论的推导过程,将知识形成与建构作为指导,引导学生以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微课资源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真正发挥时效性的作用,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莫建萍.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以“平行线”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35):5-6.
[2]丁小萍.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圓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1):8.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
微课即“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其是基于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产生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短小精悍、传播迅速等优势,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时效性提供了便利。所以,将微课有效应用到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一、教学案例——《中点四边形》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中点四边形问题,首先给中点四边形下一个定义:如果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为AB、BC、CD、AD的中点,那么我们称四边形EFGH为中点四边形。下面就让我们利用之前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思考,中点四边形EFGH是不是平形四边形呢?(开始播放微课视频)
【引导思考】结合上述问题,我们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
问题1:点E和点H分别为AB和AD的中点,这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2:若想使得线段EH为中位线,同学们应该做出什么辅助线?
问题3:线段EH和线段GF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样的?
【引导思考】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想到将BD两点进行连接,之后再考虑一下,EH、BD两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解析】在△ABD中,线段EH是中位线,所以它的长度一定是BD的一半,同时二者之间是相互平行的关系;同理,FG在数量上也是BD的一半,同时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平行的关系,这就可以得出EH与FG之间是平行的关系,在数量上是相等的,所以四边形EHGF是平行四边形,这种证明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
【引导思考】接下来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我们在证明的过程中,除了应用连接BD的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呢?
【解析】其实连接AC也同样可以做到,当然同时去连接AC和BD也可以实现。现在,我们就看一下连接BD的整个解题过程,在观看的时候集中注意一下证明题的格式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一同对题目进行一下变化:
【引导思考】要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呢?大家都知道,在一个矩形当中,相邻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关系,且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是相互平行的关系。大家想到了吗?
【解析】在之前的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会使得中点四边形EFGH成为一个矩形呢,老师相信各位同学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如果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是互相垂直的关系,中点四边形就会是矩形。
【引导思考】接下来,同学们继续思考一下,要使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解析】根据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想到菱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而只有四边形ABCD对角线是相等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中点四边形边长相等。所以,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的情况下,中点四边形EHGF才会成为菱形。
【引导思考】大家继续想一想,要使中点四边形EHGF为正方形,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解析】利用同样的方法,大家首先回忆一下正方形的边长在位置上和数量上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根据正方形边长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既相互垂直又相等的条件下,四边形EHGF才会是正方形。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知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所以在推导中点四边形形状的时候,首先需要认识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是什么样的关系。第一,无论原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中点四边形肯定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第二,如果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是相互垂直的,此时所得到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第三,如果对角线是相等的,中点四边形就是菱形;第四,如果对角线不仅垂直而且相等,中点四边形就是正方形。
【课后巩固】到现在为止本节复习课已经全部结束了,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好巩固与复习。
二、教学反思
在上述微课教学案例当中,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作为主体,将教师的引导作为辅助,摒弃了传统数学复习课教师满堂灌的现状,课堂真正成为了思维引导的“饕餮盛宴”。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引导思考—解析—归纳—巩固”的基本教学思路,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将中点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的淋漓尽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将微课有效应用到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实践当中,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二)建议
基于上述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际案例,笔者认为若想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高效的应用微课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该基于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审视与认知自己在复习课堂上的位置,坚决摒弃传统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思维,树立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第二,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实用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对薄弱知识点的重点讲解,避免在其中融入那些华而不实的内容。第三,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坚决不可以让学生死记硬背,在遇到那些需要区分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应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认知抽象理论的推导过程,将知识形成与建构作为指导,引导学生以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微课资源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真正发挥时效性的作用,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莫建萍.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以“平行线”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35):5-6.
[2]丁小萍.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圓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