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p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需要老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较短的时间,教师授以方法,以静求动,少讲多练习,以练促读,多方位开辟阅读途径,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之目的。
  一、瞄准目标,突破重点,读中解疑。要想摸清一篇文章的思路,必须引导学生多读。首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瞄准教学目标,有重点的突破,使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文章的思路统一起来,教师精心设疑,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去阅读文章,这样使学生读有目标,学生在阅读中解疑,在解疑中阅读,进而从中悟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其目标是:学习从周围的环境及人物的表现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师顺着这一目标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默读中找问题,在找问题的过程中读课文,以静求动,以达到让学生阅读的目的。
  二、多练,阅读能力在练中培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练”上,让学生练中读,读中练,通过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只要教师吃透教材,精心设计,这一课完全可以用学生的“练”来弥补教师的讲和学生阅读时间的不足,学生在练习中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思考课后问题,而这个“练”的过程也是学生读的过程。本课可以让学生先“读”,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的最佳状态。然后教师再“导”,借无意注意引起有意注意,整个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读和教师的导,使理解与运用,思考与议论,口头与书面合理搭配,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不断轮换,动静结合的教学规律,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开辟途径,多读,善读。阅读教学重点是读,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总得读,如果没有读,那就不叫‘读书’,只能叫‘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把重点放在读上,明确读的地位,讲究读的方法。因此在閱读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无目的无方法的自由阅读,应开辟阅读途径,设计出切实可行的阅读作业。让学生动脑去想,动口去说。即,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想,在老师检查阅读效果时让学生动口去说。
  此外,还可以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将班内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引进一些必要的激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彻底放手,只给指定出阅读篇目,让学生自由地读,读后自我检查,再由本组学生互相检查,互相发现问题,互相取长补短。组与组之间不定期开展阅读竞赛,比哪个组阅读的篇目多,内容理解的深,理解的透,方法得当,教师加以鼓励,班内组织读书会,让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任会长,组织学生选出优秀的文章来读,学生可以在读书会互相交流读书方法,不断养成读书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只有多方位开辟阅读途径,多读,善读,教师授以方法,加以点拨,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补充,自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应该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区的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通俗来说就是一节课(40分钟)的是家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或是尽可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而要想创建高效课堂,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对我们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提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效率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情景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成功教学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楚的学习信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灵活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可以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偏重教学内容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作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特别功能.语文是一门飞扬
凡是从事公路建设的技术人员都知道,路基工程在每一条公路建设中所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条道路,如果路基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得不到充分保障,在质量方面存在潜在隐患,那么,其后续
随着我国掘进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锚杆支护技术已经在煤矿广泛运用,对优化围岩支护的受力状态、提升支护效果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结合河南平顶山市平煤股份十三矿巷道掘进的
现在我国广泛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目前主要表现出来的早期破坏形式是路面裂缝及水损坏,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渠化以及重型车辆的出现,沥
质量责任,重于泰山。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
文章分析了路基工程质量的通病、成因,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一番探讨。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causes of subgrad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