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心理,“美”在感性直观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634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利用绘画工具和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一、结合实物,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
  小学生大多好动,生硬的讲授难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更直观的方式进行教授,如结合实物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实物,找到其中特点,然后开始绘画。
  在教学《圆圆的世界》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如棒球、碗、茶杯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位来观察这些物品,并尝试找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物品是圆的。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棒球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圆的,但是碗和茶杯只有从上往下俯视时才是圆的。由此,学生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不一样。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圆形,开阔学生的视野。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并尝试用画笔把它们画出来,比一比谁画得最有创意。实物的启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有的学生画了青草上圆形的露珠,有的学生画了圆圆的星球……学生们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圆。
  二、示范绘画,强调重点和难点
  演示教学法是小学美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绘画示范,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绘画技巧之后尝试模仿。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演示和示范的度,可以给学生演示一部分,强调绘画的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如在教学《水墨游戏》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中国画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让他们了解水墨画笔、墨、纸的不同特点,并学会如何控制水分,使水墨在纸张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示范绘画的方法,首先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画笔,如何掌握中侧锋的笔法,随后给学生展示焦、浓、淡、清等不同的水墨画法。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水墨画法进行示范,画出小鸭子的一部分,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补充,画出完整的鸭子形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住了中国画用笔的难点,向学生示范了各种不同的画法,并让学生尝试模仿,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掌控水分,学会体验墨的浓淡不同对画作的影响,并在练笔中掌握如何把残缺的图像转变成完整的形象。在示范绘画时,教师还要掌握好时机,重点强调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三、小组合作,相互评价
  小组合作法巧妙地利用了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在团队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作画,并在绘画完毕后让小组成员进行多元评价,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在教学《难忘夏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巧妙地构图,才能生动地展现出夏天的特色,并尝试画出自己心中的夏天,与同桌进行互评,实现共同进步。然后,让学生进行“颜色连连看”的活动,把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色彩与夏天的景物联系起来。如“红”可以让人联想到骄阳似火,“黄”可以联想到沙滩嬉戏等。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夏天的景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相互提意见。有的学生提出:“画面上都是风景,并没有画人物,显得有些单调。”有的学生提出:“其他季节也会下雨,所以下雨不是夏天特有的风景。”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得到感性启迪。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小学生自制力较差、贪玩等特点,在组织小组合作时做好协调工作,促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美术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用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美术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采用最有效的方式组织美术活动,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提高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马丰小学)
其他文献
在我40岁以后,在我的事业和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时,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在于生下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是加油站。  母亲一生都在乡下,没有文化,不善说不会道,飞机只望见过天上的影子。她并不清楚我在远远的城里干什么,唯一晓得是我能写字,她说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辛苦,“世
尉迟敬德庙位于崇福广场东,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正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内有塑像十二尊,壁画三百九十平方米,展现了尉迟敬德的一生经历。院内复制有尉迟敬德碑一通、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