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学制指的是国家对大学的学习年限、组织系统,以及课程的规定。大学学制包括军训和实习时间。而我们一般把学制认定为通过学习,最终获得相应学历文凭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来说,本科学制为四年,专科为三年(本文将其认定为常规学制),本、专科的大部分院校和专业均为此种学制。为了更好地指导考生报考,本文将重点置于那些非常规学制,也就是获得本科文凭需要四年以上的专业,专科文凭需要不到三年的专业等。此外,由于创新办学模式,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已经屡见不鲜,虽然这种办学模式已经不仅仅是获得本科学历,但其较多位于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中,因此,也于本文一并说明。
一 本科院校里的长学制
现在世界通行的大学本科学制是四年(据说中世纪大学本科教育就是四年)。为什么定为四年呢?有专家解释说:因为一般的专业知识都是分为三个层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年一个层级,加上实习一年,正好是四年!
由于本科专业学制绝大部分是四年,因此在“招生计划”中,“凡未注明学制的本科专业,学制均为四年!”。“本科院校里的长学制”指的是五年制的本科专业,这些专业由于课程较多或实践(见习及实习)的需要,必须安排五年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计划。比如临床医学、中医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雕塑以及音乐学等。
部分实行五年制的本科专业情况(见表1)。
这里说的“五年制”,是指一开始就进入本科院校的专业,那些学习某个专业也花了五年时间的“专升本”不在其列。
较常见的五年制本科专业大多数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可观。较少见的五年制本科专业也非同寻常。比如:大连交通大学开设的工业工程、交通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采取了与软件工程专业嫁接的教学方法,在毕业证书上会同时体现所修的两个专业,并授予相应的学位。
二 专科院校里的短学制
《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大学志愿的依据,翻开其中的(专科(高职)部分),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特别说明”:“专科(高职)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部分专科(高职)专业学制为两年。两年学制的均已在专业名称后面予以了标注,凡未注明的,学制为三年。”可见我国大学专科学制主要为三年,而实行两年学制的专业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实行两年制的专科(高职)院校专业情况(见表2)。
中国目前的专科教育分为高专(高等专科)和高职(高等职业)两种形式,二者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前者相对偏重于能力(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者侧重于技术(如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但同属专科学历层次。高职在中国是于21世纪之初新兴的一种教育形式,因其更强调教育适应职场或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取代高专这种较传统的教育形式的趋势。
表2中的专业既有本科大学中的专科专业,也有高等专科学校中的专科专业,还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的高职专业。这些专业的共同点是:1 学制都是两年:2 专业都是技能型。由于专业贴近市场,实用性、操作性强,因此很受“早点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青睐。
但是,将来想“专升本”的学生最好不要填报。因为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对于需要掌握全面知识才能“升本”来说,时间是不太够的。另外,从表面上看,专科读两年,减少了一年学费。但有的学校的两年制专业学费昂贵,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必须加以注意。比如:中北大学电子商务(两年制)年学费12000元、中央戏剧学院影视表演(两年制)年学费19000元、长沙保险职业学院财政金融类(两年制)年学费17600元。


三 其他非常修规学年限
近几年,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中,常常会看到一些超长或超短的修学年限,长的如七八年,短的如一年。这些都是本科、专科的学制吗?当然不是。这些特殊的修学年限,超长的一般是针对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模式,而超短的一般为预科学制。以下,就分别针对这两种修学年限对考生进行说明。
(一)超长修学年限:“超长修学年限”指的是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模式。部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的专业情况见表3。
最早,因医学类专业比其他学科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本硕博培养模式多在医学院校试行。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多,为了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对一些优秀人才进行贯通培养,同时可以吸引优秀生源,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始招收“本硕博连读”考生。本硕连读(特别是本硕博连读)的门槛很高,被录取为“本硕博连读”的考生,其平均分数一般要高出该校在当地的录取线50分左右。
(二)超短修学年限:“超短修学年限”指的是只读“一年”的预科班。比如表4中这些院校开设的预科。
预科班的学制通常为一年,一年后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实行不同的学制年限。“预科”主要是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和文体特长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而设置的,而且绝大多数为本科预科。
每年有上万学生通过读预科,以不到某批次线的成绩(国家规定预科生可低于当地提挡线80分以内参加同批次的录取)实现了上某批次大学的愿望。但是,预科生只是准大学生,如果在预科期间学习不努力,导致预科结业不及格,是不能转入下一阶段(本科或专科)学习的。
一般来说,本科学制为四年,专科为三年(本文将其认定为常规学制),本、专科的大部分院校和专业均为此种学制。为了更好地指导考生报考,本文将重点置于那些非常规学制,也就是获得本科文凭需要四年以上的专业,专科文凭需要不到三年的专业等。此外,由于创新办学模式,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已经屡见不鲜,虽然这种办学模式已经不仅仅是获得本科学历,但其较多位于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中,因此,也于本文一并说明。
一 本科院校里的长学制
现在世界通行的大学本科学制是四年(据说中世纪大学本科教育就是四年)。为什么定为四年呢?有专家解释说:因为一般的专业知识都是分为三个层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年一个层级,加上实习一年,正好是四年!
由于本科专业学制绝大部分是四年,因此在“招生计划”中,“凡未注明学制的本科专业,学制均为四年!”。“本科院校里的长学制”指的是五年制的本科专业,这些专业由于课程较多或实践(见习及实习)的需要,必须安排五年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计划。比如临床医学、中医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雕塑以及音乐学等。
部分实行五年制的本科专业情况(见表1)。
这里说的“五年制”,是指一开始就进入本科院校的专业,那些学习某个专业也花了五年时间的“专升本”不在其列。
较常见的五年制本科专业大多数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可观。较少见的五年制本科专业也非同寻常。比如:大连交通大学开设的工业工程、交通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采取了与软件工程专业嫁接的教学方法,在毕业证书上会同时体现所修的两个专业,并授予相应的学位。
二 专科院校里的短学制
《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大学志愿的依据,翻开其中的(专科(高职)部分),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特别说明”:“专科(高职)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部分专科(高职)专业学制为两年。两年学制的均已在专业名称后面予以了标注,凡未注明的,学制为三年。”可见我国大学专科学制主要为三年,而实行两年学制的专业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实行两年制的专科(高职)院校专业情况(见表2)。
中国目前的专科教育分为高专(高等专科)和高职(高等职业)两种形式,二者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前者相对偏重于能力(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者侧重于技术(如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但同属专科学历层次。高职在中国是于21世纪之初新兴的一种教育形式,因其更强调教育适应职场或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取代高专这种较传统的教育形式的趋势。
表2中的专业既有本科大学中的专科专业,也有高等专科学校中的专科专业,还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的高职专业。这些专业的共同点是:1 学制都是两年:2 专业都是技能型。由于专业贴近市场,实用性、操作性强,因此很受“早点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青睐。
但是,将来想“专升本”的学生最好不要填报。因为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对于需要掌握全面知识才能“升本”来说,时间是不太够的。另外,从表面上看,专科读两年,减少了一年学费。但有的学校的两年制专业学费昂贵,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必须加以注意。比如:中北大学电子商务(两年制)年学费12000元、中央戏剧学院影视表演(两年制)年学费19000元、长沙保险职业学院财政金融类(两年制)年学费17600元。


三 其他非常修规学年限
近几年,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中,常常会看到一些超长或超短的修学年限,长的如七八年,短的如一年。这些都是本科、专科的学制吗?当然不是。这些特殊的修学年限,超长的一般是针对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模式,而超短的一般为预科学制。以下,就分别针对这两种修学年限对考生进行说明。
(一)超长修学年限:“超长修学年限”指的是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模式。部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的专业情况见表3。
最早,因医学类专业比其他学科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本硕博培养模式多在医学院校试行。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多,为了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对一些优秀人才进行贯通培养,同时可以吸引优秀生源,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始招收“本硕博连读”考生。本硕连读(特别是本硕博连读)的门槛很高,被录取为“本硕博连读”的考生,其平均分数一般要高出该校在当地的录取线50分左右。
(二)超短修学年限:“超短修学年限”指的是只读“一年”的预科班。比如表4中这些院校开设的预科。
预科班的学制通常为一年,一年后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实行不同的学制年限。“预科”主要是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和文体特长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而设置的,而且绝大多数为本科预科。
每年有上万学生通过读预科,以不到某批次线的成绩(国家规定预科生可低于当地提挡线80分以内参加同批次的录取)实现了上某批次大学的愿望。但是,预科生只是准大学生,如果在预科期间学习不努力,导致预科结业不及格,是不能转入下一阶段(本科或专科)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