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览!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国际部宣布将于今年4 月11 日,也就是地球日(每年4 月22 日)的前两周,开展第三届年度绿色拍卖活动“为地球而‘竞’”(BID to Save the Earth),这一活动将由佳士得在洛克菲勒中心主办,所得资金将全部赠予4 个非盈利的环保组织。
  但资金是否能按预期成功筹集,取决于买家是否最终付款。“ 拍而不买”问题在2011年的中国,借蔡铭超拒付圆明园兽首、中国买家拒付5.5 亿元的乾隆转心瓶,而成功博得众人眼球,去年秋拍国内两大拍卖公司上调保证金额度更让人揣测到其中潜藏的焦虑,近日在某微博又有人翻出天使投资人薛蛮子10 年前拒付款的相关旧事供大众吐槽。
  拒付除了“对艺术不感兴趣”的理由之外,还有拍品本身就是赝品,例如今年1 月被拍出2.2 亿元人民币的汉代玉凳。有人嘲笑造假者连汉代没有“凳”这种坐具的基本常识都没有,可见目前中国的艺术教育工作还有欠缺。
  可见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看展览,接受艺术教育还是有好处的。最近刚刚结束上海之行的毕加索大展,如今隆重地在成都开展。即便展方在上海宣称完全不图谋展览盈利,旨在普及大师杰作,还是有不在少数的上海观众反映花钱看了热闹而已,成都人民是否能善解人意呢?
  如何让经典艺术作品更贴近民众,英国泰特美术馆则把灵机妙算运用在游戏开发上。他们花费数十万英镑开发出手机游戏《争分夺秒》(Race Against Time),让玩家在用手指引导游戏中的小变色龙快速前进的同时,与诸多艺术大师名作“打个照面”,其中当然有毕加索—虽然看不懂画作,但混个脸熟还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如果真的“碰”坏了作品,游戏就不能过关啦!
  在英国同样有一位艺术大师的展览值得关注:在英国国家肖像馆展出的当代画家卢西安? 弗洛伊德作品展,展出130 幅弗络伊德近70 年的绘画作品,肖像模特中有弗洛伊德的朋友、家人和邻居,甚至英女王,几乎展示了他生命中所有的重要人物。弗洛伊德去年年底辞世,生前曾参与过这场筹备了数年之久的展览策划。此次伦敦展将持续到2012年5 月27 日,之后将赴美国沃斯堡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
  4 月22 日之前,美国的观众还可以在弗洛伊德作品展还未到来时,前往纽约新美术馆观看第二届新美术馆三年展“不受控”(The Ungovernables), 体验不同于古代大师的年轻艺术家的新作带来的震撼感。
其他文献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艺术节的工作,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中国艺术节题写节名,江泽民同志出席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并为第三、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题词。艺术节的名誉主席、主席则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  作为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中国艺术节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文艺事业不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好形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社
你别露我大学名好不,啊记者叔,一露我就完了,好几个人都得完。其实也没啥,就是个点招。我高考时刚够二本录取分数线,根本录不上,要不是点招,我就上三本了。三本啥破东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  我有个姨,亲姨,就在这大学上班,混得还行。她说你走点招吧。我就被点了,就被招了。花了5万块钱。这还打折了呢,要不得10万。哎你看没看报纸啊,说今年的点招,好学校得掏100万,这也太贵了呀。你可别说黑,中国就这样
参加工作好多年了,仍然是个小职员。每天都辛辛苦苦地为生计而奔波,忙忙碌碌地围着家人转,日子过得单调而乏味,心里很是郁闷,总想找个人吵一架。我那忠厚老实的老公不幸成了靶子,每天都要听我不停地唠叨和抱怨,把他气得直翻白眼。  后来有一天,他扔给我一本杂志:“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吧,别整天一个人瞎唠叨。”我看了看杂志名字——《现代妇女·爱尚》,一本女性杂志,装帧得很温馨;拿起杂志后翻了翻,里面丰富的内容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