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型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络合型外加剂作为促进水泥基材料进行自修复的添加剂,可以降低水泥的孔隙率从而提升强度.通过对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率、力学性能和裂缝自修复测试,研究络合剂及络合剂和矿物掺合料共同作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剂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水泥的孔隙率,并提高水泥的力学性能,裂缝自修复能力也有所提高;而络合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共同作用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其他文献
针对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体生产过程中约有30%左右的稀土元素转移到废料中,造成极大浪费的现象,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有效处理钕铁硼废料、分离回收稀土元素的工艺方法.从回收率、回收纯度和操作工艺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湿法工艺和火法工艺两类分离提取稀土元素回收工艺.为钕铁硼永磁体废料的回收利用技术未来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为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充分结合,形成完善的制造体系,并将废料回收处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文章针对汽车轻量化技术进行阐述,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效成型技术以及低成本碳纤维技术,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车身构件、刹车片、轮毂、传动轴等中的具体应用,同时针对碳纤维废料的问题,对物理、热解、化学溶剂三大回收方法进行分析.
为了满足无天车运管时钢管FBE(熔结环氧粉末)内防腐生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专用运管车.该运管车基于生产线钢管升降辊道和液压翻料钩,采用编码器及PLC系统,实现了钢管FBE内防腐生产过程中接管、对中、工进、送管的全工艺自动化运行.运管车经长期实际运行,性能稳定,对中精度可以达到±10 mm,同时可替代天车吊运的传统方式,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且可满足不同直径钢管内防腐生产需求.
以钛极板为阴极、钌铱电极为阳极,对聚丙烯酰胺(PAM)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探讨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PAM初始浓度、初始pH值等因素对PAM降解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降解条件为:电流密度30 mA·cm-2、极板间距3 cm、初始pH值6,在此条件下,对1 L PAM初始浓度为500 mg·L-1的PAM模拟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PA M降解率达90.27%,降解效果较好.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将木质素与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共混制备新型复合材料是高效利用这种工艺副产品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马来酸酐界面改性,木质素与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备了具有良好界面相容性的复合材料.在此前提下,研究了木质素掺杂含量对制备的复合材料整体的力学性能、保温特性、热性能以及抗腐蚀能力的影响,评估获得该复合材料最佳木质素掺杂量.结果显示:当掺杂含量为2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同时,其强度特征、热学特性、保温特性以及耐腐蚀能力均满足建筑材料使用标准.获得的低密度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