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氨氮胁迫对淇河鲫幼鱼脑、鳃、肝、肾组织结构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ongta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过量投喂产生的残饵和大量代谢废物在水中积累,并通过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态氮在水体中富集,对鱼类的抗氧化系统、呼吸及神经系统均存在较大的危害.本研究以6月龄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体重(15±2)g]为实验对象,研究水体中过量氨氮(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250 mg/L、300 mg/L)对淇河鲫脑、鳃、肝、肾的组织学损害.结果发现,淇河鲫安全养殖的氨氮浓度为16.6 mg/L,超过安全浓度后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及氨氮胁迫时间的延长,脑神经纤维结构被破坏的程度增大,神经细胞体出现不同程度坏死;鳃小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聚拢,鳃丝基部充血肿大,鳃丝间隔增大,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泌氯细胞和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化,超显微观察发现,鳃小片出现萎缩,上皮细胞脱落,细胞表面分泌物增多;肝组织中心静脉周围肝细胞排列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肝小叶轮廓模糊不清且间距增大,肝细胞排列疏松,细胞核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移、溶解,细胞表面粗糙且分泌物增多;肾组织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和扩散、肾小囊腔膨大、肾小管腔缩小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肾小球坏死.以上结果表明高浓度氨氮对淇河鲫幼鱼的神经、呼吸及代谢相关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因而,在淇河鲫大规模养殖过程中,应严格监测水体中氨氮浓度,践行绿色、健康养殖模式.
其他文献
网具形态是金枪鱼围网作业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受网线材料、沉子配重、海流等诸多因素影响.为探究放网模式和流速对金枪鱼围网网具形态的影响,本研究依照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存在昼夜垂直移动现象,且具有集群特征.本研究从虾群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角度对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昼夜垂直移动习性及虾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为研究絮团浓度对革胡子鲇零换水养殖效果的影响,在不额外添加有机碳源(只利用饲料中的碳)的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养殖系统中,设置了平均絮团质量浓度为561.18 mg/L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MKK7)是JNK(c-Jun N-terminal kinase)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节细胞对各种胞外刺激的反应.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斑节对虾(Penaeus
社会保障源于公民的生存、发展以及人格尊严实现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体现。与人权的保障和实现紧密相关的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各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亦成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义务。社会保障的权利属性具有公平性、法定性、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和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失地农民现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维护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可以保护弱势群体,保障社会公平;可以维护失地农民的短期利益、长期利益以及与之相关
合理选择增殖放流种类是实施增殖放流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增殖放流效果的前提条件.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增殖放流种类甄选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采用数量与生物量累
以施氏鲟(Acipense r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达氏鳇(Huso dauricus)为研究材料,分别从线粒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两个层面进行物种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在线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是基因表达研究的常用方法,筛选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是保证该物种基因表达qRT-PCR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基础.本研究选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