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形的介绍和描述。它作为一种素材用于教学,称为案例教学。地理教学的各环节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起到促进教学、提高效益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探究;印证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43-02
案例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形的介绍和描述。它作为一种素材,用于教学,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表明,恰当运用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案例在地理教学各环节中,可以起到促进教学、提高效益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地理课的导入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恰当运用案例,创设情境,往往就能迅速把学生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对整节课的教学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播:(预备铃响)北京仙境花园画面,配轻音乐。(让学生感受花园的美丽和生活的幸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铃响,轻音乐停。)
师:同学们,北京仙境花园美不美?
生:美!
师:但美中不足的是——
播:同样的方案异样的结局
房产开发商王某1999年5月在杭州(30°N)修建了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于一身的青云花园,设施齐全,豪华典雅。小区由西区、东区及环绕带组成。西区南北并列分布有住宅楼8栋,每栋楼有15层,约60米高,楼间距约100米;东区为大型花园,设有游泳池及一些娱乐设施;环绕带设有车道、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当地人购买踊跃,住后都感到非常满意,青云花园的修建给王某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和很好的社会效应。紧接着,2001年4月王某按照杭州青云花园的方案在北京(40°N)修建了仙境花园,在广州(23°N)修建了中山花园。同样,两地人们购买踊跃,当年国庆节王某在以上三个花园进行了全住户参与的民意调查,三地满意率均为100%。然而2002年新春佳节刚过,北京仙境花园的一、二楼住户因冬季室内接受不到阳光照射,要求王某赔偿损失800万元,并由于协商不好将其告上法庭。
师:纠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北京仙境花园的一、二楼住户冬季室内接受不到阳光照射。
播:北京(40。N)仙境花园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照射图。(学生直观感受)
师:被告开发商自有辩解。
商:我是用杭州青云花园的图纸方案修建广州中山花园和你们北京仙境花园的,杭州青云花园和广州中山花园的住户都十分满意,而且你们花园的绝大多数住户也是满意的,为什么只有你们少数住户不满意?
播:杭州(30。N)青云花园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照射图,广州(23。N)中山花园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照射图。
商:去年国庆节,我做民意调查时你们都满意,为什么现在又不满意了?[插播:北京(40°N)仙境花园国庆节正午太阳照射图。(三地三幅图同现一屏)]以上足以说明你们在无理取闹,别有用心。
师:同学们,假如你们是住户,你们打算怎样去寻找证据打这场官司呢?
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题)
这是讲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节课时的导入部分。通过以上的片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案例使用引发学生质疑,对下面问题的探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实例引导,深入探究
在地理教学中,对一些地区的典型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往往对解决类似问题起到极好的借鉴作用。
比如教授《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节,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以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为例来说明传统工业区该如何发展的典型的案例教学,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鲁尔区是德国传统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从衰落经过整治又重新恢复繁荣的传统工业区。在教学中重点分析了鲁尔区因煤炭而有了最初的繁荣、然后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走向衰落、后来经过整治采取种种措施又爆发了新的活力这三个阶段。在对这几个阶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探讨鲁尔区对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探讨,我们总结分析出了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可采取这样的方法步骤:先分析区位优势,然后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探讨采取的措施。我们就联系这个案例进一步去分析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引用鲁尔区案例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探讨的切入口。以点带面,以对案例的深入分析为桥梁,学生能很直观而且具体的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
三、地理知识,实例印证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抽象知识,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可能讲清楚。《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是很典型的例证。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虽司空见惯但往往不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学生们加深了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有了知识的充分铺垫,我要求学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印证。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地区,我抓住时机,要求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地区带来的影响。学生们马上就热烈地讨论起来,通过讨论、纠错、互相补充,学生们对冷锋的知识达到了透彻的理解,教学效果非常好。
综上所述,案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开展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责住编辑冯荣光】
关键词: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探究;印证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43-02
案例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形的介绍和描述。它作为一种素材,用于教学,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表明,恰当运用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案例在地理教学各环节中,可以起到促进教学、提高效益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地理课的导入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恰当运用案例,创设情境,往往就能迅速把学生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对整节课的教学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播:(预备铃响)北京仙境花园画面,配轻音乐。(让学生感受花园的美丽和生活的幸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铃响,轻音乐停。)
师:同学们,北京仙境花园美不美?
生:美!
师:但美中不足的是——
播:同样的方案异样的结局
房产开发商王某1999年5月在杭州(30°N)修建了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于一身的青云花园,设施齐全,豪华典雅。小区由西区、东区及环绕带组成。西区南北并列分布有住宅楼8栋,每栋楼有15层,约60米高,楼间距约100米;东区为大型花园,设有游泳池及一些娱乐设施;环绕带设有车道、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当地人购买踊跃,住后都感到非常满意,青云花园的修建给王某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和很好的社会效应。紧接着,2001年4月王某按照杭州青云花园的方案在北京(40°N)修建了仙境花园,在广州(23°N)修建了中山花园。同样,两地人们购买踊跃,当年国庆节王某在以上三个花园进行了全住户参与的民意调查,三地满意率均为100%。然而2002年新春佳节刚过,北京仙境花园的一、二楼住户因冬季室内接受不到阳光照射,要求王某赔偿损失800万元,并由于协商不好将其告上法庭。
师:纠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北京仙境花园的一、二楼住户冬季室内接受不到阳光照射。
播:北京(40。N)仙境花园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照射图。(学生直观感受)
师:被告开发商自有辩解。
商:我是用杭州青云花园的图纸方案修建广州中山花园和你们北京仙境花园的,杭州青云花园和广州中山花园的住户都十分满意,而且你们花园的绝大多数住户也是满意的,为什么只有你们少数住户不满意?
播:杭州(30。N)青云花园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照射图,广州(23。N)中山花园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照射图。
商:去年国庆节,我做民意调查时你们都满意,为什么现在又不满意了?[插播:北京(40°N)仙境花园国庆节正午太阳照射图。(三地三幅图同现一屏)]以上足以说明你们在无理取闹,别有用心。
师:同学们,假如你们是住户,你们打算怎样去寻找证据打这场官司呢?
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题)
这是讲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节课时的导入部分。通过以上的片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案例使用引发学生质疑,对下面问题的探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实例引导,深入探究
在地理教学中,对一些地区的典型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往往对解决类似问题起到极好的借鉴作用。
比如教授《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节,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以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为例来说明传统工业区该如何发展的典型的案例教学,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鲁尔区是德国传统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从衰落经过整治又重新恢复繁荣的传统工业区。在教学中重点分析了鲁尔区因煤炭而有了最初的繁荣、然后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走向衰落、后来经过整治采取种种措施又爆发了新的活力这三个阶段。在对这几个阶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探讨鲁尔区对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探讨,我们总结分析出了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可采取这样的方法步骤:先分析区位优势,然后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探讨采取的措施。我们就联系这个案例进一步去分析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引用鲁尔区案例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探讨的切入口。以点带面,以对案例的深入分析为桥梁,学生能很直观而且具体的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
三、地理知识,实例印证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抽象知识,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可能讲清楚。《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是很典型的例证。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虽司空见惯但往往不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学生们加深了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有了知识的充分铺垫,我要求学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印证。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地区,我抓住时机,要求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地区带来的影响。学生们马上就热烈地讨论起来,通过讨论、纠错、互相补充,学生们对冷锋的知识达到了透彻的理解,教学效果非常好。
综上所述,案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开展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责住编辑冯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