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品种发展历程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1963年,吉林省玉米(Zea mays L.)生产中主要以种植农家品种为主;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70年代是生产上双交种向单交种的过渡时期,也是玉米生产的关键时期;80年代初全省基本实现了单交种化;90年代初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始推广密植和半密植型品种。在普通玉米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推广了一批特用玉米品种。
其他文献
脂联素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蛋白,且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惟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在不同的组织中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发挥其特定的
采用实验室内菌饼接种法,以常见的酚酸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和甘氨酸、丙氨酸来研究酚酸类物质和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niveum)生长的影
对湖北省中稻展示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的重要性依次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全生育期和每穗总粒数,各性状间又通过复杂的
天麻蚜蝇(Azpeytia shirakii)以幼虫钻蛀危害天麻(Gastrodia elata B1)球茎,是天麻生产中危害性很大的地下害虫。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要求,对天麻蚜蝇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