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肉芽肿病27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肉芽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试验诊断为慢性肉芽肿病的患儿27例,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和影像学特点,评估患儿临床预后。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27例慢性肉芽肿病患儿临床表现主要累及肺部与皮肤,其中肺部感染27例,皮肤感染15例,淋巴结肿大13例。皮肤感染新生儿11例,婴儿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8, P<0.05)。27例患儿中,真菌感染18例,细菌感染7例,分枝杆菌感染12例。新生儿真菌感染11例,婴儿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5, P<0.05)。影像学结果显示,腋下淋巴结钙化影12例,肺炎+厚壁空洞4例,多发结节影13例,团块状高密度影5例,肺脓肿4例。新生儿慢性肉芽肿病的临床特征与婴儿相似。治疗多采取抗细菌感染与抗真菌感染联合方案。

结论

慢性肉芽肿病患儿临床表现以肺部感染与皮肤感染为主,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反转录病毒载体基因可能是未来慢性肉芽肿病的治疗方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比其他类抗菌药物在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的疗效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6大中英文数据库,筛选相关文献,获得各类药物单药治疗的治疗数据及病死率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其进行系统分
期刊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 failure, HBV-ACLF)患者PBMC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的表达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 disease,MELD)评分的动态
期刊
目的探讨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血清及阴道分泌物传染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诊治的潜伏梅毒女性患者68例。其中早期潜伏梅毒38例,晚期潜伏梅毒30例。试剂盒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 PCR检测梅毒螺旋体DNA(Treponema Pallidum DNA,TP-DNA)。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