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与急性非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q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MS)与急性非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NIS)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MS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同时分析MS各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登记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连续性入院的,发病在24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3个月末时的结局.MS的诊断采用中国糖尿病协会(CDS)制定的标准.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M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纳入发病24 h内的ANIS患者共342例,年龄范围31~95岁,平均67岁±13岁.采用CDS标准诊断的ANIS患者有MS共86例,男50例(58.1%),女36例(41.9%).有MS的ANIS患者代谢异常的5个组分均高于无MS患者(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长者和有MS的患者病情严重的风险大(RR=2.45,95% CI 1.14~5.27;RR=1.85,95%CI1.02~6.25);高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低的患者病情严重的风险大(RR=3.02,95% CI 1.75~8.59;RR=0.85,95% CI 0.24~0.96);MS与3个月死亡和预后不良无关联(均P>0.05).结论 MS不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MS是AN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有MS的患者病情较重;高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低的患者病情较严重.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时调控血糖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患者女,55岁.左眼视力下降2个月,发现鼻窦肿物1个月入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8日,患者因左眼突然视物模糊10 d,就诊北京某医院眼科门诊,检查发现,视力R:1.2,L:0.2;眼压(1 mm Hg=0.133 kPa):R:21.1 mm Hg,L:19.3 mm Hg;双前节(一),晶体浑浊,玻璃体透明,晶体周边睫状浑浊.疑诊老年性白内障,给予维生素C、E、B2口服。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因突发性胸背及腹部疼痛2个月于2008年10月8日入院.患者发病第2天行增强CT检查显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图1).破口位于主动脉弓后壁,靠近左锁骨下动脉,向下撕裂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下,腹主动脉真腔严重狭窄,右肾动脉及左髂总动脉由假腔供血,灌注良好;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发自真腔,灌注不良,右髂总动脉闭塞.给予降压、镇静治疗2周后,胸痛缓解,但阵
期刊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炎症和血脂水平的控制对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其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 入选在我院成功行支架植入术并于3个月后至一年内回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发生单纯支架内再狭窄94例(再狭窄组),发生单纯其他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者65例(病变加蕈组),无变化者307例(无变化组).患者于PCI术前或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均测定了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
中华医学杂志2009年第24期<手足口病病原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文介绍了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特征、流行特点及病原学诊断等问题,读后得益匪浅.该文在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中说:"辅助抗病毒治疗药物,如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可缓解手足口病毒复制和扩散",把丙种球蛋白归类于"辅助抗病毒治疗药物",认为丙种球蛋白"可缓解手足口病毒复制",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期刊
目的 探索联合RNA干扰TR及TERT[小型干扰RNA(siRNA)、人端粒酶RNA(hTR)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BIU-87端粒酶活性及其增殖的影响.方法 根据hTRmRNA和hTERTmRNA的序列,分别设计合成3对不同的且能干扰TR和TERT基因表达的siRNA并筛选出最高效抑制序列(pRNAT-TR-Ⅲ、pRNAT-TERT-Ⅲ),构建以hTR、hT
目的 了解52周雷贝拉唑治疗结束2~3年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对多中心完成52周雷贝拉唑维持治疗2~3年后的GERD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67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31例,采用GERD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和SF-36健康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最.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EE患者GE
心肺复苏(CPR)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目的是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给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提供氧合血液,使其得到保护。
期刊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机理中至今未有DNA基因突变方面的详尽叙述.最近刊登在2009年8月6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published on August 5,2009,at NEJM.org,the NEJM,2009,361:10.1056/NEJMoa0903840)的一篇文章证实了基因组的连续突变很可能与发病机理相关.试验对低分化的AML(mimmal maturation,AM
期刊
目的 系统评价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的非药物性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 Database、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外至2008年8月前已发表的关于PD异动症(DK)或症状波动(MF)影响因素的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评价.结果 起病年龄早、女性患者,病程长可能足运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对影响PD运动并发症的因
目的 观察染苯小鼠CYP2E1活性改变及血液学毒性的影响,继之研究乙醇、姜黄对苯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80只,每组2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单纯染苯组(苯中毒模型),即皮下注射苯制剂2 ml/kg;C组为乙醇干预组,即在B组处理的基础上,自由饮用10%乙醇;D组为姜黄干预组,即在给苯前,腹腔注射姜黄提取液.结果 (1)B组与A组比较,外周血及骨髓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