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背景:9月,是所有大学开学的日子,而此时,各种各样针对落榜生的招生学校纷至沓来,这些招生又有几多陷阱,几多欺骗?上学心切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来不及分辨这一切,便被糊里糊涂地拉下了水……
我们所策划的这篇文章,就是让急于想找个学校上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对各种各样的骗术能够有所警惕,有所防范……
案例一
空招:培训变“赔训”
2008年7月,高考落榜生张国宾在报纸上看到京津之间的某民航学院招收“空哥”的广告:“交5800元培训费,培训课程结束后,3个月内保证推荐安置工作。”
张国宾和家里人商量之后,第二天就和母亲一起来到该民航学院准备报名。
接待张国宾的人自称是该学院的招生代理,名叫宋新春。宋新春看到张国宾后赞不绝口,说张国宾自身条件优秀,经过3个月培训,肯定能登机工作。但必须一次性支付14万元的推荐安置费,如果不能登机工作,保证如数退还。
张国宾犹豫了,因为高昂的学费和推荐费,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父母为圆儿子的“空哥”梦,拿出家里仅有的2万元积蓄,又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借了近10万元钱。
从2008年7月中旬到2009年年末,张国宾按照学校的安排,先后四次往返成都和北京两地之间,面试、复试、培训……在这期间又被收取了5900元的培训费。不算交给学校的近14万元培训费和推荐费,半年多的时间里,张国宾奔波两地之间花销的生活费和旅费就接近3万元。
按照宋新春的承诺,张国宾培训后就能登机工作。但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却都未被安排工作。面对众多学员和家长的质疑,宋新春又说,某某省正在组建航空公司,手续很复杂,批航线需要很长时间,让大家再耐心等待。
而更让张国宾意外的是,几个月后,招生代理宋新春不见踪影了。打手机,关机;和几个同学去位于廊坊和平路附近的他家里堵门,连他家人都见不到。这样,迟迟无法登机,学校的承诺无法兑现,该学校的资质及宋新春受到了家长和学员的质疑。
为了能当上空哥,一年半以来,张国宾都奔波于全国各地面试、培训,学业已经荒废。尽管没有任何文凭在手的张国宾去了很多招聘会,可是用人单位压根就不会看上他这样“一无所有”的人,张国宾的自信心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2010年4月22日下午,张国宾回到家中,将宋新春被警方抓获一事告诉了年迈的父亲张春峰,绝望的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当即死亡。
为了圆孩子一个“空哥”梦,张春峰3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为拿出那14万元推荐费,他们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家里本来就不富裕,父母二人都是下岗职工,靠在市场摆摊卖菜为生,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交给学校的10多万元的培训费和推荐费,大部分都是从亲戚处借来的。一家人都盼望着他能当上“空哥”,用工资偿还债务,但现在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所以,承受不了打击的父亲当时就过世了。
父亲去世后,张国宾的精神几乎崩溃,整个人瘦了一圈。原本开朗活泼的他,现在每天把自己锁在小屋里,不说一句话。
其实,全国已有120多名像张国宾这样的受骗学生到公安机关报案,涉案总金额达2200多万元……
贴士提醒:
凡国办航空学院从不做广告吆喝,而大喊大叫的正是那些挂名民校。他们玩的是“借鸡生蛋”的花招。主办者一般都是租用某某高职院校的牌子,或挂靠某某航空培训中心,却打上了某某高职“航空学院”、“民航直属”高校的头衔。其实所谓学院,也就是几个人在经营,主要是利用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急于给孩子找一个好归宿的心理,来进行诈骗。
骗术支点:
1.花钱就能搞到“计划外指标”。招生骗子虚构关系和“故事”,自称手中有“内部名额”或“点招”名额,高价叫卖,只要学生交上一定费用,就能保证录取,可供选择的院校还很多。这些学校均“明码标价”,从3万到20万元不等。
2.承诺“办不成退款”。招生骗子摸准了考生、家长的心理底线,专门为他们制作了定心丸——承诺“办不成退款”。为使家长相信,有人还专门印制了包含此条款内容的“协议书”,与考生或家长“郑重签约”。事实上,很多家长虽然花了不少钱也没办成事情,但他们因为再也联系不上骗子,最终只能吃个哑巴亏。就算有的家长知道骗子的去向,也很难讨回公道,因为他们之间从事的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交易。
案例二
军招:游民变院长
2008年1月的一天,刘文山在武汉汉正街开的服装店里来了一个客人。此人身着一身空军制服,大校军衔。他称,要给士兵购买短袖训练服,双方聊了聊,生意最终没有谈成。但是,之后一段时间,这个中年男子却成了服装店的常客。
刘文山逐渐从中年男子口中得知,他叫徐强,47岁。徐自称是中央警卫局驻湖北反恐特战大队大队长,徐强还向刘透露,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找他,他的“关系网很广”。
2008年6月份,徐强发现刘文山的两个孩子经常到服装店里做作业,一打听,孩子一个上高一,一个上高二。“娃上大学的问题咋办?有没有上军校的打算?”徐强的提问拨动了刘文山的心弦。刘文山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内心里希望徐强能够帮这个忙。
但他不知道眼前的这个所谓“大校”,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
在徐强看来,要让戏看起来更真一点,还需投入感情表演。他到刘文山的服装店里,时常穿着各种军服,还佩带了手枪(玩具手枪)。当着刘文山的面打电话的时候,徐强会刻意提高嗓门儿,什么王军长你好,李部长你好,领导头衔经常挂在口上,感觉他就是和一些重要人物在通电话。
徐强的表演无疑使刘文山更加确信对方的身份,也更加相信徐强的办事能力。其间发生的一件事更让刘文山很感动。徐强曾借过他100元,他说不想让对方还,可是徐强几天后专程跑来还了钱。
第一次演戏骗取了刘文山的信任,接下来徐强便轻而易举实施了他的诈骗计划。
2009年1月23日,徐强向刘文山借500元,说是办事之需。接下来的一年里,徐强陆续从刘文山那里“借”了100元至1万元不等,共有15万元现金。
“好事多磨”。刘文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2009年8月份,儿子刘明终于穿上了军装,并被“提前录取到廊坊一所军校”。在那所军校里,儿子和许多年轻人一起,拉练、走队列、整理像豆腐块般的被子……
大队长徐强成了这所军校的院长。他对这些来的学生及其家长承诺,他们可以进入军队院校学习,学习期间算军龄,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军队干部队伍。
两个月后,刘文山在一次探视儿子的时候,觉得有一些不对劲。因为他发现这里的军校生不仅留长发,还染发烫发,更有甚者,文身的都有!这让他觉得很不正规。当他把这些疑问告诉其他家长的时候,很多家长也顿时有些生疑。
然而就在第二天,学院来了一个所谓的总参学院管理局的局长,来安抚大家,说:“今天领导来看看大家,你们这儿没问题……”并打着总部某某某首长特批的旗号来看学生。家长一看管理局的局长都来了,那肯定是真的了。
然而,2010年6月份,儿子打回来的一个电话,让刘文山倒吸一口凉气。儿子在电话里哭着说:“这所军校是骗人的学校,其实,我们的校舍只是徐强在这所军校里租借的,服装也都是买来的……”
“你想,这正规的部队院校招生,拿着部队院校的录取通知书,盖着部队院校的大红章,谁能不相信?”受骗上当的刘文山这样向办案人员诉说,直到现在,他还在感叹:太像了,装得的太像了。
贴士提醒:
有关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的详细信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都可以直接查到,也可以查阅当地招生简报和院校招生简章。不法分子自称熟识军队领导、军队干部、军队机关工作人员,甚至直接冒充军队领导和招生人员,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过硬关系”。事实上,军队院校招生和国防生招生全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院校共同在网上录取,军队人员不直接参与其中,所谓有“过硬关系”就可以上军校、读国防生的说法根本不可靠。
虽然女儿前往俄罗斯留学将花去近50万元人民币,然而想着自己的孩子能出国留学,既长本事,又是个锻炼的机会,于是,张秀丽的父母几乎没有犹豫,就交清了中介费用,并为她在昆明报名参加了短期的俄语培训。
10月20日,张秀丽的父母通过这家中介设在昆明的办事机构,签订了委托协议。11月1日,张秀丽登上了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班机。
11月1日下午,张秀丽到了俄罗斯,当天傍晚,接她的“后勤服务员”谢国胜(国内中介承诺的)把张秀丽接到了圣彼得堡国立儿科医学院附近的一所公寓。第二天一大早,谢国胜再次出现在张秀丽面前,并表示自己负责她的管理,随后还带她到学校体检、注册。在办完一系列手续之后,“热心”的谢国胜已经让身处异乡而又语言不通的张秀丽彻底放松了警惕。
然而,张秀丽没有想到的是,从她见到谢国胜的那一刻起,自己就陷入了一场骗局当中。
在带张秀丽去学校注册时,谢国胜问她是否把钱都换成卢布,并且说自己垫钱帮她交了学费,总共交了6.2万卢布,刚好是一学年的学费。
在当天交完学费之后,谢国胜以代管为由,让毫无防备的张秀丽把身上所有的钱(折合人民币大约6万元)全部交给了他。
12月1日,张秀丽开始正式上课,而承诺负责张秀丽生活的谢国胜出现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张秀丽每次打电话向他要钱,他都一直推托。感觉不对劲的张秀丽便打电话给位于北京的中介公司总部,并在高年级的中国留学生帮助下,到学校进行查询。一查他们才知道,谢国胜当初交给学校的并不是一学年的学费,而仅仅是一个学期的学费。
而更令张秀丽想不到的是,所谓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儿科医学院实际上只是个语言培训班。上课的教室是个废弃的大仓库,仓库里用胶合板隔成六个十分简陋的教室。这里怎么看也不像中介公司说的高等医学院。更让人不解的是,在培训班里教授俄语的老师几乎都是当地大学的学生,其教材是这些学生自己编写的。而且,在俄罗斯正规大学学习,每年的学费为2.5万~3万元(人民币),可她和她的同学却交了6万元。
2010年2月28日,走投无路的张秀丽已经无法在俄罗斯待下去,只能请求高年级留学生帮她办了退学手续,借钱买了机票,返回昆明。
贴士提醒:
近几年,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占全世界的15.2%。据教育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20万。每个留学生费用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数千亿的经济规模,怎么不让外国人垂涎欲滴呢?据英国边境及移民事务大臣菲尔·伍勒斯今年6月透露,英国“野鸡大学”无处不在,估计多达2000所。单英国就有这么多,全世界有多少,恐怕无人能道其详。所以,想绕过独木桥,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警惕留学陷阱。
骗术支点:
1.某些中外合作办学属于低层次的,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不般配。比如,北京某著名大学和美国斯坦莫大学合作办学。虽然斯坦莫听起来和斯坦福差不多,但实际上在美国是二流大学。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大学合作的一些国外大学本身就是“野鸡大学”。对这样的学位,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也不予认可。
2.完全以商业机构注册的学校,颁发第三国文凭。瑞士的酒店管理学校很多,但只有一所是由政府认可的,其余都是私营公司。他们经常来华招生,但颁发的是美国或别的什么国家的文凭。一般来说,这些学校很难界定其合法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也不予认证。
应对骗子,见招拆招
◆不存在“计划外指标”。在高校招生中,是不存在“计划外指标”的。个别高校可能会有一些“预留名额”,但这些名额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下透明使用。
◆没有“点招”。所谓“点招”,是指高校在录取时向省级招办指名要求录取某一学生。“点招”是近年来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做法。
◆“定向”不可随意收费。教育部规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向就业招生政策,不准额外向考生收费。
◆所谓“花钱保送”。无论是高校招收保送生,还是进行自主招生,对录取的学生都要经过严格审查,并且要进行公示,其严格程度甚至超过普通高招,决无花钱就能读的可能。
◆“招生代理”非法。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是政府行为,不会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高校招生计划全部登录在招生部门编制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凡未经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招生。
◆识别盗版录取通知书。不法分子往往会拿出伪造的招生机构内部文件,如空白的录取通知书、录取函等假材料,骗取学生及家长信任。其实,教育部严格要求院校录取通知书要通过邮局寄达考生,不可能由私人转递,更不可能当场填发。
关于心态的那些事儿
分析最近几年来的这类受骗事例,上当受骗的考生和家长一般都存在以下心态:考生报考的是淘汰率较高的重点名校、艺术院校,或招考程序较特殊的军队院校;考生高考成绩与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有较大差距;不能接受考生将落榜或落入不理想院校的现实;对社会风气或高考录取制度不信任。
除了这些不当心态,望子成龙的家长,充满期待的考生,在事关前途和未来的时刻,往往容易失去判断能力,其实,他们并没有去思索一下,高考成绩才是能否考取大学的关键。正视现实,天上没有凭空掉下来的馅饼,即使是有的话,恐怕也是铁饼,除了砸得你晕头转向,还有可能让你人财两空。
9月,面对高等教育这个人生选择,请擦亮你们的眼睛。
编辑 / 孙鲁宁
我们所策划的这篇文章,就是让急于想找个学校上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对各种各样的骗术能够有所警惕,有所防范……
案例一
空招:培训变“赔训”
2008年7月,高考落榜生张国宾在报纸上看到京津之间的某民航学院招收“空哥”的广告:“交5800元培训费,培训课程结束后,3个月内保证推荐安置工作。”
张国宾和家里人商量之后,第二天就和母亲一起来到该民航学院准备报名。
接待张国宾的人自称是该学院的招生代理,名叫宋新春。宋新春看到张国宾后赞不绝口,说张国宾自身条件优秀,经过3个月培训,肯定能登机工作。但必须一次性支付14万元的推荐安置费,如果不能登机工作,保证如数退还。
张国宾犹豫了,因为高昂的学费和推荐费,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父母为圆儿子的“空哥”梦,拿出家里仅有的2万元积蓄,又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借了近10万元钱。
从2008年7月中旬到2009年年末,张国宾按照学校的安排,先后四次往返成都和北京两地之间,面试、复试、培训……在这期间又被收取了5900元的培训费。不算交给学校的近14万元培训费和推荐费,半年多的时间里,张国宾奔波两地之间花销的生活费和旅费就接近3万元。
按照宋新春的承诺,张国宾培训后就能登机工作。但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却都未被安排工作。面对众多学员和家长的质疑,宋新春又说,某某省正在组建航空公司,手续很复杂,批航线需要很长时间,让大家再耐心等待。
而更让张国宾意外的是,几个月后,招生代理宋新春不见踪影了。打手机,关机;和几个同学去位于廊坊和平路附近的他家里堵门,连他家人都见不到。这样,迟迟无法登机,学校的承诺无法兑现,该学校的资质及宋新春受到了家长和学员的质疑。
为了能当上空哥,一年半以来,张国宾都奔波于全国各地面试、培训,学业已经荒废。尽管没有任何文凭在手的张国宾去了很多招聘会,可是用人单位压根就不会看上他这样“一无所有”的人,张国宾的自信心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2010年4月22日下午,张国宾回到家中,将宋新春被警方抓获一事告诉了年迈的父亲张春峰,绝望的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当即死亡。
为了圆孩子一个“空哥”梦,张春峰3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为拿出那14万元推荐费,他们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家里本来就不富裕,父母二人都是下岗职工,靠在市场摆摊卖菜为生,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交给学校的10多万元的培训费和推荐费,大部分都是从亲戚处借来的。一家人都盼望着他能当上“空哥”,用工资偿还债务,但现在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所以,承受不了打击的父亲当时就过世了。
父亲去世后,张国宾的精神几乎崩溃,整个人瘦了一圈。原本开朗活泼的他,现在每天把自己锁在小屋里,不说一句话。
其实,全国已有120多名像张国宾这样的受骗学生到公安机关报案,涉案总金额达2200多万元……
贴士提醒:
凡国办航空学院从不做广告吆喝,而大喊大叫的正是那些挂名民校。他们玩的是“借鸡生蛋”的花招。主办者一般都是租用某某高职院校的牌子,或挂靠某某航空培训中心,却打上了某某高职“航空学院”、“民航直属”高校的头衔。其实所谓学院,也就是几个人在经营,主要是利用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急于给孩子找一个好归宿的心理,来进行诈骗。
骗术支点:
1.花钱就能搞到“计划外指标”。招生骗子虚构关系和“故事”,自称手中有“内部名额”或“点招”名额,高价叫卖,只要学生交上一定费用,就能保证录取,可供选择的院校还很多。这些学校均“明码标价”,从3万到20万元不等。
2.承诺“办不成退款”。招生骗子摸准了考生、家长的心理底线,专门为他们制作了定心丸——承诺“办不成退款”。为使家长相信,有人还专门印制了包含此条款内容的“协议书”,与考生或家长“郑重签约”。事实上,很多家长虽然花了不少钱也没办成事情,但他们因为再也联系不上骗子,最终只能吃个哑巴亏。就算有的家长知道骗子的去向,也很难讨回公道,因为他们之间从事的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交易。
案例二
军招:游民变院长
2008年1月的一天,刘文山在武汉汉正街开的服装店里来了一个客人。此人身着一身空军制服,大校军衔。他称,要给士兵购买短袖训练服,双方聊了聊,生意最终没有谈成。但是,之后一段时间,这个中年男子却成了服装店的常客。
刘文山逐渐从中年男子口中得知,他叫徐强,47岁。徐自称是中央警卫局驻湖北反恐特战大队大队长,徐强还向刘透露,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找他,他的“关系网很广”。
2008年6月份,徐强发现刘文山的两个孩子经常到服装店里做作业,一打听,孩子一个上高一,一个上高二。“娃上大学的问题咋办?有没有上军校的打算?”徐强的提问拨动了刘文山的心弦。刘文山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内心里希望徐强能够帮这个忙。
但他不知道眼前的这个所谓“大校”,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
在徐强看来,要让戏看起来更真一点,还需投入感情表演。他到刘文山的服装店里,时常穿着各种军服,还佩带了手枪(玩具手枪)。当着刘文山的面打电话的时候,徐强会刻意提高嗓门儿,什么王军长你好,李部长你好,领导头衔经常挂在口上,感觉他就是和一些重要人物在通电话。
徐强的表演无疑使刘文山更加确信对方的身份,也更加相信徐强的办事能力。其间发生的一件事更让刘文山很感动。徐强曾借过他100元,他说不想让对方还,可是徐强几天后专程跑来还了钱。
第一次演戏骗取了刘文山的信任,接下来徐强便轻而易举实施了他的诈骗计划。
2009年1月23日,徐强向刘文山借500元,说是办事之需。接下来的一年里,徐强陆续从刘文山那里“借”了100元至1万元不等,共有15万元现金。
“好事多磨”。刘文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2009年8月份,儿子刘明终于穿上了军装,并被“提前录取到廊坊一所军校”。在那所军校里,儿子和许多年轻人一起,拉练、走队列、整理像豆腐块般的被子……
大队长徐强成了这所军校的院长。他对这些来的学生及其家长承诺,他们可以进入军队院校学习,学习期间算军龄,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军队干部队伍。
两个月后,刘文山在一次探视儿子的时候,觉得有一些不对劲。因为他发现这里的军校生不仅留长发,还染发烫发,更有甚者,文身的都有!这让他觉得很不正规。当他把这些疑问告诉其他家长的时候,很多家长也顿时有些生疑。
然而就在第二天,学院来了一个所谓的总参学院管理局的局长,来安抚大家,说:“今天领导来看看大家,你们这儿没问题……”并打着总部某某某首长特批的旗号来看学生。家长一看管理局的局长都来了,那肯定是真的了。
然而,2010年6月份,儿子打回来的一个电话,让刘文山倒吸一口凉气。儿子在电话里哭着说:“这所军校是骗人的学校,其实,我们的校舍只是徐强在这所军校里租借的,服装也都是买来的……”
“你想,这正规的部队院校招生,拿着部队院校的录取通知书,盖着部队院校的大红章,谁能不相信?”受骗上当的刘文山这样向办案人员诉说,直到现在,他还在感叹:太像了,装得的太像了。
贴士提醒:
有关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的详细信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都可以直接查到,也可以查阅当地招生简报和院校招生简章。不法分子自称熟识军队领导、军队干部、军队机关工作人员,甚至直接冒充军队领导和招生人员,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过硬关系”。事实上,军队院校招生和国防生招生全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院校共同在网上录取,军队人员不直接参与其中,所谓有“过硬关系”就可以上军校、读国防生的说法根本不可靠。
虽然女儿前往俄罗斯留学将花去近50万元人民币,然而想着自己的孩子能出国留学,既长本事,又是个锻炼的机会,于是,张秀丽的父母几乎没有犹豫,就交清了中介费用,并为她在昆明报名参加了短期的俄语培训。
10月20日,张秀丽的父母通过这家中介设在昆明的办事机构,签订了委托协议。11月1日,张秀丽登上了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班机。
11月1日下午,张秀丽到了俄罗斯,当天傍晚,接她的“后勤服务员”谢国胜(国内中介承诺的)把张秀丽接到了圣彼得堡国立儿科医学院附近的一所公寓。第二天一大早,谢国胜再次出现在张秀丽面前,并表示自己负责她的管理,随后还带她到学校体检、注册。在办完一系列手续之后,“热心”的谢国胜已经让身处异乡而又语言不通的张秀丽彻底放松了警惕。
然而,张秀丽没有想到的是,从她见到谢国胜的那一刻起,自己就陷入了一场骗局当中。
在带张秀丽去学校注册时,谢国胜问她是否把钱都换成卢布,并且说自己垫钱帮她交了学费,总共交了6.2万卢布,刚好是一学年的学费。
在当天交完学费之后,谢国胜以代管为由,让毫无防备的张秀丽把身上所有的钱(折合人民币大约6万元)全部交给了他。
12月1日,张秀丽开始正式上课,而承诺负责张秀丽生活的谢国胜出现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张秀丽每次打电话向他要钱,他都一直推托。感觉不对劲的张秀丽便打电话给位于北京的中介公司总部,并在高年级的中国留学生帮助下,到学校进行查询。一查他们才知道,谢国胜当初交给学校的并不是一学年的学费,而仅仅是一个学期的学费。
而更令张秀丽想不到的是,所谓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儿科医学院实际上只是个语言培训班。上课的教室是个废弃的大仓库,仓库里用胶合板隔成六个十分简陋的教室。这里怎么看也不像中介公司说的高等医学院。更让人不解的是,在培训班里教授俄语的老师几乎都是当地大学的学生,其教材是这些学生自己编写的。而且,在俄罗斯正规大学学习,每年的学费为2.5万~3万元(人民币),可她和她的同学却交了6万元。
2010年2月28日,走投无路的张秀丽已经无法在俄罗斯待下去,只能请求高年级留学生帮她办了退学手续,借钱买了机票,返回昆明。
贴士提醒:
近几年,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占全世界的15.2%。据教育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20万。每个留学生费用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数千亿的经济规模,怎么不让外国人垂涎欲滴呢?据英国边境及移民事务大臣菲尔·伍勒斯今年6月透露,英国“野鸡大学”无处不在,估计多达2000所。单英国就有这么多,全世界有多少,恐怕无人能道其详。所以,想绕过独木桥,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警惕留学陷阱。
骗术支点:
1.某些中外合作办学属于低层次的,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不般配。比如,北京某著名大学和美国斯坦莫大学合作办学。虽然斯坦莫听起来和斯坦福差不多,但实际上在美国是二流大学。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大学合作的一些国外大学本身就是“野鸡大学”。对这样的学位,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也不予认可。
2.完全以商业机构注册的学校,颁发第三国文凭。瑞士的酒店管理学校很多,但只有一所是由政府认可的,其余都是私营公司。他们经常来华招生,但颁发的是美国或别的什么国家的文凭。一般来说,这些学校很难界定其合法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也不予认证。
应对骗子,见招拆招
◆不存在“计划外指标”。在高校招生中,是不存在“计划外指标”的。个别高校可能会有一些“预留名额”,但这些名额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下透明使用。
◆没有“点招”。所谓“点招”,是指高校在录取时向省级招办指名要求录取某一学生。“点招”是近年来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做法。
◆“定向”不可随意收费。教育部规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向就业招生政策,不准额外向考生收费。
◆所谓“花钱保送”。无论是高校招收保送生,还是进行自主招生,对录取的学生都要经过严格审查,并且要进行公示,其严格程度甚至超过普通高招,决无花钱就能读的可能。
◆“招生代理”非法。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是政府行为,不会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高校招生计划全部登录在招生部门编制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凡未经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招生。
◆识别盗版录取通知书。不法分子往往会拿出伪造的招生机构内部文件,如空白的录取通知书、录取函等假材料,骗取学生及家长信任。其实,教育部严格要求院校录取通知书要通过邮局寄达考生,不可能由私人转递,更不可能当场填发。
关于心态的那些事儿
分析最近几年来的这类受骗事例,上当受骗的考生和家长一般都存在以下心态:考生报考的是淘汰率较高的重点名校、艺术院校,或招考程序较特殊的军队院校;考生高考成绩与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有较大差距;不能接受考生将落榜或落入不理想院校的现实;对社会风气或高考录取制度不信任。
除了这些不当心态,望子成龙的家长,充满期待的考生,在事关前途和未来的时刻,往往容易失去判断能力,其实,他们并没有去思索一下,高考成绩才是能否考取大学的关键。正视现实,天上没有凭空掉下来的馅饼,即使是有的话,恐怕也是铁饼,除了砸得你晕头转向,还有可能让你人财两空。
9月,面对高等教育这个人生选择,请擦亮你们的眼睛。
编辑 / 孙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