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运动既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能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因此,学校应肩负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责任,使学生通过不断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学校应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采用新方式高效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以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手段
当前,有些学生对体育并未形成正确的认知,没有感悟到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有时教师只注重在体育技能方面的锻炼,忽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渗透,对学生成长形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新时期,教师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主动运动,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终身积极锻炼,强健体魄。
1 合理选择体育教材,强化体育能力
在高中学生的知识学习中,体育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身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合理地设置教材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有着关键作用。备课是每个学科教师都需要做的工作。体育课也不例外。想要高效开展体育教学,教师需要提前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了解学生的喜好等。教师只有做好准备工作,结合自己的相关教学经验,才能选择出最为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思想、情感等方面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男女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使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师应正视女生在体育体能训练上的不足,专门制定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全体学生的体育能力强化。学生本身具有差异特征。基于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将学生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体育素养较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具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对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引领其开展简单的体育活动。在进行难度大的体育活动时,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舒展热身训练,有效的运动热身能防止学生的身体在运动时受到伤害。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组织教学活动,可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能激起学生主动锻炼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 改善教学方式,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以前的体育教学方式存在不足,不符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也无法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因此,教师应结合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开放性教学模式,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关系,充分展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教学成效的不断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开展体育知识学习,自觉进行锻炼活动。在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帮助学生将自身潜在能力有效挖掘,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多样且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用良好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开展体育锻炼。
3 营造良好的授课气氛
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最基础的便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还是学生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首先,学校应结合体育教学实况,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体育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例如,舉行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营造出积极的体育活动氛围,激发每位学生踊跃参与体育比赛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对授课内容有清晰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依照授课内容挑选科学的授课案例。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体育案例时,必须进行正确的示范,力图采用直观、有趣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而学生可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强体育练习,从而全面、直观地掌握各类体育项目的标准动作,全面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体育活动将要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记住教师教授的内容,并使其在体育活动中科学地运用。在学生出现错误体育动作时,教师要及时地指正,同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用高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4 举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高中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缺乏积极性,一是体育活动没有意思,并且很耗费体力;二是高中生面临升学的压力,不愿抽出多余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当下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体育是一门极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呢?教师应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进行改进。兴趣可以使学生爱上任何一种事物,包括体育,这种兴趣倾向会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体育活动。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和探索欲。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喜欢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兼具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游戏,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此外,高中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还应了解学生不愿参与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耐心、认真地倾听学生的需求,时常鼓励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求胜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艳娇.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信息周刊,2019(41):1.
[2]胡全胜.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探究[J].才智,2015(36):60.
山东省肥城市第三中学 张伟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手段
当前,有些学生对体育并未形成正确的认知,没有感悟到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有时教师只注重在体育技能方面的锻炼,忽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渗透,对学生成长形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新时期,教师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主动运动,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终身积极锻炼,强健体魄。
1 合理选择体育教材,强化体育能力
在高中学生的知识学习中,体育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身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合理地设置教材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有着关键作用。备课是每个学科教师都需要做的工作。体育课也不例外。想要高效开展体育教学,教师需要提前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了解学生的喜好等。教师只有做好准备工作,结合自己的相关教学经验,才能选择出最为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思想、情感等方面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男女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使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师应正视女生在体育体能训练上的不足,专门制定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全体学生的体育能力强化。学生本身具有差异特征。基于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将学生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体育素养较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具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对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引领其开展简单的体育活动。在进行难度大的体育活动时,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舒展热身训练,有效的运动热身能防止学生的身体在运动时受到伤害。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组织教学活动,可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能激起学生主动锻炼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 改善教学方式,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以前的体育教学方式存在不足,不符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也无法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因此,教师应结合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开放性教学模式,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关系,充分展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教学成效的不断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开展体育知识学习,自觉进行锻炼活动。在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帮助学生将自身潜在能力有效挖掘,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多样且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用良好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开展体育锻炼。
3 营造良好的授课气氛
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最基础的便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还是学生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首先,学校应结合体育教学实况,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体育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例如,舉行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营造出积极的体育活动氛围,激发每位学生踊跃参与体育比赛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对授课内容有清晰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依照授课内容挑选科学的授课案例。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体育案例时,必须进行正确的示范,力图采用直观、有趣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而学生可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强体育练习,从而全面、直观地掌握各类体育项目的标准动作,全面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体育活动将要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记住教师教授的内容,并使其在体育活动中科学地运用。在学生出现错误体育动作时,教师要及时地指正,同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用高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4 举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高中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缺乏积极性,一是体育活动没有意思,并且很耗费体力;二是高中生面临升学的压力,不愿抽出多余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当下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体育是一门极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呢?教师应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进行改进。兴趣可以使学生爱上任何一种事物,包括体育,这种兴趣倾向会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体育活动。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和探索欲。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喜欢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兼具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游戏,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此外,高中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还应了解学生不愿参与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耐心、认真地倾听学生的需求,时常鼓励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求胜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艳娇.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信息周刊,2019(41):1.
[2]胡全胜.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探究[J].才智,2015(36):60.
山东省肥城市第三中学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