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激增和耕地面积的缩减,粮食危机威胁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如何用有限的地球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上的应用应运而生,在科学技术的助力下,已取得显著成果,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的被端上了人们的餐桌。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生产出具有高产量、营养丰富、抗病虫害等优点的作物,但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基因污染问题也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利与弊
  0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激增,预计到203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80亿,但城市的不断扩张导致耕地面积的缩减,这种呈反比例增长现象加重了地球粮食危机。如何提高粮食生产、增加耕地面积成为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内容。转基因技术从产生之初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当转基因技术被运用到粮食作物的生产上后,得到飞速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1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先把基因技术应用于食品中,1994年,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延熟保鲜西红柿在美国批准上市,这是转基因食品全球首次投放市场。之后,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研究获得迅猛发展,转基因产品品种和种植规模得到了成倍增加。1995年,抗杂草黄豆获准在市场中交易和出售,后面陆续出现了具有抗虫、抗病毒和抗杂草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土豆、黄豆等。
  20世纪末,大规模进行转基因生产种植的国家主要是美国,生产面积占当时全球的74%,而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占当时全球种植面积的1%。本世纪初,除了我国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种植外,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等国家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最近几年转基因农作物发展十分迅速,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000公顷,而且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在美国,超过60%的加工在售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在英国,超过7000种转基因食品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面包、奶油、奶粉等。
  当前,全球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就是大豆油,转基因大豆被大规模种植和加工的原因就是成本低,原始大豆的出油率是17%左右,而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在23%左右,而且转基因大豆的产量也比原始大豆高很多,这样一比较,高下立判。食用油厂家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转基因大豆,而且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推广,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转基因食品的存在,也愿意消费物美价廉的转基因食品。从营养角度上来分析,转基因大豆油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植物纤维等方面均与原始大豆油相差无几,所以转基因大豆的种植规模才得以迅速扩大。
  2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带给人们的利益和经济效益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筛选、挑种的过程,传统的育种方法一是耗时长,短期内不能有显著效果,二是仅根据个体表现现状来区分,基因筛选不受控制,所以挑选出来的种子很可能会得到南辕北辙的结果。而应用转基因技术就能避免这一问题,比如想要达到高产的目的,只需在抗虫、抗病的作物细胞中添加高产的基因片段,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全新的品种,达到既高产又抗虫、抗病的作物。(2)传统的杂交育种,只限于同个物种或近缘物种,但是应用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把不同植物的优秀基因片段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片段,甚至是人类的基因片段同植物基因组合,比如把鱼类的抗冻蛋白基因片段提取分离出来,再转移到番茄中,就可以培育出转基因抗冻番茄。(3)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产量高、品种优良、营养价值高的作物,这样可以减少作物对农药、化肥和水分的依赖程度,降低作物种植的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增加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4)传统的大棚种植,成本较高,而且不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大棚种植出来的口感欠缺,而且价格提高,消费者一般不太愿意购买,但是转基因技术可以让作物摆脱季节和气温的限制,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味美价廉的蔬菜、水果。(5)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把生长素基因、蛋白质基因、促泌乳基因、抗寄生虫基因等导入到动物的受精卵中,就可以培育出生长快、生蛋多、高产奶、成活率高的动物,这类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畜牧和水产养殖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看到转基因技术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存在的风险:(1)过敏源问题。比如对玉米过敏的人,在食用转基因小麦时,也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因为转基因小麦中可能存在玉米的高产、抗病基因片段。(2)杂草化。转基因作物的抗病毒、抗除草剂等特點,可能会遗传到同物种或近缘物种中,从而出现杂草化的特点,更有甚者会出现超级杂草。(3)对生态环境的威胁。许多转基因食品改良品种中,包含从杆菌中提取出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而且作物的抗虫性除了对目标致毒外,也能会对其他物种致毒,导致田园生态系统的破坏。(4)抗药性。目标害虫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已经逐渐具备一定的抗药性,导致害虫更难清除,而且人类食用含有抗病毒的转基因食品后,可能也会存在抗药性的问题。
  3 总结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然而,它的发展总会伴随着各种利弊问题。我们必须以一种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人类发展而言前景是广阔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坦然面对在对转基因技术运用过程中带来的是与非,在对转基因技术充分重视的同时加快安全性技术的研究,让转基因技术在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带来科技领域和生物界领域的重大飞跃,让转基因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羊斋.转基因食品你吃得安全吗?[J].农药市场信息,2000,(10):9.
  [2]杨伦,陆泽铭.转基因技术所引发的新思考[J].读书文摘,2016,(18):109.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高三12班)
其他文献
目前的中小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而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i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with large load and variable working conditions,based on the multi-level pressure
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农村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村金融产业也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但是,由于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不断从农村市场撤出,我国的农村金融业面临
摘 要: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定测量水平的指标,是判断测量结果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中国已加入WTO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开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对测量领域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概述;方法;应用  1 测量不确定度概述  所谓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指的是对测量结果质量进行的定量特征,是根据
摘 要:糖是植物的重要组成要素。随着对植物生长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植物中糖蛋白、信号等参数的变化分别具有相应的特征意义。基于上述内容逐渐形成植物糖生物学学科。本文从植物糖蛋白入手,植物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植物糖生物学;研究;进展  植物的组成要素主要包含蛋白质、核酸以及糖这3种。相对于前两种生物大分子而言,人们对植物中糖的研究相对较少。直至20世纪50年代之
家电下乡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家电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的民生工程。   本文共包括三
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资源。虽然近几年对于地方性知识的的研究加大的力度,但大多数都是以BSC为研究工具。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组
摘 要:气缸盖是发动机的主要零件之一,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需要经过多台机床、多道工序加工才能完成。定位方式多采用一面两孔定位,工艺闷塞孔在气缸盖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缸盖生产中,公司多年来闷塞孔工序先采用镗床设备进行加工,然后转序到钻床攻丝,在加工操作过程中工序分散,工序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低。因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加二车间正在采用的用复合镗刀、螺纹铣刀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工艺闷塞孔的
20世纪末至今,创意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但现实中创意经济的价值实现性参差不齐、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本文从更系统的、多元的维度来考虑创意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