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接云涛连晓雾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以前,为了观赏奇幻瑰丽的太姥山日出,与友人一起夜宿白云寺。白云寺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6年),因其位于太姥山最高峰摩霄峰上,又称摩霄庵。据说在清乾隆年间重修时,僧众达三百余人,最为鼎盛。在白云寺右侧的一块大石壁上,镌刻着“天下第一名山”六个大字,为东方朔题写,可惜由于年深日久,字迹已模糊不清。
  山中的夜,寂静得让人发怵,唯有银白色的月光恣意地倾泻着,微风过处,僧房里就摇落下些许破碎的光斑,仿佛流淌的月光溅落起的水花。恍惚中,我似乎听到了隐约的钟磬声、诵经声,那时断时续的声音,宛如高空飘飞的云朵,又好似挂于树梢的青烟,飘忽、闲淡、悠远。
  一夜无梦。早早地起来,推开厚重而又吱呀作响的寺门,却发现原来在室内所见到的那一片黑蒙蒙的户外景象,不是蔽天的乌云,而是清晨的浓雾。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像从天上降下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我的视线全被雾挡住了,空间只有眼前这么大。在分不清东南西北、辨不明四面八方之际,不由得感受到这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似的,而那种无名的孤寂感也立即涌上整个心头。
  走出寺门,一阵山风袭来,裹着阵阵寒意。在浓雾中观景,视野固然有限,心思却是无穷。山形缥缈不定,树影隐现横斜,在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之际,总能开启内心无限遐想的空间。终究,心灵无嚣,宇宙有涯,当胸怀开阔之际,思维自然驰骋,一切的孤独与寂寞,似乎也就随之而淡化于无形了。
  我们隐没在白茫茫的浓雾里,向百米开外的观日台摸索行进。树林间的雾,时而聚合,形成一片白色的雾海,时而散开,像一朵朵浮在空中的雾花。浓雾夹带着水汽,把一颗颗“水银珠”轻轻地戴在人们的头发上,让人有种冰凉潮湿的感觉。微风吹拂,那雾推搡着,一忽儿移动、一忽儿停滞、一忽儿凝聚、一忽儿散开……这么浓的雾,还能够看到日出吗?大家心里疑惑着,一位友人得意地说:俗谚云“早晨有雾,晴朗如故”“雾里日头,晒破石头”“清晨浓雾重,天气必久晴”,你们就放心等着看日出吧。
  当我们跌跌撞撞地来到观日台,只见雾气随着轻柔的山风飘舞着,人亦有了轻飘飘飞仙般的感觉。不经意间,天际的云层蓦然拨开一条缝隙,泛出丝丝的红意,一缕缕霞光躲在白云后面亮亮地透了出来。很快,一片黄色潮头奔来,顿时观日台披上了金色的盛装,日轮幻变成一条条灿烂的绸带,在东方的天边恣意般地舞动着。那轮旭日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缓慢上升,逐渐变成小弧、半圆,然后微微一个跳跃,腾空而起,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带着一种挣脱的力量在跃动,向上、向上、一直向上……黎明的复苏就在此刻,生命的悸动就在此刻,原本寂静的山峦、树林、云朵,好似开了大合唱,各种清脆的鸟鸣欢悦指尖,偶见一抹剪影飞向天际,又突兀地消失在绿色里,或者一群光影滑过曙光,掀起阵阵涟漪。晨光总是如此,清香的空气眷顾着不褪色的美丽,不经意间总能带给天空无可比拟的魅力。当一米阳光慢慢地靠近我,抬头就是魅力,低头就是美丽。向前看,青山复青山,白云叠白石,倘若你懂得美,你就会不自觉地把心敞开,在青山与白云生处找一个桃花源,那里不会有喧嚣,也不会有匆匆倦客,脱离了繁杂尘世,只寄一叶扁舟,赏尽水光山色,看遍林花草木……
  沉思之际,忽听友人惊叫:“佛光!佛光!”啊!果然,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呈现在不远处的薄雾中,它的彩带显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绚丽极了。最外一层的红光圈如斑斓的日珥一样,光彩夺目。在巨大的光环中还有人影晃动,若隐若现,这是我和友人们的影像。我们激动得手舞足蹈,光环中的影像也随之跳动着。白云飘忽,雾气氤氲,光环时隐时现,时浓时淡,开合幻化,我真有点“目睹佛光惊神魂,飘飘欲飞似仙人”了。
  美丽的佛光是太阳照射云层或雾层而形成的色彩光环。云和雾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而云雾又是一些颗粒极小的水珠,当太阳光照射云雾时,这些小水珠就像三棱镜一样,会产生折射作用,把原来白色的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色光环。佛光的大小和位移以及清楚与否,都和云雾的变化浓淡有关。有合适的云雾“屏幕”,阳光在特定的环境下照射,就会显现出佛光。当云雾中有大小不同的水滴同时存在时,还可以形成两个以上大小不同的同心光环。佛光是很不容易见到的奇景,传说太姥山的佛光是太姥娘娘显灵,要接引那些已修炼功成圆满的人到极乐世界去。倘若登太姥山的凡人能见到佛光,那是非常幸运的事。
  身边云雾流逝,天渐渐变得明亮,极目远眺,白茫茫的云雾,形成延绵不断的大海,填满整个山谷,充斥着周围的群山,烟波浩渺,浩瀚无垠。衔远山,吞河山,气势恢弘,气象万千。在大自然面前,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也体验到贾岛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旷远,令人百感交集,遐思不断……
  太阳渐渐升高,柔美的阳光洒落在云霧上,在云雾深处产生出蛋清般的透亮,云蒸霞蔚,景色颇为壮观。云雾开始变得松软而细腻,填塞在沟壑里,萦绕在山腰间,一望无际,似柔美的轻纱,迎着山脉延伸。“九鲤朝天”犹如一条条锦鲤在白色的浪花中跳跃;“金龟爬壁”的大金龟正艰难地探出水面一沉一浮地努力爬行,它是想得到头顶上那只太姥娘娘的绣花鞋;“天猫扑鼠”的大天猫虎视眈眈地看着若隐若现的老鼠,仿佛就要纵身一扑……山中的景致在云雾中都变得那么活灵活现,让人目不转睛。我忽然记起明万历年间诗人李梦帅《登摩霄峰》诗:“探奇直上最高峰,极目遥天意不穷。石壁烟云全杳霭,河沙世界半虚空。溪声咽石危桥下,海色含涛落照中。心地顿然超物累,上清宫阙夜应通。”顿觉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正午时分,云雾逐渐变得浓厚而密致,如波涛般连绵起伏,幻化出朵朵白色的浪花,与蓝蓝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显得天空的蔚蓝辽阔,更显得云雾的洁白无瑕。那朵朵雪白的云雾,时而飘逸出座座雪山,时而幻化出条条瀑布,时而挥弹出团团棉絮。而在云雾的稀薄处,隐约地显露出一个个深圆的石柱,仿佛初嫁的新娘,羞答答地掀起神秘的盖头,探出美丽的脸庞,窥视着周围的人群和迎面而来的新郎,令人浮想联翩。一幅幅亦真亦幻的画面,清新淡雅,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美丽而雅致。
其他文献
西汉初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控制了连通西域的河西走廊。汉武帝通过张骞两次出使,如愿打通中原通往西域的苍茫长路。打那之后,在这条通道上,东方的丝绸制品源源不断输往中亚、西亚,最终抵达遥远的欧洲。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奇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便成为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往来通道约定俗成的统称。  在中国的版图上,西北的“长河落日圆”和东南的“海上生明
回到故乡泮境,心便自在。  2016年,初夏,一阵风,擦亮我时已不惑、童心几泯的眼。立在高岗,看群山奔涌,团聚泮境。一阵一阵的绿风,富含雨后的氧,像极了一扇一扇阔叶林的深呼吸。它从泮境的后背,故乡东南的牵牛岽岗上,徐徐地、从容地,越过寨头下、城应岗、田叔坪、梅子坝、杨梅山,穿过李屋的水口,呈梯次,向着熙熙攘攘的泮境墟上,吹来。  风吹了几千几百年,从新石器时代。吹来,落地,化身泮境,成为自在安适的
近几年,阿司匹林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近美国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健康效益会因性别的不同而对不同的疾病产生预防作用。对男性来讲,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而对于女性来讲,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中风的发生。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过去6个有关阿司匹林保健作用的研究所产生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数据涉及95456名以前未有心脏问题的受调查者。分析结果
一  两座土楼就要消失了,这是漳州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规模宏大的两座圆形土楼。  两座土楼傍着东西走向的一道山涧,山涧不足10米宽,深度却在10米以上,一条溪流奔腾在山涧之中。溪北的到凤楼乾隆年间建造,300多岁了;咸丰年间竣工的中庆楼坐落在溪流的南岸,也有280多年的历史了。它们均已风烛残年,虽然外观依然壮观,内里确已腐朽。进得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处断壁残垣,瓦砾中的茅草比人还高。没有坍塌的楼
说实话,人类这个物种也挺不容易的。  从“露西”算起,我们大概经历了300万年的物质紧缺时代。也就是说,在300多万年的人类史中,大部分人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即使是最先实现富裕的美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也是在1950年代之后。  如果把整个人类自然发展阶段按比例浓缩成100年,解决温饱问题就只是最后一天中午的事。  然后呢?各种富贵病开始迅速泛滥。比如肥胖、2型糖尿病;当然还有精神上的。选择困难症还未
20世纪70年代,我作为一名知青,来到建瓯县东游公社上范大队钱山村插队落户。钱山村不大,只有4个生产队。我所在的第十生产队,除了村子附近几块山垄田外,稍微平整一点的水田都在河对岸。每次到对岸劳动时,抬头就能在重峦叠嶂的群山中,看到远处一座被云雾缠绕、山峰时隐时现的高山。队里的农民告诉我,那座山就是仁山。每年八月十五的时候特别热闹,因为附近村庄的人都会到山顶上去赶庙会,到庙里去烧香。到过仁山的农民说
会议主题有个词叫“新时代”,我想,这不完全是一个政治词汇。于文学而言,这些年来也有新变,甚至是巨变,在文学写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都有巨变,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这一巨变的准备?至少我自己是没有多大信心的。  回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作家的写作往往和杂志社、批评家、文学史以及大学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作家著名与否,经典与否,往往是由上述这几种力量塑造的。一般是杂志上先发表,接着评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泥河北岸的柏坡岭前,距离石家庄70千米。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主席在这里会见了许多国外友人和民主党派人士及社会贤达,把我党对时局的看法和政治主张公告天下;我党政军领导人在这里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敲响了灭亡的丧钟;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这里是我党我军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最高指挥部,也是中央警备团保卫
雨后映塔池  雨后,池水边缘的植物  愈加的肆意,一种缓慢的力  在伸长。你相信吗——  菖蒲的脸,在此刻  清晰了起来,它的茎叶垂着  雨水后的露珠——  新鲜,柔软,像一只花鹿的心  在跳跃着,你相信吗  它接住了雨水里减速的母亲  那芭蕉叶大小的——  你相信吗?它就是一首诗,  或者,它仅仅只是  池水间回荡着的小小波纹。  你相信吗——在此刻,它大于  陆地上所有的波纹。  我们隔着一条
药引子即药引,中医学名词。处方中选用某种药物以引导诸药到病处,如引药上行或下达等。《医学读书记》中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也就是说,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要病家自己去配制的药,往往是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