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元柏已经退出东方电子的历史舞台,但隋元柏时代并没有因此结束。梁贤久执掌东方电子,但梁贤久时代仅仅开始。隋元柏的一些“老臣”陆续离去,原有的“既定方针”逐渐修改。一个时代造就一个英雄,但随着“个人英雄”的离去,企业的传承必然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改朝换代
东方电子的新董事长梁贤久曾任张裕集团副总经理,此前从政,官任龙口市委副书记。
位于烟台市回尧路的张裕集团与东方电子虽然仅一路之隔,但两家企业的发展策略却风格迥异,完全不同:一个是稳健经营的百年老店,在不事张扬中扩张规模,一个是高成长性的科技新军,企图快速暴发。是产业特性与经济环境决定了两个企业成长模式的必然不同。
求稳,是梁贤久一贯作风,初来乍到时,梁对东方电子即下猛药,首先叫停“不务正业”的股市行为,随后重新搭建新的管理班子。
东方电子出事之后,隋元柏一手建立的东方电子人才队伍纷纷离去,据说光技术人员就流失过半。然而新班子新的用人宣言很快出笼:强调不以“人才泡沫”装门面,依靠真才实学再创业。力求挤掉隋元柏时代“崇尚知识服务”人才理念中的水分。同时调整了隋元柏唯学历论的用人思想和高薪、高待遇的激励机制。
前不久东方电子集团传出消息:一名博土后和一名博士正式被该集团淘汰劝退。这一现象表明是对隋元柏用人政策的明确否定。
东方电子人力资源负责人讲道,从1999年开始,用高薪、高档住房、高级轿车等优厚条件,大批招聘博士、硕土等高级人才,形成了轰动全国的“博土现象”。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学历,所招人才的实际能力良莠不齐:有的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乃至全国同行业的科技带头人;有的则相形见绌,掉队落伍:也有的用非所学;个别人甚至本来就没打长远谱,“借助富门暂栖身”,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泡沫”现象,给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人才误导”。
然而要重新树立的显然不只是人才政策,在东方电子经营战略、管理模式方面还有很多隋元柏痕迹,当年的管理惯性还很大,这就给非此行业出身的梁贤久提出了现实问题,隋元柏的策略要不要延续?在隋元柏的理念中有很多在老东方人中根深蒂固,新班子对战略理念的取舍需要有清楚的行业判断能力。隋元柏提出过:“企业战略不变的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战略方向,一个是战略方针。万变不离其宗。宗是方向,是方针”。在此基础上,隋元柏才制定了东方电子的“技工贸”发展策略,对新班子来说能否接受。
丁振华总经理是东方电子的“老人”,一直是研发中心所的带头人。新班子组建被推为管理者,业界全都审视着这位技术出身的“看守政府”的主管,他能否代表或者愿意接管这份新的权利,还有与新班子的磨合尤为引入注目。据说在业务操作模式上,新老班子成员尚存在分歧意见,但出于稳定的考虑,并没有公开。
隋元柏时代的策略有些看来是极端的,例如在产品优势上大做文章,通常会采取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造就拳头产品,突出强项来建立产品领导者地位,对于一向求稳的梁贤久来说冒险图虚名的事坚决不做。但市场机会稍纵即逝。
在挂账的1 0亿元重返东方电子后,有人开玩笑说真得感谢老隋,加上东方电子账面上的资金,东方电子起码十年衣食无忧。然而对一个电力自动化企业来讲,机遇已经来临,正是大有作为好的时光。
当年疯狂股市造就一批富翁,当年的纸面财富已经缩水所剩无几,隋元柏的金手铐策略拴住的一批经理人纷纷离去,当年为东方电子东奔西杀的事业部几个领军人物也各奔东西,对于东方电子用什么再聚人气,是留给新班子的课题。
前不久,沪深300指数正式推出,选择了一些市值大、流动性强、交易活跃的行业龙头企业股票,山东省有18只股票进入300指数,东方电子以山东惟一的信息产业企业的概念名列其中,尽管股价只有1.70元。
隋元柏老了
隋元柏还是当年的那个很短的平头,一身便装。
东方电子出事时,有媒体把东方电子和隋元柏描绘的近乎妖魔,还真担心这个65岁的老人精神能否承受。既然已经犯罪伏法,刑满释放。没有什么能妨碍对那段企业发展的客观解读了,冷静下来的隋元柏开始慢慢梳理他的东方经历。有对企业快速发展阶段的肯定,也有对失误的痛心疾首。
他说现在可以闲下来钓钓鱼,有时也会应邀到东方电子坐坐。
记忆中这个老人曾憧憬自己有一天功成名就,就退位在家开个酒店自得其乐。当隋元柏在余辉中走远时,我耳边响起东方电子员工对隋元柏的评价:成功则英雄,失败亦枭雄!
东方电子的新董事长梁贤久曾任张裕集团副总经理,此前从政,官任龙口市委副书记。
位于烟台市回尧路的张裕集团与东方电子虽然仅一路之隔,但两家企业的发展策略却风格迥异,完全不同:一个是稳健经营的百年老店,在不事张扬中扩张规模,一个是高成长性的科技新军,企图快速暴发。是产业特性与经济环境决定了两个企业成长模式的必然不同。
求稳,是梁贤久一贯作风,初来乍到时,梁对东方电子即下猛药,首先叫停“不务正业”的股市行为,随后重新搭建新的管理班子。
东方电子出事之后,隋元柏一手建立的东方电子人才队伍纷纷离去,据说光技术人员就流失过半。然而新班子新的用人宣言很快出笼:强调不以“人才泡沫”装门面,依靠真才实学再创业。力求挤掉隋元柏时代“崇尚知识服务”人才理念中的水分。同时调整了隋元柏唯学历论的用人思想和高薪、高待遇的激励机制。
前不久东方电子集团传出消息:一名博土后和一名博士正式被该集团淘汰劝退。这一现象表明是对隋元柏用人政策的明确否定。
东方电子人力资源负责人讲道,从1999年开始,用高薪、高档住房、高级轿车等优厚条件,大批招聘博士、硕土等高级人才,形成了轰动全国的“博土现象”。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学历,所招人才的实际能力良莠不齐:有的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乃至全国同行业的科技带头人;有的则相形见绌,掉队落伍:也有的用非所学;个别人甚至本来就没打长远谱,“借助富门暂栖身”,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泡沫”现象,给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人才误导”。
然而要重新树立的显然不只是人才政策,在东方电子经营战略、管理模式方面还有很多隋元柏痕迹,当年的管理惯性还很大,这就给非此行业出身的梁贤久提出了现实问题,隋元柏的策略要不要延续?在隋元柏的理念中有很多在老东方人中根深蒂固,新班子对战略理念的取舍需要有清楚的行业判断能力。隋元柏提出过:“企业战略不变的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战略方向,一个是战略方针。万变不离其宗。宗是方向,是方针”。在此基础上,隋元柏才制定了东方电子的“技工贸”发展策略,对新班子来说能否接受。
丁振华总经理是东方电子的“老人”,一直是研发中心所的带头人。新班子组建被推为管理者,业界全都审视着这位技术出身的“看守政府”的主管,他能否代表或者愿意接管这份新的权利,还有与新班子的磨合尤为引入注目。据说在业务操作模式上,新老班子成员尚存在分歧意见,但出于稳定的考虑,并没有公开。
隋元柏时代的策略有些看来是极端的,例如在产品优势上大做文章,通常会采取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造就拳头产品,突出强项来建立产品领导者地位,对于一向求稳的梁贤久来说冒险图虚名的事坚决不做。但市场机会稍纵即逝。
在挂账的1 0亿元重返东方电子后,有人开玩笑说真得感谢老隋,加上东方电子账面上的资金,东方电子起码十年衣食无忧。然而对一个电力自动化企业来讲,机遇已经来临,正是大有作为好的时光。
当年疯狂股市造就一批富翁,当年的纸面财富已经缩水所剩无几,隋元柏的金手铐策略拴住的一批经理人纷纷离去,当年为东方电子东奔西杀的事业部几个领军人物也各奔东西,对于东方电子用什么再聚人气,是留给新班子的课题。
前不久,沪深300指数正式推出,选择了一些市值大、流动性强、交易活跃的行业龙头企业股票,山东省有18只股票进入300指数,东方电子以山东惟一的信息产业企业的概念名列其中,尽管股价只有1.70元。
隋元柏老了
隋元柏还是当年的那个很短的平头,一身便装。
东方电子出事时,有媒体把东方电子和隋元柏描绘的近乎妖魔,还真担心这个65岁的老人精神能否承受。既然已经犯罪伏法,刑满释放。没有什么能妨碍对那段企业发展的客观解读了,冷静下来的隋元柏开始慢慢梳理他的东方经历。有对企业快速发展阶段的肯定,也有对失误的痛心疾首。
他说现在可以闲下来钓钓鱼,有时也会应邀到东方电子坐坐。
记忆中这个老人曾憧憬自己有一天功成名就,就退位在家开个酒店自得其乐。当隋元柏在余辉中走远时,我耳边响起东方电子员工对隋元柏的评价:成功则英雄,失败亦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