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古诗词阅读障碍之整体阅读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阅读对高中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下古诗词阅读中的重重障碍,让学生失去了翻越这座宝山的勇气。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多角度运用整体阅读的方式,来降低阅读难度,突破阅读障碍。
  一、古诗词阅读的障碍
  1.古诗词语言特点导致理解困难
  古诗词语言不像散文、小说那样清晰直白,有很强的文言色彩。有的词语语意范围发生变化,有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有的词语词性发生变化,理解这些语言现象,要有一定的文言功底,而学生的文言基础一般比较薄弱,文言知识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学生读懂古诗词。此外,诗歌语言凝练跳跃,意蕴深婉的特点也使得古诗词不易读懂、读透。
  2.诗句结构上的倒置现象致使阅读困难
  古诗词由于受到字数、押韵、声律的限制,或出于强调的需要,或为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有些句子打破了正常的语法规律,采用倒装的句式、倒叙的方式。如李煜《浪淘沙令》上片文字并不难懂,但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由梦后写到梦中,梦中越欢愉,梦后越凄凉,没有一字着悲,但悲情毕现。古诗词诗句在结构上的倒置,适应了平仄与押韵的要求,语言变得新鲜,画面变得鲜明,诗意也变得浓郁,令人回味无穷,但也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3.诗词中的意象和典故造成认知障碍
  诗人往往借助意象和典故来表情达意,而这两者涵盖的知识容量相当大。学生阅读不够,积累不足,知识储备较少,不明白意象、典故含义,就难以理解诗人借助意象传达的情感,难以明白诗人用典的目的,更谈不上品味意象、典故在诗歌中的妙用,往往产生“隔”的感受。
  二、突破古诗词阅读障碍的策略
  笔者认为应多角度运用整体阅读的方式,来降低阅读难度,突破阅读障碍。整体阅读是立足整体语境,整体了解和把握诗词内容,鉴赏诗词意境的一种阅读方式。不能因为个别文字,误解词句,也不能因为个别词句误解作者本意,强调不能断章取义,要在整体阅读中培养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1.整体阅读离不开“知人论世”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诗歌创作很大程度上受诗人的生活社会时代、人生遭际、思想品格的影响。诗人不同时期的特殊经历、独特感受、思想变化,往往都融入在诗歌之中,成为情感的基础。要想读懂诗歌,就要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写作背景等,找到诗人情感的源头,摸准诗人情感的脉搏。
  借助于“知人论世”的整体阅读,方能读深、读透诗词。但是也要避免标签化,解读作品时不能先入为主,用时代和作者的特点限制对作品的整体解读,因为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而且“形象大于思想”,诗歌的意蕴内涵往往比作者的寄予更丰富。
  2.个别与整体关照阅读
  阅读古诗词要从整体上把握,在整体中突破个别障碍,在个别障碍的清除中印证对整体的解读,从而使诗歌理解更全面、更准确。阅读要有整体意识,把字词放到诗句中读,把诗句放到整首诗中读,结合生活或阅读经验,在整体中反复咀嚼,把难度降到最低,力求在整体中突破个别障碍,从而准确把握诗歌内容,深刻理解诗人情感。
  如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学生阅读这首诗的障碍主要有:“厌”“ 狐裘蒙茸”的词语意思。整体阅读这首诗,诗中刻画的营州少年是一个“胡儿”。他城下牧猎、千杯不醉、“十岁能骑马”,由此可见自幼受到牧猎骑射风气的熏陶。结合整首诗来理解,“厌”通同“餍”,饱,这里是饱经、习惯于的意思,也可联系课本中的“夫晋,何厌之有” 来理解,“狐裘蒙茸”是“胡儿”的着装便于骑射。正是因为从小饱经牧猎骑射风气的熏陶,铸就他好酒习饮的习性、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也佐证了前面的整体解读。
  3.整体阅读,善于抓住“诗眼”
  “诗眼”是诗人对语言的反复锤炼,是最传神体现诗人情感、诗歌意蕴的的字词。 抓住“诗眼”,我们能快速准确地捕捉到诗人情感的涌动和思想的火花。如解读朱淑真的《眼儿媚》,上片前两句写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美好春光的欣悦陶醉,可扣住“弄”“流”;后三句写清明过后,落红飘零、柳絮纷飞、阴云笼罩、雾压朱楼的景象,传达出了闺中女子烦闷怅惘的心情,可结合“锁”来理解。下片着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诗眼”是诗歌思想、情感的凝聚点,是全篇的关键,立足整体,抓住“诗眼”,可快速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
  于漪谈如何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说:“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整体阅读,是突破古诗词阅读障碍至关重要的方法,是读懂诗词内容至关重要的一步,由此才能穿过诗歌的层层雾障,走进诗人的心灵,更好地挖掘深层,收获更多。
  (本文系课题“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XC-B/2016/25)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級中学(225411)
其他文献
当今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三问三学”教学模式切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合作方式,不让教师退而做课堂的旁观者,而做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  我们学校提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基于问题的三问三学教学法”,三问三学:即“以问导学”“自问促学”“设问测学”。  “以问导学”就是让学生依据教材开展个性化预习,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挑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比很大的部分。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走进文本,在鉴赏散文中收获知识,提高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让学生领悟散文之美。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散文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从宇宙自然到人类社会,大至时代风云、国家大事、社会变革、壮丽山河,小至市井琐闻、花草树木、家庭细故等皆可取材。越是广泛自由,在取材上越要求精严。篇幅短小且文字有限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二陈汤加减治疗脂肪肝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阅读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被高中教师所放弃,很多教师纷纷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比较教学便是众多高中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与阅读分析能力均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还能够让学生简单快速地理解文章内涵,准确剖析作者观点,更为准确地解答问题。再者,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教学,能够逐渐产生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