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式”焦虑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焦虑现状进行陈述,对家庭教育普遍出现焦虑心理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疏解之道。
  关键词:“中国式”焦虑;恐慌;疏解
  “听说了吗?心语妈妈为了给心语上初中,已经在实验中学周围买了新房子。”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放学的嫣然妈妈正在和相熟的孩子家长们热聊起来。
  “哎呀,那里的房价可高啊!”思雨妈妈马上接口。
  “谁说不是啊,可是为了孩子念个好中学,再高也得想办法买啊!我们也考虑在孩子升中学前去买一套,唉……”另外一位家长也发出了一声长叹。
  “人家说养孩子就是养一头吞金兽真是一点不夸张,光是每年的興趣班和辅导班费用就花费我们俩年收入的将近一半,换房子可真不是一件小事啊!”“对对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话题中来。
  家长们的热闹讨论恰恰暴露出了我国教育的一个痛点:焦虑。这种焦虑的普遍存在,与中国的国情、教育体制、教育观点紧密相关。
  一、焦虑成因
  分析一下,家长们的焦虑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
  (一)淘汰恐慌
  十余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为学校松绑、为学生减负。但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竞争气氛和竞升压力依然较为普通。似乎生活就是竞争,一定要分出胜负,一定要有赢家和输家;学习的目的就是战胜别人,自己学到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比别人更好……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层层筛选,在这样的筛选中优秀的学生被争抢,表现差劲的惨遭淘汰。这种筛选直接关系着一个学生的未来、一个家庭的阶层定位以及一所学校的生存能力。不让自家孩子被淘汰的巨大压力与家庭责任使家长们如履薄冰,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辛苦。
  (二)资源恐慌
  对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难以想象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根深蒂固于很多人的内心。名校的名额就那么多,远远不够分,所以有了号称“2019年最勇敢的现实主义电影”——《学区房72小时》的横空出世。影片中30m2弄堂里的老房子喊出了天价360万,真实而又赤裸地将中国父母的“野心”和“焦虑”剖开在观众眼前。而在北京卫视2018年拍摄的纪录片《起跑线》中,家长们争抢着给孩子们报了一个一个兴趣班,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匆匆奔波在各个兴趣班的焦急、疲乏与无奈。当孩子试图拒绝名目越来越多的兴趣班时,得到的答复永远是:你要学这个,咱不能输在起跑线”;当孩子的爸爸也提出希望能给孩子少报几个辅导班的时候,不但不会引起反思,反而会遭遇一顿抢白。
  (三)家庭现状决定
  孩子早晨叫不醒、中午饭不吃、晚上作业不及时完成,妈妈或如作战指挥官,厉声催促孩子,或柔声哄劝孩子去完成各种任务;爸爸则在一边如甩手掌柜,熟视无睹。在许多中国家庭这样的场景经常上演,用三句话概括就是:一个缺席的爸爸、一个焦虑的妈妈、一个失控的孩子。缺失父亲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当孩子拥有一个缺席的父亲的同时,老天还会给她一个焦虑的妈妈。一方面她会担心孩子的安全,近乎失控地用一切方法为孩子提供保护;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以及家庭责任,使她想尽一切办法逼孩子优秀。而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会迎来妈妈的情绪失控,数落、批评、埋怨甚至神经质般的哭泣。
  二、焦虑蔓延的危害
  有人说,中国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因为我们这代混得不如意,我的后代就必须要争口气,超过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们这代没考上好大学,我的孩子就必须进双一流院校;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无数家长和孩子都处于焦虑的水深火热之中。
  前些日子听专家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上海一位两岁孩子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具有竞争力进入优选幼儿园,给她报了五个兴趣班,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内心焦虑,出现严重脱发现象。焦虑的家长,自然也养育焦虑的孩子。北京大学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哪怕考上大学后,跳楼、卧轨、跳河的惨剧也是接二连三发生。相信看到这组数字,很多家长会惊掉下巴,但是事实确实如此残酷。为人父母,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对孩子越来越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无限量的苛求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疏解焦虑,给孩子更加清朗的成长空间?
  三、焦虑的疏解
  (一)疏解教育恐慌
  家长们总是在仰望金字塔顶端。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要求大家降低期望,当然现实决定我们不可能要求学校单方面减负,简单粗暴的减负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会加重家校教育关系的失衡程度。要疏解教育恐慌,就要理解教育的真正内涵,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孩子。”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生的幸福感和意义感不在于外在的评估标准,而是内心的幸福感和个人特殊智能的发挥。
  (二)理性看待成功与失败
  成功不只是一种结果,可以是一种状态。不管走到哪里都自信阳光;不管做什么事都心存喜乐;不管什么的结果都从容淡定。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因为每一刻,他们都在享受人生。人生的路,有奋斗,有成功,有失败。失败就像空气一般,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功课,也是人生的营养。没有人能够永远一帆风顺,特别是那些做出杰出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就是在一次次失败的地基上建起的堡垒。研制多年的火箭发射会有熄火的尴尬,决胜千里的军事天才诸葛孔明也有失街亭的遗憾。让孩子领悟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的常态。倒下了就放弃,那就永远没有机会再站起来;倒下了,爬起来再战,那才是英雄本色。不管结局如何,勇于面对失败的英姿,已经是一种绝美的风景。所以,无须焦虑与恐惧,前方的路,孩子终会一步一步走过。我们活在当下,我们的目光却应该看到远方。
  (三)优雅转身,做好自己
  当我们焦虑,我们会愤怒,会无力,会自怨自艾,会觉得无比委屈。为什么我那么爱家人,愿意为家人牺牲一切,可是得到的却是痛苦。要想滋润别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丰盈的,我们的杯子里要有水,才能滋养别人。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是温暖的,才能够去温暖孩子。不管多大年纪,永远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永远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也有属于自己的朋友。
  有焦虑,不可怕。但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焦虑,疏解自己的焦虑,不要让焦虑蔓延到孩子身上。
  参考文献:
  [1]梁明月.家校教育关系失序与矫治[J].中小学德育,2017(12).
  (责编吴娟)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随着现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特殊教学手段,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方法。多媒体在现在的教学过程当中具有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特点,可以在课堂上展现出全方位系统的课件,以辅助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将线上和线下的教育更好地进行结合和展示,还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其他教学设备所无法完成的教学管理、师生交流任务。在英语的教
今年的作文给出了命题作文“这就是我的承诺”,强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题材定位在贴近考生生活实际的层面(题目中多含有“我”或“我们”),确保每个考生有事可叙,有理可析,有情可抒。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
每每到了放假,校园里总会充满如小鸟冲出笼子般兴奋的孩子。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离开学校,回到温暖的家中。只是,他们不曾知道,在我看来,漫步于校园之中,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才刚踏进校门口,一座并不算高大的范文公石像便映入眼帘。他眼中透出“心忧天下”的情怀,巍巍然立于科学楼前。我怀着满腔的敬意走上前去,轻抚那被雨点滋润的石身,对前人的崇敬和满腔的责任感不禁同时升腾。虽然年少,但对国家兴亡、天下忧乐的使
我埋着头,鼻尖轻触到了一粒白米,尽管很痒,但我忍了,因為我深切感受到了周围的压迫感,我不敢抬头,不敢出声,只因为我的数学成绩太过“耀眼”。  突然,爸爸把筷子狠狠的摔在地上,愤怒的起身,伴随着椅子摩擦地面刺耳的声音,接着一声大吼:“怎么考成这样!”那粒白米被已经快要吓晕的我猛地吸进了鼻腔,我不得不把脸离开碗,朝一边剧烈的咳嗽着。爸爸递过一张纸,我颤抖着接过来,不敢抬眼正视爸爸。  妈妈端起碗,给我
时间过得实在太着急,把我从一个懵懂的幼儿变成了一个大小伙子。可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声音就变粗了,个子就变高了,学习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了……不管是自身的变化,还是外界的压力,都发生得让我猝不及防。  不久前,我弟弟呱呱落地。爸爸说他和我小时候长得很像,这不禁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自己。我小时候有这么捣蛋吗?对了,听奶奶说过,我两三岁时经常在屋子里四处乱窜,凡是自己能搬动的家具都要翻个底朝天。但我现在却如此地
【摘 要】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BTT(brain-targeted teaching model)是起源于美国基层学校的“草根”项目。其核心理论共分为六个目标,其中,分别涉及备课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和教学环节中需要把握的要点以及教学评价。  【关键词】BTT教学模式;高中英语;思维导图;课堂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2-
摘要:好的教师管理工作对园所、幼儿及教师本人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但在幼儿园教师管理方面投入的目光仍然不够多。学前阶段是幼儿个人生涯、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的管理工作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果这一时期的教育不达标,将会直接阻碍幼儿下一阶段的学习与进步,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师管理的质量和
公元2001年,潘称“帝”,改“国号”为(2)班,年号辛巳,史称“潘太宗”。  潘太宗有多年的执“政”经验,为使(2)班太平安康,也为了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她完善了各种制度,主要有:沿用前人的“三班六委”制。由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员“三班”分管班中各项事务,并由“学” “劳” “宣” “生” (生活) “文” (文娱) “电”(电教)六大委员来辅政。此外,还同时设立了各项科举制度。  潘在位时
【文题呈现】  改写《曹刿论战》  要求:1.改写要忠实于原文,但也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的情节,充实对人物形象的刻画。2.可借助想象和联想,对原文进行再加工,运用相应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3,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南】  一、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确定写作重点。  改写文言文,我们首先要认真地阅读文本,仔细思考,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明确文章所表现的
盼望已久的国庆假终于到来,10月5日,我班四个同学在乡间旅游了一番,让紧张、苦闷的心情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那天适逢赶集,我来到街上闲逛了一阵,先后遇见了胡馨、肖佳乐、胡洋三位同学,考虑再三,我们决定:一起到附近岳池县裕民镇八村桥洞岩去玩,因为这里离我们各自的家都不算太远。上午10点半,胡洋为我们引路,我与胡馨第一次来这儿,不免有些迫不及待。  虽然前几天下了雨,但今天太阳终于露出了一点笑脸,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