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商墅—昆山国际企业总部规划设计及体会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如何为商业办公人员创造具有舒适、优美、卫生、安全和方便的办公环境”这一角度出发,以昆山大光商墅—昆山国际企业总部为例,阐述了现代化商业办公场所的设计特点,提出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如何创建绿色建筑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现代商业办公场所规划设计保温节能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昆山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化的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国际性企业的不断涌入,对商业办公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在大规模的商业办公建筑的建设中,及时、有效的应用先进的设计规模指导高档办公场所的开发建设,积极探索集群性中小型办公建筑和高层办公建筑的规划设计的特点,设计出具有一定的特色的,能为社会创造舒适、优美、卫生、安全和方便的人居环境,是每个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昆山大光商墅-昆山国际企业总部的规划设计中,做了如下的创作探索和体会。
  一项目概况
  1、地理环境
  昆山市大光商墅—昆山国际企业总部位于昆山市花桥开发区312国道以北,徐公桥路以西,蓬青路以南地段,该地块环境清幽高尚,交通便利,距花桥中心地带仅2公里路程,兼享绿荫恬静,诚然是昆山不可多得之理想居所。
  2、建设规模
  批准该地块一期建设用地面积为66670平方米,容积率1.47,建筑密度24.4%,总建筑面积为27.84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24.84万平方米,其中总部办公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建筑面积14.01万平方米,SOHO办公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
  二设计概念
  作为21世纪的建筑工程,本地块的设计应具有超前性,先导性。达到高起点,高标准,在这里没有纯古典的复杂压抑,也没有后现代建筑的呆板雕塑。我们的设计由点、线、面组合而成的建筑元素,在幽雅庄重的玻璃栏杆与天然石材配合设计。入口处的迎宾大道的四季植栽清纷缭绕,夏花绚烂,秋叶静美,银瀑流泉,潺潺水声衬托一个沉思谈心的浪漫空间。掩映于红花翠林之间的草坪,喷泉,广场,展现活力与朝气。当使用者在身处幽静美妙的办公场所,让大自然赋予他们悠然自在的遐想,诗意地生活在自然中,是东方人对优雅办公环境的理想,同时能更好的提高办公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办公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办公建筑的幽静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办公场所。
  规划设计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具有幽雅环境,文化内涵,经济效益和鲜明个性的都市办公场所。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注重整个办公区域整体空间形态的塑造,将环境与空间形态、韵律有机结合,凑响一曲精彩的乐章。
  三总体布局
  综合分析整个用地的人流车流状况,结合规划局对本地块的规划设计要求,同时与开发商经过反复沟通协商,确定整个地块的办公商业业态,整个用地以商务办公别墅群为主,同时在用地的北侧设置高层办公商务区,确保整个区域内分区明确,环境优雅。本设计把办公的主入口设置在用地东边的徐公桥道路上,做为整个商务别墅的主出入口,因312国道为主干道,所以基地南侧预留出一条35米宽绿化带,这样能有利的屏蔽掉国道方向传来的噪音,同时南侧开一个步行入口,方便办公人员出入。采用环通式道路设计,把高层商务办公、多层别墅式办公区有机地分成几个区域,同时有利于整个办公环境的布置。基地根据地形,区域北侧为高层办公区,南侧为别墅式办公,这样整个小区形成北高南底的格局,实现动与静的分离。
  引入新的设计概念,把绿化、广场、小区、喷泉、雕塑、步行道通过枝状绿化带的形式结合起来设计。以商务别墅为中心,周边布置绿化,美化办公环境,绿化带与墅前绿地相吻合。形成生机勃勃的小区绿化环境,组团式布局,打破了传统兵营式办公楼的设计。部分路面停车设置于环路外侧,铺以植草砖。(见总图)
  
  
  四构思立意
  充分考虑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准确把握商务办公的业态关系。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商务办公广场与建筑的尺度感,广场空间和休闲空间与办公商务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通过花坛台阶绿地的分隔,创造出多个亲切宜人的小空间。在三个大方面上体现新意:
  总平面设计中打破常规,引入小区规划概念,采用曲线形道路,以组团的形态来布置商务办公区,做到整个办公区步移景异,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引入生态设计的概念,设计中采用多种节能节水措施,力求整个商务办公区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立面造型力求突出商务办公去的整体形象,采用现代简约主义风格,磅礴大气的立面造型,简约的空间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交通组织
   主要人车流自基地的东面和北边进入,通过中心景观绿化带进入小区,在小区园林绿化带、雕塑标志前分流,进入不同的办公组团,车流在基地的内侧形成环路,方便整个区域内的办公和生产。考虑到312国道车流量比较大,在基地南面专设一人员出入口,人流自入口小广场进入综合生态绿化带,形成自成体系的步行系统。
  
  
  入口效果图
  商务办公区主干道路宽8米,双向行驶,路边南侧留有1.5米宽植草砖人行道,驶出小区的南部车道中间有绿化隔离带,两侧为行道树,形成林荫道景观。
  整个交通体系分成车系统和步行系统,两个系统通过几个不同的办公组团相互连接,每个办公组团设置不同的小型主题广场,双车道与组团区单车道交汇出形成有中央大型花坛的环路。整个小区交通分流明晰,而且人车局部分流。
  六绿化景观
  本项目为现代简约风格的商务别墅,景观设计上采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的代表性的设计元素,力求在公共景观部分工整大气,简洁流暢,通过现代简约风格的景观设计,着力衬托出建筑的品质感,时尚感,现代感。本方案中在景观设计中主要突出下面几点:
  1.核心区的水景打造,以水的灵动性贯穿整个商务别墅区,同时符合江南水乡特色。
  2.强化不同组团的识别性,通过不同的园林小品打造不同的组团,以独特的标识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通过对环境和绿化的设计来提高整个区域的设计品质,具有生态景观的活动场所、中心水景、聚会广场、等等功能景观将不同的办公楼组合起来,打破传统的兵营式的设计,便各个楼都能与公共绿带相联系,相互配合,绿化渗透至每一户窗前,形成一个一个真正相互联系的小环境。
  
  
  利用大面积的水域打造项目的灵动性,同时利用不同季节对水景的感受不同,采用不同的水域面积,同时设计中,部分采用浅水,部分采用深水设计,是水景即便在不用谁的情况下也是一处宜人的景观小品或者造型。
  根据不同的办公组团,设计不同的景观节点。采用季节景观设计,不同的组团采用不同季节的植栽,给予不同的内涵,同时丰富建筑的造型。
  七房型设计
  确保每栋商务别墅均有舒适的日照,顺畅的通风,合理的功能,以及全明设计,布局为联排和独栋相结合,这种布局不仅环境优雅而且均有良好的视野,给予办公人员美轮美奂的感觉。
  
  
   八立面造型
  建筑风格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不是追求繁琐的细部处理,而是通过大面积的虚实对比,突出建筑的韵律感。凸显整个办公区域的时尚感,现代感。用地北侧布置8栋12层至27层高层商务办公建筑,下部为商业,上部为办公,凸显整个立面的天际线,建筑彼此起伏,打破了单一高度带来的呆板感,主入口顶部的平行架空构架,强化了小区的可识别性,并在视觉上沟通南北,强化了入口的标志感。
  商务别墅区同样采用平屋顶,为了打破平屋面的单调感,设计上采用了局部退台的设计手法,这样既丰富了立面,同样为办公区提供一个良好的观景平台,丰富了整个办公区的空间构成,并通过顶层变化房型的选用,使其起落有致,充满趣味,丰富了小区的天际线。
  
  
  鸟瞰图
  立面没有追求明确的三段法来设计立面,通过阳台在不同高度上变化,以及不同立面材质的选用,通过颜色的强烈对比来突出建筑的美感;同时平面设计上采用凹凸手法,局部悬挑,既切合了传统的,又符合现代简洁的时尚。立面上的窗户采用流行的条窗设计,丰富了立面的阴影效果。
  
  
  九绿色生态节能
   根据苏州地区的气象条件,结合苏州地区的最佳朝向,住宅布置以南北向为主,同时打破“条式”布置,有利的发挥通风空间。这样就可以确保“均好性”的同时,兼顾了“多样性”,使整个办公区域的空间组合既有规律又有变化,既求同又存异,既避免了行列式布局的不足----空间形態单一,雷同,又拥有了组团式的布局的优势-----空间有序,生态好。
  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以地域性为依据,规划选择了最有利于夏季通风,冬季保暖,可形成良好通风环境的总平面,同时中心的景观水系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通风廊道,将夏季季风引入,增强自然通风的效应。
  建筑设计中,整个办公楼中外墙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采用30厚岩棉保温板,屋顶采用120厚泡沫混凝土板做保温层,外窗采用6+12A+6厚中空玻璃窗,窗户型材为断热型铝合金型材。为了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我们在设计中同时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为整个商务别墅区的空调提供动力。
  另外整个区域我们还采用了中水回收系统,利用收集过的中水,经过简单的水处理程序,作为整个环境的绿化用水和景观用水,已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
  
  
  十结束语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运用高性能的建筑材料,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设计理念,我们在大光商墅--昆山国际企业总部项目中,在节能节水,实现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做了有益的探索,虽然我们的探索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意的情况,希望我们的探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实现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中国计划出版社
  (3)刘福智《景园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尽管我国在节能建筑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和实施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合理、不规范之处。所以,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节能建筑的设计现状和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摘要】节能建筑;设计;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行各业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了更深的理解,都为本行业
【摘要】在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中,一直是采用工程管理与监理分开协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随着现代工程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与监理分开协作的模式出现了各种弊端,为了更好地完成好工程项目,保障工程按质、按时完成,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已成为现代工程建设实践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探讨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的服务模式。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运作  中图
关键词:档案搜集、档案归档、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 G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日益扩大化,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日益增多,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实体质量、安全、进度等重视的同时,对工程档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疏忽,有的工程已经竣工投产,但内业资料还没有归档,导致后续相关手续不能及时办理,在影响后续工作开展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针对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我
前言:随着国家电力系统两网改造工作的逐渐推进,‘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政策的贯彻实施,电力用户数量急剧膨胀,用电网络日益庞大,供电企业的用电网络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以优化负荷曲线、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实时掌握各种生产质量与经济指标,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用电管理、线损管理、应用分析、数据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