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如风,和谐共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xiaonv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老师通过创设生态、自然的环境,和幼儿共同参与收集和布置,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并注重环境的开放性,体现了合作、互动的交互式环境。除此之外,园所的精神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一个轻松、和谐、互助的工作环境,能激发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环境创设 艺术 生态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健康丰富的园所环境,对满足孩子运动、交往、探索、启迪和情感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也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园制定了“用艺术润泽心灵,用生命感动生命”的办园宗旨,就如何创设与利用生态、艺术、文化的教育环境。环境是无声的老师,良好环境的创设更能使我们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彰显艺术与生态活力的园所环境
  (一)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处处体现环境的教育性。
  充满田园气息的稻草屋、稚拙的稻草艺术品、充溢水乡风韵的蓝印花布上的水墨画、异彩纷呈的民俗廊、孩子们和艺术大师的直面对话临摹、生活中废弃不用的酒瓶、酒坛,也是孩子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绝佳资源、墙面上,小树枝桠间,不时出现的一张充满童趣的环保提示画加文、各区域内,一张张活动要求暗示的连环照……在这里,我们致力于营造一种与生命对话的风景,思维的火花和创意的灵感在期间显现,隐性的教育环境悄然释放着独特的魅力。
  秋收时节一到,我园更是一番丰收的景象,芝麻杆、稻草制品、玉米装饰、以及串串辣椒串等,处处洋溢着丰收的热闹景致,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农村的浓郁气息。
  当小朋友能礼貌的排队喝水,在厕所内能整齐有序的洗手,你会发现喝水文化、厕所文化给孩子们带去的熏陶。那些无声的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环境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孩子的环境,孩子做主,真正体现环境的参与性。
  园所的环境布置不是老师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而是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三)重视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体现环境的开放性。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能力。
  我们巧用民族文化艺术悬挂物装饰室内环境,悬挂物的创设是调节幼儿园室内氛围 ,配合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泼、印、甩等多种表现技法来制作的灯笼,利用麻绳等民间材质的材料来制作十二生肖,搜集竹简、毛笔、蓝印花布等具有文化底蕴的素材来布置楼梯间。我们认真遵循空间环境的原则,有层次布置,定期更换内容。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让每一个地方都让幼儿受到教育。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民族文化艺术气息。
  二、充满激情与生命意识的精神氛围
  (一)团结、和谐的教育团队
  一个完美的教育团队应该是充满激情与理想的,他具有浓厚的生命意识。如何让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充满激情与理想,园领导的管理策略是:凭智慧催生智慧,用爱心换取爱心,以能力激活能力,靠热情点燃热情。首先从园长做起,用自己的热情和关爱去点燃教师、孩子和家长心中爱的火苗,让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悦纳的氛围弥散在园区的每个角落。一个对事业、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园长,能将自己的这份激情和活力传递给团队中每位教师,再经由教师将充满生命关怀的呵护传递给每位孩子和家长。
  为了更好地传递这种生命激情,我们邀请专家来园进行有关团队协作的专题讲座;不定期地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团队拓展活动,让教师感受团队的温暖、智慧和和谐;以教师自行设计组标、组歌、组名、班组宣言等的形式,重塑班组文化,凝聚团队精神;为了宏扬优秀教师精神,捕捉教师的闪光点,我们创设了每月“亮点教师”评选平台,通过立体、直观、相互欣赏的方式,一方面鼓励每位教师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别人的亮点,同时,也鼓励大家以敬业、热诚、奉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
  (二)平等、关爱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是用心灵去体会孩子最细微的精神需要”。教师的爱为幼儿发展创造一种无压抑感,充满激励的良好气氛。如年龄小的孩子进园总免不了哭鼻子、想妈妈,但当他们看到老师亲切的笑脸,搂着他说悄悄话,象妈妈一样亲他,都会很快止住哭闹。
  清晨,孩子们在格里格舒缓的《晨曲》中踏进校园;傍晚,带着一天满满的收获,孩子们在《暮归》悠扬、婉转的旋律中离开;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由美妙的音乐伴随,这里没有教师指令式的语言,一切都在变化的旋律中转换、衔接。
  (三)生态式的艺术教育提升园所的整合发展
  生态式的艺术教育注重儿童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更加关注活动过程中,孩子友善、尊重、关爱、分享等生活品质的形成,不再把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艺术修养和教育技能,为此,我们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利用专家团队的力量丰富教师的艺术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利用本园教师的资源进行园本化的培训,这样,既充分挖掘了教师资源中的可利用因素,同时,也让教师的自身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展现了教师不同的优势风采。我们着力进行了两大版块的园本培训:音乐游戏及集体舞培训、美术作品欣赏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每位教师既是培训者,也是受训者,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的有效学习和能力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在丰厚内在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精神气质,从而也为成就自身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坚实的理念基础。
其他文献
追求有效的英语课堂是新课程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应该没有唯一的答案。教无定法,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方法,而在不同环境下,我们又面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这里我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语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用艺术的魅力熏陶学生、用活动的形式激励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教育、形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将简要分析这种形势变化给当前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并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校园文化并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德育;校园文化;互联网     一、当前德育形势的变化及影响     时代在改变,教育形势也在改变。当前教育形势的变化主要是由互联网引起的。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手机网民规模
口语,顾名思义,就是用口来表达思想,但与别人对话,还牵涉到另一个感觉器官——耳朵。口语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交流,不仅是单方面的主诉,而且还要听别人诉说,并在听懂、听真切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反映和答句。所以我们的英语授课教师在课堂问答环节一定要设计、选用这类开放性的练习,既让学生能够听懂,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做出反应和积极应答的广阔空间。这就直接逼向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让话题延续,让学生进行连
【摘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浅谈 媒体 小学 数学 教学 运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也逐渐地走进校园,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学与教的方式应运而生。它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变为新型互动式的多媒体学与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普遍欠缺,还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对幼儿的发展成长,往往只注意身体的健康。而很少注意心理的健康。疏忽儿童的心理健康,可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因而,父母、教师、社会等各方面,必须像关心儿童身体健康一样,关心儿童心理健康。下面,我们先探讨一下常见的幼儿不健康心理行为的形成,以便矫正。    一、咬吮手指    有些孩子经常地持久地咬手指、吮手指,这是一
在教育管理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学校的管理已经不在停留于单纯的制度管理,不在是学校校长一人管的事了,不再喜欢单打独斗的东北虎,而喜欢爱打群架的西北狼,学校中层班子领导力培训势在必行了。  一、学校管理现状的需要:学校二级管理人员胆小。我们有许多的二级管理人员,往往有许多的顾虑,做每一件事都缩手缩脚。一怕自己做的事搞差了,被领导批评,出问题,丢了自己的乌纱帽和饭碗,二怕事做好了,领导嫉妒,有人认为是想夺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就是识字教学,同时它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很大的识字量。在整个小学阶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识记生字的数量是3500个,其中有1800个字的识记需要在低年级完成,这对低年级小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充足的识字量有助于以后的阅读和写作。因此,识字教学教学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识字效率  早在西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教学    1、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以培養学生具有“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地、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的一种
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难免会出现“随班就读”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很大的困难。帮助他们脱“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扬起前进的风帆。  一、用“责任”关注。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
中国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英语这门全球化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英语教学也日益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焦点。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我根据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新教材的编排贴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