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物核心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手实验是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们动手实验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们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开展家庭实验,拓宽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多年来,笔者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践证明,开展家庭小实验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家庭实验;核心素养
  家庭是学生生活得最久的地方,开展家庭小实验可以有效地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家庭中有许多实验可以利用到的东西,为家庭实验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家庭中,学生可以与父母一起动手做实验,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亲子关系更加密切。
  一、独立自主型,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便是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安全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在家里进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生活问题的解决,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人类的食物”时,笔者让学生们在家里进行了实验。大家都有这样的生物常识:如果被鱼刺卡喉了,家人会让喝醋。但是这样的方法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笔者让学生们放学回家后动手进行验证,让学生把鱼骨头放在一个小碗里,然后用醋把骨头淹住,一段时间后,查看鱼骨是否会变软。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把他们的实验结果告诉了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能够把学到的知识顺利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在进行家庭实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材料容易获取、操作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独立动手操作。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的生物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二、父母协助型,追溯生命起源
  有些家庭实验,学生自己不可能完成,这时就需要父母参与,让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这样的家庭实验,可以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彼此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且,父母参与实验,可以有效地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而有益于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他们的生物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生命的起源”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的父母共同完成生物实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药盒上写到“孕妇禁用”,对于这个现象,笔者让学生放学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完成以下几个问题:让父母回忆一下,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吃过什么药,平时注意一些什么;和父母一起,统计一些家庭常备药物中孕妇不能服用的药物;让母亲回忆一下,怀孕时的艰辛等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辛苦,从而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增强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与父母一起合作完成的实验,让家长和孩子在实验完成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家长和父母一起进行生物实验,可以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三、小组合作型,培养良好习惯
  合作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所以在布置家庭实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操作相对复杂的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时,笔者给学生进行分组,把家庭住址距离近的学生分到了一组,方便他们之间的合作,然后让他们利用家中的物品动手验证叶绿素的形成是否需要光照,并且让他们进行了实验的记录。后来,笔者陆陆续续收到了学生们的实验记录,其中有一组学生给笔者的印象最为深刻。相较于其他小组所做的实验,他们的优势在于进行了对照实验。他们设置了两个实验组,除了光照,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更加严谨。所以,笔者在课上对他们进行了表扬,让学生向他们学习。在后来的家庭实验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会进行对比实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合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合作思维及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完善他们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让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四、创新探究型,发展科学思维
  当下的时代,所需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思维以及创造力的人才。为了让学生不被时代所抛弃,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科学思维为己任。所以,在布置家庭实验时,我们需要布置一些创新探究型的实验,合理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时,笔者让学生放学回家后动手进行了实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由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以及操作比较复杂,所以,笔者让学生对实验进行了简化改进,并且让他们把实验装置带到了课堂上。后来,笔者看到了学生们做实验的装置,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实验装置给笔者的印象最为深刻。他的实验装置利用到了家庭中常见的透明塑料瓶和注射器。实验时,在透明塑料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然后把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从瓶盖插入到塑料瓶中,一段时间后,抽动注射器抽出塑料瓶中的气体,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当然,那位学生也设置了对照组,对照组的塑料瓶中放的是煮熟的種子。这个装置有效地简化了实验装置,让实验操作更加简便,并且能够在短时间重复演示该实验。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创造探究型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开动大脑对实验装置以及实验过程进行创新,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他们的科学思维得到改善,让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实践证明,进行家庭小实验是可行的。家庭中,有许多实验可以利用到的东西,而且学生在家里所待的时间足够长,这都为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可能。而且,进行家庭小实验,可以很好地培养家庭气氛,让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有效改善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元萍.关于初中学生生物家庭实验活动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46-46.
  [2]洑涛.生物家庭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4(01):23-24.
  [3]杨新岭.开动脑筋思考 擦亮眼睛寻找——利用家庭实验搞好生物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学生物教学,2005(5):34-35.
其他文献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等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突出性目标。而从教育实践上看,小学语文教育目标很大一部分需要靠学生的“语言积累”来完成,因而,教师特别需要重视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语出《荀子》,意思是说积累泥土塑造成高山,就能够让风雨在这处高山上兴起,而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就是在学习中要注
【摘要】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学习信息技术符合时代要求,是趋势也是必然。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新必修课——信息技术课,该如何进行开展教学与培养怎样的能力?在此,笔者介绍自己的方法与体会。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自主探索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地位骤然上升,要求我们必需快速掌握这一人类得力助手的相关知识。在这情况下,信息技术课作为中学阶段一门
【摘要】随着我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英语教育也在小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老师需要在关注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走向社会之后更加适应。本文重点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英语教学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已经普及,这也为英语课堂进行高效改革奠定了基础。以下是我对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虽然三年级才正式学作文,但对于低年级来说,它是起始阶段,扮演了铺垫的角色,所以也不容忽视。根据年龄特点,低年级必须从基础开始:说→认识并写几种要素的句子→看图写话→写日记→反馈总结→看课外
【摘要】化学总复习这一环节是在学完全部化学课程内容之后,为了备战高考而做的准备工作。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整理得更加系统化、具体化,第二轮复习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不仅要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掌握知识的程度,还要能够提高学生学會分析,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进而塑造学生的整体化学思维,塑造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化学 ;二轮复习; 微作业  高考的化学复习目的性很强,任
【摘要】本次研究历时17个月,围绕题目《新型社区下家园合作的探究——以金沙馨园幼儿园为例》,加强家长家园共育意识,了解可利用的家庭资源,挖掘潜在的家庭教育资源,创新家园共育的途径,促使家长多角度了解幼儿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家园合作;家庭资源;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核心性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并引导他们走向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生活;也能促进幼儿、
【摘要】社会电脑网络的普及,学生接受的信息量特别大,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为我所用,成了我们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批判性思维要寻找、辨别文本给出对主题观点的根据、目的、情感的深层原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名著阅读;批判性思维  名著阅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零敲碎打,碎片化阅读的问题,导致名著阅读重视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的培养。笔者以七年级上册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两本书,结
本报综合报道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划出了2019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  其中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一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 教育”,促进
【摘要】薄弱学校开展“高品悦读”的实施途径及策略,形成切合薄弱学校学生实际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好读书、读好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的“知书达理”的文明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薄弱学校 ;阅读现状;高品悦读:实施方法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区内一所薄弱学校的小学生,在1-6年级的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家庭的基本情况、阅读兴趣、阅
本报综合消息 “现在,珠三角几乎所有中小学都配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的学校还不止一个,例如深圳中学有8个,湛江二中有7个。”对于广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情况,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希付非常熟悉。  过去将近20年的时间,他和团队致力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推动广东21个地市2.19万所中小学校广泛推进心理教育,1787万名中小学生从中获益,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被誉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