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体育中的武术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武术教育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我提升,勇于创新,加强武术理论知识和民族文化的灌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相应的目的。
  关键词:武术;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64-1
  中华武术是历经数千年遗存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武术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已远远超出了武术本身的价值。在小学开展武术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掌握教材中的武术操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及拳术套路,达到强身健体,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武术运动,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习武不仅仅是为了防身和强身健体,而是为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习武者坚忍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的恒心和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我国武术的主要起源与发展,深化学生的对武术运动的了解,要定期通过室内课形式,将与武术相关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武术家故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加强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采用录像、影视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揭示电影中武术动作的拍摄内幕,以激发学生对武术兴趣。
  二、宣传武术文化,提高认知,营造教学氛围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目前在传播上有很大的障碍。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场地,在体育课中引入武术课程,有助于武术的继承和传播。因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改变原有的对武术的认识偏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的常识以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小学生心理发展还未成熟,学校应加强引导,通过武术课程的开展,加强武术教育,使学生从对武术狭隘的认识转变为现在的热爱武术教育课程。从学生学习课程整体来看,武术应该重新建立起自身的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开展武术课程之前,应全面认识武术发展的历史、内涵和意义,制定出武术教育发展战略,让学生愿意参加武术课程,让武术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其次,学校开展武术教育应当结合国家的发展需要,让武术教育自成体系,树立武术教育体系的“学科意识”,使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拳种意识紧密结合,这是学校开展武术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做好示范动作,帮助学生构建正确动作表象
  武术动作复杂多变、套路多样,对方位线路和内外动作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必须通过完整、规范、正确的形体动作来展现武术内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做好相应的示范动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规范的动作表象,使学生准确把握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形象,尤其是动作身法、用力程度、眼法和神韵等,都是无法用言语表述清楚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规范的示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印象。如果教师的示范动作优雅漂亮,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开始阶段可以通过完整和规范的动作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第一印象,如“搂手弓步冲拳”这一动作就应在开始阶段进行完美示范,然后将“搂手”和“上步”等动作进行分解,对较为简单的动作和已经熟练掌握的动作都应进行完整示范。例如,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的武术操就是以下肢站立情况下的手部变换动作为主,其结构比较简单,教师直接采用完整示范即可,对于已经具备动作基础和已经学过的武术动作就不必进行重复示范,只需完整示范即可。如果在教学中遇到动作难度较大、套路较为复杂的动作时,可以采用“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一完整示范”的方式实施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全貌,还能提高学生对动作细节的掌握能力。例如,在教学“大跃步前穿”这一动作时,教师就可以先做完整动作,然后对其加以分解,将整体动作分为两个部分: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然后教师进行分别教授,当学生掌握完整动作后,再让学生自主练习。
  四、采用神形结合教学法,提高学生武术技能
  武术运动是“刚强与柔美”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力量与健美,因此,为了提高武术课程教学效率,教师应注重强调形神结合,具体做法为:
  1.表演武术时,如果不善于运用眼神,那么就失去了武术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眼神,做到眼随手动。
  2.如果武术动作有气无力,就会感觉毫无张力、动作松垮;如果动作过于生硬,就会显得死板僵硬,没有流畅感。
  3.武术动作讲究正确和规范,如果弯腰驼背就会使动作失去形态美。
  4.武术动作应行云流畅、此起彼伏,如果一味“平缓”或“一浪到头”,都会降低武术的节奏感,损害武术的艺术美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合理调控动作的力度和节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武术动作。
  五、在武术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一方面,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学生的骨骼富有弹性,硬度小、韧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于弯曲变形、脱臼和关节损伤。教师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另一方面,要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及时发现小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让表现好的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演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
  总之,武术运动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壮内强外的效果,也具有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正所谓“习武先习德”。武术练习历来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的精神,因此,学习武术可以培养学生尊师重教、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也是中国武术的希望,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大力开展武术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身心素质,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和精神。
其他文献
摘 要:自课改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的课程改革热潮。然而在实施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课堂教学中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能落实学生全面发展。针对本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都很差的现状,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探索了预习、激趣、授课、总结与反馈、巩固与提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金属及其化
摘 要:凸显语文味才是语文教学的原生态,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语文味可以在課程理念的掌控上、真情实感的流露上、文学情味的渲染上、学习兴趣的激发上进行凸显,坚持渗透,把握技法,从而让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味;凸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45-1  集体备课时,组内同仁常常
摘 要: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积淀下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其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价值历久弥新。对于学生语感培养而言,诵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人们对诵读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经验感知的层面,对诵读价值的发挥自然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从积累语言材料、提升语文素养和发展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归纳了诵读对语感培养的价值。  关键词:诵读;语感;培养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
摘要:笔者对苏州市吴江区某普通初中的145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学科有价值并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化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然而教学内容却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感知肤浅。基于此,笔者提出化学实验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实验优化与创新;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62-
摘要: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大量的原始资料、丰富的图片、生动的影像资料,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引起了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70-1  高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下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可以采用图片或者是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本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浅要分析高中英语高效阅读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促进英语教学有效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
摘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中学时代尤为重要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去寻求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锻炼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新课改;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103-1  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持的一种
摘要:小学语文是让孩子充满着渴望与期待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顿悟的学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感悟其中的精髓,以点带面,立足于方寸之间,找寻语文教学的一线天,最终到达山顶,使我们享受到语文的无限之美。  关键词:凝练;经典;顿悟;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71-2  小学语文是让孩子充满着渴望与期待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顿悟
摘要: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上涂涂画画,首先就是要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力。  关键词:材料;兴趣;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整合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社团支撑,需要完善的活动环节,需要物化项目,从而起到两者相长的效果,并且向校本课程化发展。  关键词:社团;研究性学习;整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08-2  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發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