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价方法得到运用,有效教学模式全面推广。本文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试点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经验以及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延伸使用的经验,总结成长记录袋评价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成效,同时提出成长记录袋评价在设计和应用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以期推动中职德育发展性评价方法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顶岗实习;成长记录袋;评价;职业能力
新课改实施以来,中职学生在校期间会接受系统的德育熏陶,对人生观、职业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新课改倡导对学生的评价不但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的过程,因此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德育课考核方法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实践。
笔者在教授中职德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尝试在室内装饰与设计专业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发现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继而推广到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收到一定成效。下面交流下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及其运用的全过程。
一、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含义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西方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的表现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进步的状况或成就。“成长记录袋”基本特征是: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收集有目的性,而非随机;应提供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
在中国,成长记录袋也称学习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家长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资料、学生的作品与反思及其他相关材料等。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成长记录袋评价在教育领域逐渐被教师使用,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学校将其作为课题立项或进行专项教师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运用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初探
在讲授室内装饰与设计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过程中,笔者尝试在配套学习指导用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成长记录袋”。
(1)成长记录袋的封面可以标新立异,如“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职业理想从中职起航”等。
(2)将学习指导用书中平时搜集的小组成员的作品、案例分析的观点、职业调查的信息搜集情况以及收获的分享收录到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同时定期通过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发现自己上次提到的不足是否已经采取行动并有所改正。
(3)引导艺术类专业学生将从入学开始接触的专业课程的作业、职业生涯规划作品汇编到成长记录袋中,最后将这些作品汇总在简历后面作为作品集附件,增加未来求职面试的筹码。
(4)尝试引导学生将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设计成包含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结束三个阶段的学习材料,并且从入学开始的每个学期都使用成长记录袋,从而可以详尽了解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以及走上实习岗位后职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
2.顶岗实习阶段的延伸使用
按照教育部规定,中职学生第三年要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意味着学生将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德育,德育的核心是纪律观念、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笔者在从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室内装饰与设计专业中延伸使用,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运用的基础上记录室内装饰与设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德育的渗透和引导作用。这个阶段的成长记录袋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顶岗实习作品集。汇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企业培训、在技能提高的前提下制作的实习设计作品或纸样作品,把作品汇编成作品集交给实习指导教师点评,对比在校期间的作品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2)学生诚信档案——守纪保证书。该保证书发挥个人诚信档案的功能,只有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能达到各项德育要求,才会签名确认。
(3)顶岗实习推荐表。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设置推荐表,让学生将自己的情况汇总在表上,通过自我鉴定和班主任意见,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把握求职方向。
(4)实习思想和工作汇报。包括以下内容:①顶岗实习登记表,记录学生顶岗实习的开始,包括实习单位接收意见和家长意见;②顶岗实习三方协议,约束学生实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学校、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③顶岗实习月报表,记录学生每月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个人总结、意见以及单位考核情况,体现学生每个月的成长和进步;④顶岗实习心得体会,学生自拟题目,将实习期间的感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提升汇总到心得体会当中,相当于对顶岗实习的总结;⑤实习鉴定表,用人单位根据月报表考核情况,将实习纪律观念、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内容,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签署意见。
(5)优秀实习生记录。对于由用人单位评选出的优秀实习生,用人单位给予该生较高评价。这项内容作为选收内容。
将每个学生的以上资料用一个文件袋收藏起来,体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提升和发展,最后这些资料汇总到学校存档,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进行总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自己进步的重要资料,如优秀实习生推荐表、最满意的实习作品、实习日记、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等,材料要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使用成效
利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将学生的成长资料、成功体验、学业作品等收录进来,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能够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第一手材料。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尝试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后,一方面,学生从入学之初的迷茫到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职业目标,找到了自身差距,朝着提升职业能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也养成了收集学业作品的习惯。如一个室内设计草图完成后,首先将自我评语记录下来,然后将任课教师评语记录下来,一个月总结一次作品集,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绘图能力的不断提升。 部分室内设计专业学生通过中职在校阶段的积累,进入实习单位面试时,凭借良好的职业能力以及丰硕的作品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在顶岗实习阶段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将实习期间的作品集与学习阶段的作品进行对比,发现了自己在实习阶段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同时发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2009级室内设计班的黄荣基在广州六度空间装饰设计公司实习期间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进步很大,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被用人单位推选为优秀实习生,毕业后工作成绩突出。
总之,成长记录袋评价让中职的每一位学生在作品收集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让自暴自弃的孩子昂首挺胸地走向社会”,对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成长记录袋评价在设计和应用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成长记录袋评价属于一种新的发展性评价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缺乏明确的使用目的
将成长记录袋变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口袋,没有计划性地收集资料或者让学生使用同一种成长记录袋。这种方式一方面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记录。
2.忽视对学生作品的收集
成长记录袋收录的仅仅是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日记、教师评价表、奖惩记录等,忽视了成长记录袋中最重要的资料是学生作品的收集,而且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
3.使用者和指导者流于形式
在使用过程中,少数使用者采取应付的态度,自我评价与反思流于形式,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我、扬长避短的作用难以落实。同时,指导者未对收集的作品进行及时评价以及合理分析,提不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发展和改进建议,使学生在使用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综上所述,成长记录袋的应用只有与课程目标和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体现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从而使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成长记录袋评价发挥它的生机和活力,达到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承祚.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妙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3).
[2]王嘉欣.从多元智能理论解读成长记录袋实施中的问题[J].现代交际,2011(6).
[3]拉巴潘多.学生《成长记录袋》里装什么[J].西藏教育,2011(7).
作者简介:张蓓蓓(1980— ),女,硕士,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顶岗实习;成长记录袋;评价;职业能力
新课改实施以来,中职学生在校期间会接受系统的德育熏陶,对人生观、职业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新课改倡导对学生的评价不但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的过程,因此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德育课考核方法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实践。
笔者在教授中职德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尝试在室内装饰与设计专业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发现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继而推广到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收到一定成效。下面交流下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及其运用的全过程。
一、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含义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西方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的表现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进步的状况或成就。“成长记录袋”基本特征是: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收集有目的性,而非随机;应提供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
在中国,成长记录袋也称学习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家长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资料、学生的作品与反思及其他相关材料等。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成长记录袋评价在教育领域逐渐被教师使用,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学校将其作为课题立项或进行专项教师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运用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初探
在讲授室内装饰与设计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过程中,笔者尝试在配套学习指导用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成长记录袋”。
(1)成长记录袋的封面可以标新立异,如“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职业理想从中职起航”等。
(2)将学习指导用书中平时搜集的小组成员的作品、案例分析的观点、职业调查的信息搜集情况以及收获的分享收录到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同时定期通过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发现自己上次提到的不足是否已经采取行动并有所改正。
(3)引导艺术类专业学生将从入学开始接触的专业课程的作业、职业生涯规划作品汇编到成长记录袋中,最后将这些作品汇总在简历后面作为作品集附件,增加未来求职面试的筹码。
(4)尝试引导学生将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设计成包含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结束三个阶段的学习材料,并且从入学开始的每个学期都使用成长记录袋,从而可以详尽了解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以及走上实习岗位后职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
2.顶岗实习阶段的延伸使用
按照教育部规定,中职学生第三年要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意味着学生将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德育,德育的核心是纪律观念、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笔者在从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室内装饰与设计专业中延伸使用,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运用的基础上记录室内装饰与设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德育的渗透和引导作用。这个阶段的成长记录袋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顶岗实习作品集。汇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企业培训、在技能提高的前提下制作的实习设计作品或纸样作品,把作品汇编成作品集交给实习指导教师点评,对比在校期间的作品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2)学生诚信档案——守纪保证书。该保证书发挥个人诚信档案的功能,只有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能达到各项德育要求,才会签名确认。
(3)顶岗实习推荐表。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设置推荐表,让学生将自己的情况汇总在表上,通过自我鉴定和班主任意见,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把握求职方向。
(4)实习思想和工作汇报。包括以下内容:①顶岗实习登记表,记录学生顶岗实习的开始,包括实习单位接收意见和家长意见;②顶岗实习三方协议,约束学生实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学校、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③顶岗实习月报表,记录学生每月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个人总结、意见以及单位考核情况,体现学生每个月的成长和进步;④顶岗实习心得体会,学生自拟题目,将实习期间的感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提升汇总到心得体会当中,相当于对顶岗实习的总结;⑤实习鉴定表,用人单位根据月报表考核情况,将实习纪律观念、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内容,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签署意见。
(5)优秀实习生记录。对于由用人单位评选出的优秀实习生,用人单位给予该生较高评价。这项内容作为选收内容。
将每个学生的以上资料用一个文件袋收藏起来,体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提升和发展,最后这些资料汇总到学校存档,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进行总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自己进步的重要资料,如优秀实习生推荐表、最满意的实习作品、实习日记、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等,材料要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使用成效
利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将学生的成长资料、成功体验、学业作品等收录进来,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能够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第一手材料。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尝试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后,一方面,学生从入学之初的迷茫到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职业目标,找到了自身差距,朝着提升职业能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也养成了收集学业作品的习惯。如一个室内设计草图完成后,首先将自我评语记录下来,然后将任课教师评语记录下来,一个月总结一次作品集,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绘图能力的不断提升。 部分室内设计专业学生通过中职在校阶段的积累,进入实习单位面试时,凭借良好的职业能力以及丰硕的作品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在顶岗实习阶段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将实习期间的作品集与学习阶段的作品进行对比,发现了自己在实习阶段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同时发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2009级室内设计班的黄荣基在广州六度空间装饰设计公司实习期间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进步很大,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被用人单位推选为优秀实习生,毕业后工作成绩突出。
总之,成长记录袋评价让中职的每一位学生在作品收集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让自暴自弃的孩子昂首挺胸地走向社会”,对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成长记录袋评价在设计和应用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成长记录袋评价属于一种新的发展性评价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缺乏明确的使用目的
将成长记录袋变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口袋,没有计划性地收集资料或者让学生使用同一种成长记录袋。这种方式一方面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记录。
2.忽视对学生作品的收集
成长记录袋收录的仅仅是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日记、教师评价表、奖惩记录等,忽视了成长记录袋中最重要的资料是学生作品的收集,而且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
3.使用者和指导者流于形式
在使用过程中,少数使用者采取应付的态度,自我评价与反思流于形式,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我、扬长避短的作用难以落实。同时,指导者未对收集的作品进行及时评价以及合理分析,提不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发展和改进建议,使学生在使用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综上所述,成长记录袋的应用只有与课程目标和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体现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从而使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成长记录袋评价发挥它的生机和活力,达到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承祚.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妙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3).
[2]王嘉欣.从多元智能理论解读成长记录袋实施中的问题[J].现代交际,2011(6).
[3]拉巴潘多.学生《成长记录袋》里装什么[J].西藏教育,2011(7).
作者简介:张蓓蓓(1980— ),女,硕士,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