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萎缩症4H型FGD4基因新突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n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腓骨肌萎缩症FGD4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

方法

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3月诊治的1例FGD4基因突变腓骨肌萎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肌疾病,萎缩性""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基因"和"muscular disorders, atrophic""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genes"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2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其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点。

结果

患儿男,10岁,双下肢无力3年,加重1年,家族史及出生史正常。患儿6岁走路时脚内拐呈"内八字",7岁时走路常脚尖点地,脚后跟不着地,右脚较严重。近1年来症状加重,表现为马蹄内翻足、垂足、弓形足、鹤腿、下蹲困难、走路呈摇摆步态、易摔跤。患儿曾在国内多家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明确其为腓骨肌萎缩症,但未能明确临床分型。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和感觉纤维均受累)。应用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方法,分析发现患儿FGD4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338A>G和c.1730G>A,其中前者遗传自父亲,后者遗传自母亲,为未报道的新突变。文献检索共收集相关的6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10例FGD4基因突变患者,均表现为腓骨肌萎缩症,但均为纯合突变。

结论

发现1例腓骨肌萎缩症4H型患儿FGD4基因第4和14号外显子c.338A>G和c.1730G>A杂合突变,该突变可能导致腓骨肌萎缩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或临床诊断IPA的16例患儿临床资料。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6例患儿中男11例,女5例,确诊1例,临床诊断15例。宿主高危因素为:长时间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1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9例,有创机械通气3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2例,麻疹2例,先
目的 探讨ETV6/RUNX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141例ETV6/RUNX1阳性ALL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检测多个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情况,探讨不同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患儿的生存率。结果141例ETV6/RUNX1阳性的ALL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婴儿肉毒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5月收治的3例临床诊断婴儿肉毒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以"infant,botulism"和"婴儿、肉毒中毒"为主题词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15年11月。结果3例婴儿肉毒中毒患儿4~8月龄,女2例、男1例。均以纳差、精神反应差急性起病,既往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缺氧性肝炎的病因及其临床生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深圳市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缺氧性肝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缺氧性肝炎患儿均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均为男性,年龄4个月~11岁,占同期重症监护室收治患儿的0.32%。导致肝脏损伤的原发疾病为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暴发性心肌炎、婴儿捂热综合征等所致的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等。7例患儿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EB病毒抗体、
目的探讨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0例CPSF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影像检查资料。影像检查项目包括下咽造影(BSX)、CT、MRI中的至少一项。63例行BSX检查;4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0例在行BSX检查后即行CT扫描;3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低龄组(≤14岁)和大龄组(>14岁),并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