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有效数据,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核心证型,探索其病机演变规律,并挖掘中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8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江苏省中医院经中药口服干预的UC缓解期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Medcase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强化FPGrowth算法构建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使用XminerOperationTool运算工具进行挖掘处理和逻辑分析,运用MedcaseChart对计量性趋势数据进行解构分析与图形表达,探索UC缓解期核心证型、病机演变规律及核心中草药配伍
【机 构】
:
江苏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南京 210029江苏省中医院科技处,南京 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南京 21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有效数据,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核心证型,探索其病机演变规律,并挖掘中药配伍规律。
方法收集2018年8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江苏省中医院经中药口服干预的UC缓解期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强化FPGrowth算法构建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使用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进行挖掘处理和逻辑分析,运用Medcase Chart对计量性趋势数据进行解构分析与图形表达,探索UC缓解期核心证型、病机演变规律及核心中草药配伍规律。
结果共收集UC缓解期患者302例;以黏液血便、易腹泻、易疲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阵发性腹部隐痛、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为临床核心证候群;脾气亏虚证、脾虚湿困证、脾虚毒蕴证为核心证型;病机演化可分为3个环节:脾气亏虚为UC发病之基;湿热蕴结、气血痰瘀凝滞,为UC加剧之源;病程日久,湿热痰瘀分别形成湿毒、热毒、痰毒、瘀毒,导致内生癌毒,为UC恶化之本。药物配伍方面,脾气亏虚证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当归、白芍;脾虚湿困证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黄连、砂仁、防风;脾虚毒蕴证常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乌梅、槐花、黄连、防风。
结论UC缓解期以脾虚为本,健脾益气为治疗根本,佐以理气、和胃、活血、止血、祛湿、清热、解郁之品。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补阳还五汤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苷、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和黄芪甲苷8个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芍药苷)、254nm(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322nm(阿魏酸)和403
目的筛选辛夷散处方双提法提取工艺和挥发油包合最佳工艺。方法以饮片粉碎粒度、提取次数、加水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辛夷散处方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辛夷散处方挥发油包合工艺。结果辛夷散双提法提取最佳工艺为饮片不粉碎,加10倍量水提取3h;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水=1∶25,β-环糊精∶挥发油=6∶1,包合温度35℃,包合时间3h。结论筛选的双提法提取工艺和挥发油包合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目的基于益生菌探究安肠汤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粪钙卫蛋白的影响。方法取50只大鼠制备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安肠汤低剂量组、安肠汤中剂量组、安肠汤高剂量组、丽珠肠乐组、美沙拉嗪组,每组5只。另设空白组5只。丽珠肠乐组大鼠灌胃丽珠肠乐混悬液(0.5亿活菌/ml),安肠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安肠汤1、5、10ml/(kg·d),美沙拉嗪组灌胃美沙拉嗪混悬液(10.5mg/100g)。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d。测定大鼠给药前后体重
目的探究清肺渗湿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清肺渗湿汤低剂量组、清肺渗湿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激发法制备哮喘模型小鼠。造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灌胃地塞米松1.56mg/kg,清肺渗湿汤低、高剂量组灌胃清肺渗湿汤14.235、28.470g/kg,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Penh值);HE染
目的揭示较常出现血瘀证的疾病异病同治的规律特征,为血瘀证临床治疗与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的血瘀证临床研究RCT文献,提取疾病、兼证、处方及药物,选取出现频次较高的3个患病系统中频次最高的疾病,结合频次统计及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其用药特点及处方规律,挖掘3类疾病血瘀证核心处方,并进行网络相似性分析。结果共纳
目的系统评价豨莶通栓制剂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CBM)和PubMed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豨莶通栓制剂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RCT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提取文献基本资料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涉及患者988例,其中试验组505例、对照组4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豨莶通栓制剂联合西药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地黄饮子“异病同治”AD与糖尿病的共同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生物信息学依据。方法检索TCMS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地黄饮子组方药物有效成分,结合UniProt数据库得到药物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分别获得AD及糖尿病相关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使用Rstudio软件构建地黄饮子有效成分与疾病靶点的Circos关系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贞芪扶正胶囊辅助治疗艾滋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贞芪扶正胶囊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艾滋病相关靶点;通过STRING11.5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并采用Cytoscape3.9.1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3.9.1构建贞芪扶正胶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核心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血管性痴呆(VD)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发布的治疗VD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探讨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154个,涉及中药227味,应用最多的中药为石菖蒲(44次,28.57%),常用药对有丹参-石菖蒲(17次,11.03%)等,用药药性多属温,药味多属甘,归经以肝经为主;关联规则置信度较高的有“山萸肉-石菖蒲”(0.9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七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筛选三七的有效成分及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抗肿瘤转移相关靶点,将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Venn分析,得到三七抗肿瘤转移的关键靶点。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借助Bioconductor对靶点基因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结果从三七中筛选出活性成分119个,符合条件的有效成分8个,对应162个相关靶点,与抗肿瘤转移有关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