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的美国富人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我告诉你富翁是什么。他们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拥有财富,享受在先,这给他们带来变化,我们坚强的地方他们表现软弱,我们信人他们疑人。除非你是天生富贵,否则很难理解他们。
  ——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对于媒体出版业来说,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标志就是广告大幅缩水,Meade家族出版集团虽有100多年的家底,也抵不住寒意阵阵。为挽救家族企业,保住旗下最重要的时尚杂志,联合主编丹尼尔和威勒米娜决定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行业救助。
  不能让媒体拍到他们坐着豪华轿车去申请救助的照片——这就像汽车业大亨坐着私人直升机去讨钱一样遭人唾弃——改坐公交车的两人在投币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零钱,除了信用卡,最小面额的纸币也是50美元的。坐惯了私家车的丹尼尔甚至不敢伸手去扶车杆,“天晓得它被多少人的手摸过!”
  第一次和国会议员的交谈很顺利,丹尼尔和威勒米娜以为希望在即。就在他们第二次坐公车前往、提出7500万美元救助申请的时候,国会议员拿出一张报纸,手指头版照片质问:“你们在高级餐厅开怀畅饮的样子可不像要破产的人啊!你们点得红酒要400美元一瓶,居然还要用纳税人的钱来帮你们!”议员拔高了声调怒吼:“Shame on you!(太可耻了!)”——Shame on you,这几乎是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老百姓对不负责任的行业巨头、领高薪的公司高管和金融欺诈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被一口回绝的丹尼尔和威勒米娜只能痛定思痛,决定通过清理个人资产和缩衣节食的办法来帮助公司度过难关。威勒米娜开始忍痛贱卖自己的艺术收藏、裘皮大衣,每天下午4点雷打不动的鱼子酱和香槟也变成了杏仁和苏打水……
  以上故事发生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纯属美国电视剧《丑女贝蒂》的虚构情节。如有雷同,却非巧合。编剧是与时俱进的,在美国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批“丹尼尔”和“威勒米娜”在忍痛割爱,从高调改为低调,盼着能熬过“寒冬”。
  
  低调,再低调
  
  曼哈顿的高级康斗公寓(各户有独立产权的公寓)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而要能住进中央公园西部大道15号的康斗公寓,绝非一般有钱人能做到。在股市兴旺、地产膨胀的年代,不少对冲基金经理纷纷搬进这幢大厦。2005年,对冲基金富豪丹尼尔·罗布(Daniel Loeb)就曾出价4500万美元买下其中10700平方英尺(约994平方米)的楼层。
  可是如今,几乎所有搞对冲基金的住户都在想办法把中央公园西部大道15号的住宅卖掉。在那幢贵族式的大楼里,有19间豪宅正挂牌待售。就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2008年9月15日)后两天,一间价值3200万、4500平方英尺大的康斗公寓便降价到2250万以求套现,直到今年4月17日,才得以成交。
  有些富豪仍然保留了高级公寓,出入行事却不像以往那么张扬。摄影师帕特里克·麦克马伦发现,曼哈顿有钱人的盛宴派对规模大大缩小了,提供的食物也不如以前那么名堂繁多,“他们以前都供应鱼子酱的,现在我们却看到更多的萝卜”。
  佛罗里达的西棕榈滩是美国顶级富豪们的度假天堂,来往的宾利就像雪佛兰一样普遍。而现在,也不再有这么多人招摇过市了。
  借着慈善的名义,偷摸到品牌折扣会上变相购物的人倒是越来越多。运气好的话,淘一件名牌貂皮大衣只要5000美元,这个价格是市场零售价的一折价!
  窘境还不止于此。2007年11月,一个拉斯维加斯富豪预付了2000万美元,请德雷克特造船厂为其打造一艘145英尺长、价值2700万美元的超豪华游艇,可是去年夏天,工程随着造船厂的破产而被迫停止。
  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富人就成了憎恨的对象。人们或多或少会觉得,富豪们应当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崩塌负责任,他们让数万亿美元资产化为泡沫,他們无情地发出数百万份解雇信。当媒体曝光接受了政府救助金的AIG仍在给高管发巨额奖金后,多位高管不得不加派贴身保镖,以免真的被怒不可遏的市民打死泄愤。
  没有请保镖的,至少也要考虑找个律师了。因为联邦调查机构正紧盯着这些人的经营运作,稍有龌龊之迹,马上“进去”说话。即便奥巴马政府不加大征税力度,当地州政府的立法者也不会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太优越。
  “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称号似乎成了累赘。资产缩水和舆论重压之下,甚至接连出现了富豪自杀的新闻。
  眼下,富豪们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放轻松,不要做出藏匿财富、违法逃税的蠢事。毕竟,拥有正当的财富不是罪过,等萧条期过去之后,拥有财富仍然是件好事。
  
  合理理财,收起“玩具”
  
  要想不得流感,事先最好去打疫苗。同样,要想保住好名声和财富,最好在债权人找上门之前就理清账目。加州一名专门处理资产保护的律师杰·艾迪克森说:“地产开发商和企业家正在想办法转移自己的股份。”
  将自己名下的资产向下一代转移,这是经济低谷期保住资产的最佳办法。以子女名义设立信托财产,一般是保险之策,除非这笔钱被用于不法勾当。(要注意的是,这个信托账户必须是存在一定时间的,而不能仅仅利用它逃避责任便匆忙开设。)这样,或许子女在关键时刻还能借出一部分钱给父母应急。
  在美国阿拉斯加、内华达等州,政策还允许本州公民将自己列为信托财产受益对象,而不是子女或慈善机构。
  过去异地信托也很受欢迎,但是现在反而成了浪费法律手续费的程序。美国国内收入署收紧了对外国银行的审查,同时瑞士等传统避税天堂也受到严厉打击,只要富豪在海外账户里的钱超过10000美元,就必须依法向收入署报告实际账目。
  美国投资顾问建议,要想投资保值,简单的做法就是购买政府债券。买入700万美元的债券,以3.5%的年利率计算,就能获得24.5万美元的利息,这笔钱足以让你在曼哈顿过上殷实的生活。
  在进行资产保值的同时,把“大玩具”暂时收起来——但这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爱好。对于鼓励大家消费的美国政府来说,消费就是爱国的表现。
  亿万富翁、顶级龙舌兰酒“Patron”创始人约翰·保罗·德约里亚最近改变了自己的出行方式,由高级豪华商用机改为相对低端的小型座驾。在金融风暴之前,“大多数富豪都乘着G4、G5(豪华大型公务机制造商湾流飞机公司旗下系列)到处跑。”德约里亚说,“现在小型飞机的生意突然直线上升。”
  硬币总有两面性,大型商务机遇冷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售价骤然下跌,对有意“捡便宜”的买家来说,是出手的好时机。不久前,有人向零售业巨头约翰·卡西马蒂斯转卖一架“湾流”出品的飞机,原价将近4000万美元,现在只要1500万美元就能成交。卡西马蒂斯感到不可思议,结果人家告诉他,这架飞机的原主刚刚接受了政府的行业援助,“他们不想惹恼华盛顿。”所以,如果手头有现金的话,绝对能在现在的飞机市场上做成划算的买卖。
  玛丽?路易斯?斯达克在丹佛创建了一个专门培训职业管家、保姆、厨师、酒侍的机构,她发现“资产在1亿至7.5亿美元之间的人可能在减少家佣的人数,但是真正有钱的人还是要维持这个规模”。市面上甚至出现了家庭手册,指导那些辞退佣人的雇主如何亲自动手做家务。
  钻石、豪车等一些时尚奢侈品暂时掩起了它们的光芒。但还是有人会克制不住买奢侈品的欲望,尤其是在网上购物——还能匿名。美国网购商Net-a-Porter截至今年1月底的销售量上升了45%,营业额达到1.2亿美元。成交的商品包括:12355美元的Balmain刺绣迷你裙;19500美元的Bottega Veneta鳄鱼皮包;2325美元的Halston露趾靴……■
其他文献
“5·12”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一个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发来一份调查——关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作用。一年前她去念新媒体的博士,可这个调查还是关注“老媒体”——它在多大程度上担负了社会正义的使命,它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建设,它在多大程度上让每个人都有了表达的自由。回答完这份问卷,我有些恍惚。  一年前,我在读一本书,叫《天有荒年》,其中,德国学者安特利雅·扬库在解读清代灾荒的一篇论文中
这年头,走走路就会送命已经不再让人意外。  继杭州阔少撞车案后,又接连发生一死五伤的“悍马车祸”、撞飞一家三口的“宝马车祸”和撞死11岁男童的“‘特照’车祸”,像是约好了的,雄赳赳你方撞罢我再撞,肇事的车辆都很牛,不是名车就是“特种牌照”,颇具“毁车乎,不问人”的强势。  但是,公众也不是好惹的,网上一人振臂,万人“人肉”,直把那些不可一世的飙车族“肉”得崩溃脱水,眼泪鼻涕一把把地作揖讨饶,就连杭
历史有时候真的没有想象复杂,没有那么多的权谋阴招,就是太子爷的脾气来了,文学家们爱说的“历史长河”便折向而行。    唐德刚是华人历史学家中难得的聪明人。依据谁钱多跟谁走的报酬法则,大多数聪明人都去金融界祸国殃民了,留在学术圈的聪明人特别少,历史研究又是一门要下苦功夫笨功夫的学问,尤其养不住聪明人。有一个唐德刚,已属幸事。  搞历史讲究知人论世。唐德刚胜在知人,他看人看得准,看得深,能揆情度理,不
图书馆进入了电影,意味着所有的谜团都能揭开。    公元前3世纪,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建造过一座包罗万象的图书馆。现代社会能够和他的雄心相媲美者,美国不可不提。尼古拉斯·凯奇在《国家宝藏2》中与朋友潜入美国国会山图书馆偷地图的一段,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座号称民主社会缩影的现代图书馆。该馆于1800年建立,影片中出现的场景恰是该馆的主阅览室,位于杰弗逊楼内。作为美国最古老的文化机构,美国人对它有一个相对标
淮河又处危急中!  它最先以“洪”著称,接着以“污”著称,如今学着黄河,将以巨量的泥沙把河床高高举起……  泥沙来自“淮源”、来自淮河众多支流的源头——在人们斩断了淮河入海的尾闾后,这条多难的、全程落差不到200米的大河,又被无数的摩托锯、短柄斧与砍柴刀痛击头部——地处淮河源头的桐柏山林木资源正面临丧心病狂的盗伐,包括淮河防护林和国家公益林在内的森林成片成片地被砍去,触目可见濯濯童山,到处都是草木
桐柏山大面积毁林调查  从光秃的漫坡望下去,淮河源的水浩浩荡荡,想象中的情景却是滂沱大雨之下,无数泥沙碎砾从这广袤的没有植被的漫坡上滚滚而下……    “河南通往湖北随州的公路两旁,到处是堆积如山的木材,到处是黑麻麻的香菇架和木耳架,天一擦黑,狂热的木材交易就开始,一晚上就可以卖掉几座山!在询问木材的来源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假思索地指向桐柏、指向河南……”——摘自淮河源头生态考察团团员的日记。  
地处淮河源头的桐柏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曾荣获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但就在这样一个以植树造林为荣、以“绿色生态为命”的地方,却发生了如此明目张胆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原因何在。    淮河正源见闻    淮河真正的源头在哪里,曾经也有过争议。  教科书说,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泗、沂、沭河两大水系组成。淮河干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
越來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生存环境依然在不断退化,淮河生态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个极端化的例子。    什么是伦理?  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规范的总和,或者说就是一种道德约束。  什么是环境伦理学?  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在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时,试图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伦理对象从人类圈
甲型H1N1流感来势凶猛,中国四川确诊一例病人。  对于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专家认为,像季节性流感一样,会随着北半球夏季的到来而衰退减弱但也有专家认为,夏季高温阻止不了这种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温暖的天气似乎并不敏感”,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病毒有相似之处当年的西班牙流感分为两波,相对温和的第一波就发生在春夏两季更有媒体报道,北半球的夏季减缓不了疫情蔓延,理由是:数据表明,这
在香港,一件“小事”显出名片的“新用途”。    交换一张名片,交往一个朋友。人们为联系方便,似乎都有自己的名片。  说起名片,就想起央视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坐火车公干,两人闲得无聊,就拿出各自保存在身边的名片,玩起“比大小”的游戏。在普通人手中,名片或许是一种资源和财富;在商家手中,名片或许是给当权者送礼的工具。  在香港,一件“小事”显出名片的“新用途”。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