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服用他汀类药物发生不同程度肌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并整理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报告至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数据完整的他汀类药物所致肌病病例。根据是否发生横纹肌溶解分别定义为一般程度肌病组及横纹肌溶解组,并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用药情况、转归等。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均值的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分析。
结果共收集160例服用他汀类药物所致肌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4.2±13.6)岁,男性82例(51.2%),女性78例(48.8%),肌病相关ADR发生时间从服药即刻至服药4年。临床表现为肌痛、肌炎、无症状肌酶升高或横纹肌溶解症表现。160例肌病相关ADR病例中,横纹肌溶解组54例(33.8%),一般程度肌病组106例(66.3%)。横纹肌溶解组和一般程度肌病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8.5±15.4)岁和(62.0±12.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男女比例分别为25∶29和57∶49,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服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的例数分别为24例(44.4%)及26例(16.5%)(χ2=16.45, P<0.001);服用辛伐他汀的例数分别为38例(70.4%)及34例(32.1%)(χ2=21.20,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服用高剂量他汀及服用辛伐他汀均与肌病相关ADR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5、0.290和0.364,P均<0.001)。死亡4例,年龄71~85岁,均有较高剂量他汀类药物的用药史,其中3例病史明确的患者均存在复杂合并疾病、急性病程或复杂合并用药史。
结论发生肌病相关ADR中,高龄、服用高剂量他汀、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ADR的严重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