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快乐 享受学习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it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教学的开篇引趣,有以下几种:
  (1)审题入手,开门见山。这是一种直接导趣,诱发学生好学的方法。教师直奔主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乐趣。
  (2)描摹开始,创设情境。情感只能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
  (3)巧言悬念,引起注意。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教師巧立悬念,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底细的兴趣。
  (4)介绍背景,作好铺垫。
  语文教材中一些人、事描写迄今已久,且带着浓厚的时代特点。这类文章,教师应先介绍当时当地的情况,这样既为学生学习下文做铺垫。又引起学生对内容的兴趣,乐意学。
  
  二、描绘形象,品尝真情之乐
  
  形象性是美育的主要特征。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要认知语言文字还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形成的生动的表象,并在形象的感染中受到教育。如学习有关描写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科技精英以及同龄伙伴的课文,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这些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特征以后,才能从中受到应有的教育。否则,把握不住形象,所感知的仅是一串苍白无力的文字,就没有什么兴趣可言。可见,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客体,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学生心中就不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教学也就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
  
  三、习题训练,享受创造之乐
  
  当儿童通过感受、欣赏美,并进一步对客观事物作出审美判断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因此,加强习题训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应用的好处,从而懂得创造之乐而积极创造。
  常见的习题训练有两种方式:
  (1)课堂练习。提倡课堂多练习较之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结构是一种新教学观,它要求教师精讲多练,讲练结合,适当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每节课至少穿插20分钟左右的课堂练习。练习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代表性,有针对性,有层次,有梯度。练习的形式富有情趣性,生动活泼,有口答,有笔答,有小组讨论,其间还渗透着游戏和竞赛的情致。
  (2)课外延伸训练。语文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往往会影响对有些课文的阅读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注意延伸课堂教学,做到课内外结合、语文教学与社会活动结合,即配合课文,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兼收并蓄,拥抱知识之乐。知识的积累,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俗话说得好:“知之愈深,受之愈切。”平时我们发现学生成绩呈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就是这个道理。应创设一定的条件,使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面临某种任务,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培养其求知欲。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形象思维强,逻辑抽象思维差,模仿能力强,独立创造能力较差。适度的模仿,学习别人的经验不仅应该而且必要。可让学生准备优美词句摘录簿,摘录平时课内外读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也使他们从中获得拥有知识之乐。开展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既可让学生得到充分发挥知识的妙处,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遂宁市船山区燕山小学)
其他文献
要想探秘《使至塞上》的幽径,必得破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佳妙,历代诗评家对这两句诗赞不绝口。《而庵说唐诗》:“‘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良贤清雅集》:“‘直“
本节课是数学必修(1)第二章《函数》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本节课充分发挥自制课件的优势,将自己的想法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充分融入自制课件中,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容量更多。既融会贯通了所要学的知识,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
目的探讨纵折磨牙的保存治疗方法.方法对56颗纵折牙行钢丝结扎加全冠修复.结果治疗成功率达9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疗效好,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认为应根据素质教育目标。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框架。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做认真的研究。    一、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期待    1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