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阶层要有该有的样子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4月,意大利司法大肃贪,从中央到地方有数百人被侦讯或究办,至少有一打的人因为涉及腐弊案而羞愧自裁。前几年日本禽流感,有对养鸡场的老夫妇,因为贪侥幸而将死鸡出售,后来被揭发,这对老夫妇也自杀谢罪。这些自杀谢罪的事情,每起都让我十分感动,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礼义廉耻和爱惜荣耀的古风,由于有荣耀感,他们犯了错,就会先惩罚自己,由这些礼义廉耻和爱惜荣耀的故事,我就想到古代中国人其实也很讲究这种道德规范。西汉大臣贾谊在《陈政事疏》里,就把这个道理做了清楚的表示。
  贾谊在文章里指出:古人说“礼不及庶人,刑不上大夫”,这绝不表示当官的就有刑罚上的特权,而是皇帝用比法更严格的礼来对待当大官的。如果当官的犯了大罪,就应“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捽抑而刑之也”,意思是说统治阶级犯罪和百姓犯罪分别属于两个系统,统治阶级用更高标准的礼,靠礼义廉耻等荣耀心,犯小罪就自请处分,犯大罪就自裁解决。统治阶级犯了罪,如果也搞拉拉扯扯拖着上刑场,这对统治阶级是多大的伤害。
  而贾谊的这种说法,其实是非常符合《周礼》的,根据《周礼》的记载,皇室和有高位的大官,他们如果犯大罪,乃是由“甸师”掌管,通常是在朝廷的隐蔽处自裁解决;老百姓犯罪被拖拖拉拉到刑场,死了后也在外面公开,而统治阶级则在朝廷公开。古代中国的这种刑罚的价值观,很显然已被日本所继承,日本的武士阶级特别讲究荣耀心,甚至用切腹这种自裁的方式来守护最后的荣耀。
  现在这个时代,如果还鼓吹切腹及自裁,难免会被认为太过野蛮。但如果稍加追究,则当可发现古代社会的精英阶级讲究身份上的自我优越意识,并将这种优越意识往自我的内在转化。当个统治阶级,在言行举止和道德标准上就要有个统治阶级的样子,而荣耀感无疑是一切美德的枢纽。以前我读中古史家基恩(Maurice Keen)所写的《骑士时代》,它反复论证的一大重点,就是指出,骑士时代的规约、传奇故事以及典章制度,它的终极目的就是在形成一种价值,以荣耀为核心,建造一个美德体系,用这种美德的认知来取代由于身份而形成的贵族传统。贵族之贵不在于身份,而在于美德。
  同样的,日本也是个把荣耀放在首要地位的文化体系。日本近代教育家及政治家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里指出,日本武士认为荣耀感为人格尊严与其价值的鲜明自觉,人生在世,最高的追求乃是不辱自己的好名声,而非财富与厚禄,如果犯错而蒙受耻辱,那简直是不能忍受的灵魂受伤。只因荣耀感的位阶被放得如此之高,日本武士遂有那种很激烈的切腹谢罪、自我惩罚的传统。我们可以不喜欢切腹的残忍,但不能不体会它对荣耀的坚持。
  古代中国人原本也是对精英统治阶层的荣耀感颇为讲究的,但诚如梁漱溟等前代学者所说的,中国文化到了后来已快速苍老,一个年青文化讲究条理清晰,甚至还可能有点过分激烈,但衰老的文化却太过世俗,全都被搞成了一片模糊,是非价值甚或气节荣耀被模糊掉,以前的人贪污犯错至少在荣耀感的自我监督下还会觉得耻辱丢脸,但到了现在纵使脚镣手铐拖着上了法场,也还拉拉扯扯有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诡辩之词。在一个荣耀感已被历史所稀释的社会,已不能在内心道德命令的阻止下,让许多坏事情不致发生,一个有廉耻自觉的社会,人们会自矜节行,国家的治理也会循序渐进,当缺乏了荣耀感和礼义廉耻之心,则许多事都很难说了。
  近代人谈论肃贪防弊,都以外在的监督制为重点,这种谈论的方法固然很对,但我更关心的其实是文化心理的价值建构,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有没有荣耀感这种价值,有没有羞耻之心,当有这种价值的坚持,各种弊端至少在源头上可以得到控制,如果源头就已失控,更多的监督制衡也将难以奏效。而谈心灵与价值,很多人可能觉得它太过虚空,但我要论证一下的乃是许多治理不错的社会,它们的精英阶层荣誉感文化,的确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显示中国的精英阶层在价值重建上还有多少工作有待努力!
其他文献
2007年底,中共十七大提出“大部门制”的行政体制改革方向。2008年3月,国务院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为主要改革目标,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等5个“大部委”,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  在中央层面推广大部制改革的同时,地方的相关探索也受到鼓励。一些地方由此推行了基层大部制改革,其中包括广东顺德的整体性的基层大
今天中国的社会下层,已经不是过去的下层了,分散在多种职业群体中,其阶层处境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市场能力,而不是相对稳固的身份制,但其命运却同时受到制度和市场的影响。  他们具体是由哪些群体构成?如果给他们描画一幅社会学肖像,那会是什么?他们又通过哪些社会机制,来影响社会接下来的走向?阶层构成  当前处于阶层结构下层的职业群体大致包括如下这些(我不把处于最底层的人们,比如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包括在内)。
马英九主持的新一波国民党改造出现了新问题。  从2000年春季到2014年冬季,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走过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历史周期。国民党先是丢失台湾“执政权”长达8年,到2008年才推出一代政治明星马英九夺回政权,但到今年11月29日,又在“九合一”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再遭惨败—甚至被臺湾媒体称为国民党自1949年以来最大的溃败。“九合一”选后国民党在全台22个县市中仅仅守住6个县市的执政权,所辖县
舆论漩涡中的白庙乡  去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以“中国第一个‘全裸’财务支出的乡政府”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2011年3月起,随着国务院决定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舆论并呼吁省、市、县、乡各级的“三公”经费管理也要做到公开、透明,白庙乡的做法又一次引起公众关注。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媒体对白庙乡财政公开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去年3月起,白庙乡政府在网
社会变动不居,像时间一样,有时候,十几年,几十年,在变动中只是一瞬。我们常常像一觉醒来那样,发现很多东西都变了。  变化的背后是陌生。也许还隐藏着更大的陌生。而这样的陌生,将把我们拖入难以预知的未来。  社会下层就是现在让主流社会以为熟悉,但实际上却陌生的庞大阶层。  他们是社会“上层-中层-下层”阶层结构的最低层级,是利益食物链和心理食物链上被“吃”的对象。这是阶层命运,但链条不是永恒的。  改
近日,人保部的官员和学者相继喊话要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合并统一。自2012年养老金缺口和延长退休年龄引起广泛热议以来,“并轨”就已迫在眉睫。早在2008年初,国务院就重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但是5省市的试点近乎折翼。  现在改革再出发,能否破除阻力、实现全国统筹?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养老金困局  《南风窗》:最近,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
很久很久以前,毛主席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那个时候,主席一句顶一万句。  不过,改革开放后,“以阶级斗争为纲”就被清算了,党和国家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于是,中国“崛起”,在经济总量上当了世界老二,真正“超英赶美”,人民被问“你幸福吗?”。  现在还有“阶级斗争”吗?年轻人估计对此一脸迷惑。但有人说,有!—  “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
公车出国自驾游  10月4日,一名网友在老挝万象旅游时,发现一辆云南牌照的公务吉普车,车身喷涂“农业执法”字样。他不禁感叹:“执法者国庆都不休息,还跑到国外工作,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吗?”这位网友将照片传至网上后,该车迅速走红,各大论坛、微博进行了疯狂转载,大家感慨万分。  其实,国庆加班的人也不少,但像这位公务员一样,放弃7天长假,不惧千山万水,驾车穿越热带雨林,就为执行公务,真是凤毛麟角了。
现年57岁的赵心树教授,执教于香港最好的新闻传播学院—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此前曾长期在美国从事政治传播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各类选举有全面和丰富的观察与研究,著有《选举的困境》一书。  《南风窗》记者近日专访了赵心树。     粗糙制度造成“双峰现象”  《南风窗》:今年是超级选举年,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大选。虽然都是选举,但是各国的选举制度差别很大,在您看来各国选举有什么根本不同?  赵心树
中国海军从黄水(近岸)到绿水(近海),最终走向蓝水,是一个长期、曲折而反复的过程。  辽宁号已经下水,歼-15成功着舰,海军首个舰载航空兵部队组建完毕,航母编队也将离港起航,中国的蓝水海军之梦不再遥远。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军走向深海大洋就成为一种民间与官方的诉求,而在综合安全、共同安全的理念和多边安全机制成为新潮流的当下,一国海军在世界海洋彰显存在已经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但中国作为世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