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增强实效使学生不断成长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班主任感觉班会课难上,学生参与度不高,从而导致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如果班主任能对班会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会增强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班会课的实际教育效果。
  关键词:设计;实效;班会课
  班会课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但是近年来,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班会课难上,学生不感兴趣,实效性不高。如有些教师觉得没话说,干脆把班会课改成自习课或用来上课;有些教师在班会课上仅仅是通知这一个星期的重要事宜或是简单地批评或表扬某些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乏味,没有意义,也达不到教育沟通的目的。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班会课呢?这就需要班主任多花时间和精力对班会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在体会新意中对班会课有所期待,使学生不断成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主题的设计
  班会课的主题是这节课的灵魂。一节班会课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否明确清晰。主题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必须是班级学生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同时又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体现班会课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班主任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如高一下学期,我们学校照例安排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在三天的旅行中,我发现了男女生交往的一些小秘密。这些小秘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有所察觉,特别是高一下学期刚开学没多久,我去女生宿舍查寝,看到我们班几个女生出的板报的主题叫“如果再不相爱,我们就老了!”。那段时间我也发现班级有好几位女生在偷偷地看爱情小说。针对这一表现突出的情况,在研学旅行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要召开一次“高中男女生正常交往”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学生一开始觉得话题敏感,有点害羞,但后来在一位同学的带领下,大家整体参与度很高,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基本达到共识: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需要正常的交往,这对身心发展、性格形成都是有好处的;青春期的男女生互生好感也很正常,但这并不代表恋爱;男女生交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这节班会课后,心中藏着小秘密的几位同学坦然了很多,在学习上也更用心了,后来的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点。
  二、内容的设计
  班会课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总体说来不外乎是德育型、美育型、智育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班会课,它的内容素材要生活化,情感要生活化,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班会课承担着很重要的德育功能,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回归生活。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住校生的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一天下午上物理课,班级的一位同学突犯癫痫病。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班上的学生没有慌张,一位同学立刻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情况,我也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时班级另外四五位同学迅速去请校医,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等校医的那几分钟内,班上有几位男同学面对突发癫痫病的同学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急救措施。当天晚上的自习课,我发现在讲台中间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面对突发癫痫病的病人我们该如何做”,注意事项标注的非常清楚。这篇文章不知是哪位细心的同学打印的,我看了真的很感动。这件事后,我也召开了一次班会课,在班会课上我高度表扬了班级绝大部分同学遇事不慌张,紧密团结协作,帮助同学一起渡过难关。这节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团结合作、关爱同伴,同时我又加了一个住校生安全教育的话题。课后想想,虽然住校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但两个内容加在一起有互相冲淡主题之嫌,既然班会课的主题已经确定,内容设计就应该围绕主题展开,期待一次的班会课能解决诸多问题是不现实的,集中一点使全班同学有更深刻的触动更好,贪多反而不利于效果的提高。
  三、形式的设计
  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有效的班会课往往会比较突出活动性。因为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受教育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社会情感,领会社会要求,当然在活动中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有关团结协作为主题的班会中,我组织学生玩“站报纸”的游戏。在同样面积大小的报纸上站的人数最多为优胜组,游戏结束后报纸也不能有破损。在行动前,需要组员认真思考,选择最佳方案和最佳人选。在实施中,所有参与人员要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个小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也非常符合团结协作的主题。像类似这样的小活动,实施起来限制的条件少,比走出校门参加活动要容易得多,效果也不错。
  除了开展丰富的活动,班主任也可以借助影像和音效媒体使班会课充满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提高班会课的效果。如在学生期盼已久的研学旅行之前(我们班的旅行线路是皖南),我利用班会课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寻梦徽州》的纪录片,旨在提醒学生此次旅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徽文化,不是单纯的娱乐放松。以团结协作为主题的班会课,我们是在《众人划桨开大船》那铿锵有力的歌曲声中结束的。当然,多媒体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手段,我们不能让班会课变成纯粹的视频课、音频课,合理利用多媒体才能为班会课增光添彩。
  四、过程与评价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的班会课,只有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也可发动全体家长参与),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去做事,只有全班同学参与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才能保证实现班会课的教育目标。如5月份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我提前一周就提出要开一次主题为“感恩·母亲”的班会课。我向学生大致描述了我的构思,学生对我设计的几个环节给予充分完善,如亲子照片的选用、母亲对孩子说段话、周末两天照顾一枚生鸡蛋的感受,包括最后课件的制作和班会的主持全部由学生完成。当然我也特别要求亲子关系较为紧张的同学周末两天要认真照顾生鸡蛋(鸡蛋要随时随地带在身边,尽量保证不破损),让他们体会父母照顾子女的辛苦,知道感恩。事先我邀请了住在学校附近的几位家长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课。整节班会课充满着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坐在教室后面的几位家长也感动不已。通常我们评价一节班会课的主体是班主任和学生,评价一节班会课的效果是看当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其实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班会课如果有家长的参与,让家长也明确班主任的教育目标,那么教育会从课堂上延续到家庭生活中,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教育的效果自然提高。
  总之,班会课的设计,需要班主任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准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帮助他们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能使他们不断成长,同时也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何月英.班主任工作艺术与主题班会设计[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袁美英.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的作用[J].天津教育,1995(10).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这个国人热议的问题也许难有标准答案,但曾培养了牛顿、达尔文等诸多科学巨匠的英国剑桥大学无疑能提供良好参考,剑桥大学校长莱谢克·博里塞维奇日前接受专访时说,大学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提供学术自由。  博里塞维奇分三点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培养杰出人才)需要时间。”剑桥大学经过了八百多年的历史积淀,才逐渐滋养出一些大师;而就当代非常看重的诺贝尔奖而言,获奖成果也常要等二三十年
从春夏跑到秋冬,从20世纪70年代跑到90年代,魏书生老师所带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天10里路的越野长跑。同学们在长跑中认识苦与甜;在长跑中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长跑中发现一个快乐的新天地。   1980年12月末的几天,北风怒号,数九寒冬,分外地寒冷。   在盘锦市六里河大坝上,朔风吹得野草、芦苇都向南倒在了地上。挖土方的民工们朝北走的时候,每个人的棉帽子都系上了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技能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恰当的、灵活的提问,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针对新课改形势下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谈几点个人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有效提问;学生;主体地位    自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对提问的重要性予以肯定,并反复地实践着。新课改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标准,它以构建“学生本位”为中心,让学生唱“主角”,而提问则是把课堂还给
高二时我担任的是文科自主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由一群“特殊”的孩子组成。一年来班级获得了先进班集体称号,多位同学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为什么说这群“特殊”的孩子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又为什么说他们特殊呢?67名同学,有40名借读生。其中有很多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严重心理疾病学生。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明确成绩遥遥领先,有部分同学学习存在极大困难,有部分同学因高一学习压力抹煞了所有的信心,有部分同学因为自
他,无心政治只想做风流才子,却误踏九五之尊。他,大兵压境还在吟诗作赋歌舞升平,落得成为阶下囚。他,三五之夜的一首新作之词,命歌伎吟唱,却成了他绝命的快刀。他的一生为诗词而活,他的一生为诗词而死,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作为词人,无论是前期的儿女情长,还是后期的国恨家愁,都来自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都是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正如王国维说的乃“天真之词”,而非“人工之词也”。   情之纯  作为帝王无论
新课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有这样的文字表述:“本门课程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每节课要有主题,而主题主要是指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这主题目标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笔者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感体验,巧设情境,有助于完成思想政治课堂的主题目标。  一、围绕课堂主题,精选视频情境  精彩的视频,以其良好的直观
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语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努力让学生摆脱束缚,冲破牢笼,呼吸自由鲜活的空气,让语文与社会共存,与时代共进,与自然接轨,与生命会晤,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学习语文,让语文具有更活泼的生命力。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笔者对生活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歌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
本人是一名数学教师,大学四年的专业培训,让我在数学方面有了一技之长,但是面对班级管理,却是无从下手。管理,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总感觉复制我的老师怎么做的就可以了,但是在实践过程才知道,原来班级管理并不是想想就可以的了。我研究了企业的管理方法,并结合本身数学学科特点,将数学中的分情况讨论问题的思想在班级管理中进行了运用。  我把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好的(不仅仅以成绩好的),二类是中等的,三类是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指导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以机电专业课程为例,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角度出发,创设多元化学习环境,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施优势互补、多元评价,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机电专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
摘 要:每一名学生,作为班级组织中的一员,他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草,都是会开花的草。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使每一种草都能开花;才能促进学生成长,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结合自己教育实践,从利用学生的自私、重视感恩的教育及降低心中的高度等一系列措施,谈如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才,获得成功。   关键词:班级管理;问题策略;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