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人类生活层次的不断升级下,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生存环境的建筑质量要求也同步提升,建筑的安全质量是人类基础设施的首要要求。目前,国内的城乡建筑工程的外墙渗漏问题频发,假设该建筑质量问题不能有效解救、应对,则直接加重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甚至还会导致施工工期拖延。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施工;防渗漏
  建筑行业是国内GDP经济总值占比较大主要行业之一,建筑行业的盛行,推动其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下,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水平在全球先进建筑技术的带领下,发展越来越好。但是,建筑外墙渗漏是目前建筑质量的主要问题。外墙渗漏影响总体建筑质量外还对建筑美观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有效解决建筑外墙渗漏问题,本课题主旨研究建筑外墙渗漏技术的应用,为日后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1、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渗漏的原因
  1.1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筑行业的朝阳发展下,建筑工程数量以及建设规模不断剧增。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是主要基本建筑材料,常被用于各种工序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广泛、本身该材料生产工艺简单、具备高度抗压性和耐久性,所以也被广泛用作建筑施工材料。但是,基于混凝土有着热胀冷缩的材料特征,混凝土用作外墙施工铺设,由于热胀冷缩的特性会造成外墙出现缝隙,导致建筑外墙渗漏的现象。另外,除了混凝土材料选用不当会降低建筑外墙施工质量,很多建筑材料选用不当也可能致使建筑外墙渗漏,如砌块质量差,将其应用于建筑外墙建设中,建筑外墙容易出现裂缝,相应的外墙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防水涂料不合格,将其应用于外墙上,建筑外墙防水效果并不好,这也不利于提高外墙防渗能力。
  1.2外墙洞口处理存在的问题
  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生存环境要求升级的当代,建筑的外形及其结构要求都同步升级。所以,如今不少的建筑外形及其结构相当多元化,构造复杂。所以施工单位的外墙施工工序增加、施工难度复杂,不少的建筑外墙施工需要预留孔洞,方便后续外墙装修、饰面。假设,不能良好地处理孔洞封堵问题,极易引发外墙渗漏。在处理外墙洞口问题时,应该用料口密封住洞口,保持洞口注入料和建筑外墙没有缝隙,完全掩饰掉外墙,良好处理外墙孔洞问题,是建筑工程外墙施工的重要关键工序。
  2、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有效应用
  2.1在设计阶段注重规范防渗漏措施
  确保建筑工程的外墙施工做到防渗透、零缝隙、完美衔接,首当其冲的是要求设计人员在事前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外墙渗漏的问题,根据实际建筑施工要求和施工技术,做出完善的外墙防渗漏的建筑架构设计,在设计阶段则要充分对于下列外墙预防渗漏方案的重要几个方面进行加强注意:
  2.1.1科学地开展混凝土构件设计。建筑工程的外墙多数选取空心砖以及混凝土材料构件外墙,但是由于混凝土热胀冷缩的特征。极易造成建筑外墙渗漏。为了提高建筑外墙防渗漏功能,在设计建筑外墙结构时应当注重选用混凝土构件、选用红砖为建设材料,这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外墙渗漏的可能性。因为混凝土构件能够确保建筑外墙稳定;红砖具有吸水性、干缩性、粘结性,能够提高建筑外墙的坚固性,并且有效的吸收水分,避免建筑外墙渗漏。
  2.1.2加设钢丝网。钢丝网架设在外墙框架上,是基于外墙稳定性的要求,利用外墙抹灰部位进行钢丝网的加设,选择合适的钢丝网布设位置及其布设长宽,可以确保外墙顺利的构造,加强外墙内部稳定性,减少外墙渗漏或裂缝的出现。
  2.1.3着重增加砂浆的粘结性。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外墙的坚固性,在对建筑外墙施工时,根据外墙受力情况,适当的增加砂浆强度,提高砂浆粘结能力和抗裂能力,为实现建筑外墙长期坚固创造条件。
  2.2施工阶段注重提高墙体砌筑质量
  外墙施工工序的质量问题是十分关键的,外墙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渗透预防能力。良好的外墙施工质量能够提升建筑墙体的防渗漏能力,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从下列几大方面做到墙体砌筑质量的完善。
  2.2.1实际的施工中尽量杜绝使用干砖。在具体施工中之前,一定要将干砖浸泡在水中1~2天,促使砖的湿度达到5%~8%。在满足此条件的情况下,利用湿砖进行施工。这样做的原因是利用干砖直接施工,可以吸收砂浆中的水分,降低砂浆的粘结性能,促使外墙的坚固性降低。干砖的浸泡到浆体中,能够尽量避免砖头吸浆的情况,同时有效维护外请稳固性。
  2.2.2注意強化墙体沉缩裂缝的把控。砂浆注入建筑砌体和建筑结构架柱体中,牢牢缝合框架柱和砌体,杜绝出现墙体裂缝的情况。在进行墙体砂浆灌注施工前,还要将拉结筋砌入湿砖头的裂缝中。反之填充墙保留空隙方便砌筑完工七天后的继续补砌,做到填充墙的牢牢补砌。
  2.3加强外墙基层处理
  为了能够有效升级建筑外墙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能。施工队伍在进行外墙基层处理时,充分考虑外墙基层的承载能力以及坚固性能,首先对外墙基层进行高压水枪喷射外墙面的处理,主要是清理掉建筑外墙的残渣、疙瘩、混凝土砂浆等等。高压水枪处理完表面墙体后,则下一步使用胶水对外墙进行二次涂刷,形成外墙结合层,称涂刷胶水为彻底干透时,进行抹灰,保持外墙平滑。外墙基层处理好后,详细对外墙基层质量逐一进行检验。其次,加强饰面砖的粘贴。在具体饰面砖粘贴的过程中按照施工图纸,规范的、合理的粘贴饰面砖;对粘贴完成的饰面砖进行处理,确保饰面砖有效的粘结在墙体上;为了保证饰面砖有效的固定在墙体上,在完成此项工艺后,注意养护。
  结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居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生存环境要求升级,同时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升级,作为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外墙渗漏。为了处理好建筑外墙渗漏,加强建筑外墙防渗漏能力,首先处理好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对外墙洞口、选用材料、墙面残渣物等进行逐一的处理。着重重视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维护建筑工程外墙美观性能以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静宇.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J].工程科技,2011,14(11):18-20.
  [2]徐金月.探讨深基坑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2(6):10-12.
  [3]廖威.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4(9):67-72.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
随着通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数字技术、通讯网络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所带来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继推进了出版、电视、音乐、广告、教育等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内部产业的融合浪潮后,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物流、商流和资金流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时滞缩短、流通更加顺畅,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也进一步展开。以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情况下,信访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信访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们要清醒看到社会主体日益多元、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虚拟社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制造汽车的时候使用的新型材料越来越多,这对焊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焊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汽车制造业的需要了.为了确保制造汽车的使用的钢材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学,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现实、生活现状等具体情况确定学习方式。除现在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外,还有哪些是应注意的呢?在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中,人们正在提出、探讨着许多新的学习方式,这其中我们又应遵循哪些原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它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和教育教学质
混凝土的高强度、可塑性与耐久性使其在建筑施工中占主要地位.但就目前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而言,普通的混凝土材料在施工后会产生各种缝隙,影响建筑的质量与寿命,留下安全隐患.
本文以辽宁丹东某污水处理厂的基坑工程为例,使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软件对基坑进行排桩+锚杆支护的设计和稳定性验算,对基坑不同深度区段的位移进行预测,为工程的施工和监测提供
一、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尽快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在理论上更加与国际中学数学教育接轨,而且教学理念更先进、课程设计更科学、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大面积推进,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对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头等大事,必须下大力气去认真学习,努力探索,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打破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理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同时,要有利于教师与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许多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曾多次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和环境。实验是物理的灵魂,是物理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物理实验是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断激
【本刊讯】 2014年11月6日,在京召开的2014第六届世界非并网风电与能源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国家“973”计划大规模非并网风电项目组共同举行了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助推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重大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世界风能学会麦加德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马晓河副院长、能源研究所韩文科所长、产业经济研究所王昌林所长、国家“973”计划大规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