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直觉思维及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首先提出直觉思维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进而阐述了如何培养直觉思维。
  [关键]数学教学 直觉思维 培养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但体现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数学直觉概念的界定
  
  简单的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对于直觉作以下说明。
  1,直觉与直观、直感的区别
  直观与直感都是以真实的事物为对象,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感觉或感知。庞加莱说:“直觉不必建立在感觉明白之上,感觉不久便会变的无能为力。例如,我们仍无法想象千角形,但我们能够通过直觉一般地思考多角形,多角形把干角形作为一个特例包括进来。”由此可见直觉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没有具体的直观形象和可操作的逻辑顺序作思考的背景。
  (2)直觉与逻辑的关系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长期以来人们刻意的把两者分离开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从来就不是割离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逻辑重于演绎,而直观重于分析,从侧重角度来看,此话不无道理,但侧重并不等于完全,数学逻辑中是否会有直觉成分?数学直觉是否具有逻辑性?数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是人们对生活现象与世界运行的秩序直觉的体现,再以数学的形式将思考的理性过程格式化。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基于直觉,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问题解决也离不开直觉,下面我们就以数学问题的证明为例,来考察直觉在证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个数学证明可以分解为许多基本运算或许多“演绎推理元素”,一个成功的数学证明是这些基本运算或“演绎推理元素”的一个成功的组合,仿佛是一条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通道,一个个基本运算和“演绎推理元素”就是这条通道的一个个路段,当一个成功的证明摆在我们面前开始,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确信沿着这条路必定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但是逻辑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些路径的选取与这样的组合可以构成一条通道。事实上,出发不久就会遇上叉路口,也就是遇上了正确选择构成通道的路段的问题。庞加莱认为,即使能复写出一个成功的数学证明,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证明的一致性……这些元素安置的顺序比元素本身更加重要。笛卡尔认为在数学推理中的每一步,直觉力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
  
  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从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来看,笔者以为直觉思维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简约性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的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2)创造性
  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 我国的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过多的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
  (3)自信力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其二是来自数学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但笔者的观点是,兴趣更多来自数学本身。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它的物资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当一个问题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2)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念
  直觉的产生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的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些哲学观点包括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数学事物间所有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及秩序的直觉意识,审美能力越强,则数学直觉能力也越强。
  (3)重视解题教学
  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察学生的直觉思维。
  例如选择题,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择支中挑选出来,省略解题过程,容许合理的猜想,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的发散性,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維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跟着感觉走”是教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里已蕴涵着直觉思维的萌芽,只不过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思维观念。教师应该把直觉思维冠冕堂皇的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的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的特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
  
  四、结束语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伊思?斯图尔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灵感的逻辑”。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美感的逻辑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数学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河南汝阳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本文分析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目的探讨皮质发育障碍(disorder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DCDs)模型鼠小脑回(又名小的脑回或微脑回)周围病灶组织的电镜、病理特征,分析其与癫痫发生的关系。方法9只健康新生Wist
我们以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压力容器应力分析部分教学内容为例,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探索,提出着重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力学解析结果的分析讨论,弱化解析过程的数学推导的教学
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实验,在整个创新教学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本文从科学定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团结协作、开展设计性试验、与当代经济接轨等方面,分析了实验教学过程
摘 要:我们在生活和生产当中都离不开污水的处理,所以污水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污水处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持续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重庆九龙坡区污水规划实践,在分析了重庆九龙坡区排放污水的特点和污染的慨况的前提下,从污水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水污染;规划目标;规划方案  在环境保护当中,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环境日益恶劣的大背景下,对污水
摘 要:本文对滚筒洗衣机、波轮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對衣物的磨损程度进行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九项指标,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两种工作方式的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磨损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滚筒洗衣机的净衣效能明显高于波轮洗衣机,对衣物的磨损度也更小,滚筒洗衣机的工作方式在洗涤性能方面表现更优。  关键词:滚筒洗衣机;波轮洗衣机;净衣效能;磨损度;模糊层次分析法  1 研究思路  对于洗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对近年来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文献复习,并报道了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膜炎患者早期采用Am
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我们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们的实验改
一、观课议课产生的背景以往的研讨课活动,听课教师就是一支笔、一个本步入课堂,把听评课当成任务,听课并不是用心地观察和思考,而是为了完成规定数量的听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