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也去攀岩了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自前往攀巖馆,心里是忐忑的,像我这么笨的人到那里肯定上都上不去。结果到了以后发现,这是真的。和图片中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啊!这个也太高了吧!
  教练员把安全绳跟我的护具连接在一起,他说:“你上吧。”
  欸?可是我什么都不会啊,按理说不是应该告诉我一些攀登的技巧吗??
  我挑了最简单的第一条攀岩道,开始往上爬。我先用左脚蹬上一个支点,紧跟着右脚找到相应的落脚点,然后尽量伸长胳膊去够稍微往上的支点,我发现那个点好小,手很难抓住。然后休息区那个女孩提醒我,上面有一些支点比较平,可以用脚踩,有些支点上面有坑,手指可以抠住。就这样,我似乎找到一些感觉了。然而这样下来我爬到一半就感觉电量只剩20%了,自动开启低电量模式……与此同时我还遇到了更大的难题,我到了岩壁最难的90度折角,必须经过这里,才能继续前进。可是我不敢抬起手臂去够那块近在咫尺却非常难以抓握的支点。
  休息区的女孩一直在背后对我喊:“加油,别放弃!你可以的!”在她的鼓励下我再次伸出了手臂,还是抓不到。胳膊实在没有力气了。“我没有力气了!”我对地面帮我拉安全绳的教练员说,“不行了,让我下来吧!”教练员开始松绳子,我开始下滑,像曾经无数次幻想过的那样,做一个侠女,轻功超群,翩跹而下……然而,事实却是,“欸!你别抓绳子!把双手自然放下!”教练员喊道。哦,我死死抓着安全绳的样子是不是特别蠢?
  下来以后,两条胳膊就跟灌了铅似的。再次打量那面貌似高不可攀的岩壁,如果我刚才再坚持一下的话,会不会最终能成功呢?
  这时候馆里又来了两个男生,其中一个换了专业攀岩鞋子,开始攀高难度的蓝色区域。他看起来非常熟练,“噌噌”几下就爬到了顶端。好厉害啊,我默默感叹。
  休息够了,我再次出征。结果爬到三分之一的位置时,我就完全没有力气了。十指和双脚轻轻地抠踩着支点,靠着后面的绳子的力量悬空坐下,大口地喘气了好久,好想放弃啊。正在我感觉前路无望的时候,突然有一道绿色的荧光束出现在我左手的上方,一个粗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用手抓这个,能不能够到?”
  我抬起手试了一下:“可以!”
  “多用腿的力量,先上腿,再上手!”
  “左脚踩这个试试。”绿色的荧光打在我左脚上方的一块支点上。我抬起脚踩到了这个支点上。
  “右手抓住这里!”荧光束在我右手斜上方的支点上亮起。
  “你的身体要尽量靠近岩壁,这样比较省力。”
  我完全不知道跟我说话的是谁,还以为是我的教练员,往下面瞅了一眼,教练员在我右侧斜后方,可声音的来源是我的背后啊。这一眼把我瞅害怕了,原来我现在离地面这么高了,教练员都是很小的一只。我不敢再回头看,只是继续按照那个人说的,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于到了上次的滑铁卢,那段90度折角。
  “先上左脚,蹬这个!”
  “啊,蹬不上!”我的腿在抖。
  “能踩到这个吗?”
  “好像踩不到。”
  “你试着左右脚交换一下位置!”
  我用手抠住支点,努力把左右脚在狭小的支点上交换了位置,哆哆嗦嗦地踩住了,成功!
  我用尽全身力气贴近岩壁,先稳住自己,然后伸手去够荧光束指示的下一个支点,好远啊……
  “好,现在上右脚,到这里。”
  我使出洪荒之力,把右脚放上去了。然后迎接我的就是坦途,循着荧光束一点一点向上爬,我摸到了顶端。
  我松开抓在岩壁顶端的手,抓住安全绳,回头向下看,发现是那个穿专业攀岩鞋的男生一直在帮我,我挥着手连说“谢谢你!”
  我到达顶端了,冲上云霄了,可是我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我没有很兴奋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
  速降到地面以后我走到休息区再次感谢了那个男生,多亏有他的指点,我没有中途放弃,还有条不紊地登了顶。
  编辑/王语嫣
其他文献
自入食堂深似海,从此减肥是路人  我们学校的食堂真的是个神一般的存在,我还从来没有遇见过跟餐厅一模一样的食堂。  可能是老板读书时饱受食堂的毒害,所以给我们食堂来了一场大改革。你说晚上在露天支个烧烤架卖烧烤就算了,在小包厢里居然还有一人一锅让我们自己煮火锅,就像海底捞那样。  我们学校后面是一片竹林和荷花池,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没错!我们学校还有竹筒饭、荷叶饭,平日里我们都会帮着食堂叔叔阿姨去摘
亲爱的付洋姐姐:  晚上好。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倒是没想过会以这种方式给你写信。只是有些话好像憋不下去了。  我不是一个开朗的人,也不是一个自信的人,甚至以前的我有些孤僻、多愁善感。这可能跟我的家庭有关,我是一个刚出生父母就不要的孩子,爷爷奶奶拉扯我长大,从小我就受学校里其他人排挤。  一直以来,我的朋友都不是很多,有些好朋友也会在分开以后渐渐陌生。其实我害怕失去,总是小心翼翼,然而我不是主动
[1 ]  文理分班时,在抽屉里找到一张纸条,纸条上写:“放学后一起回家。”落款:XXX。  “啊!”我一下子紧张地把纸条塞进抽屉里,耳朵红得快把头藏进抽屉里。我的心怦怦直跳,指甲快掐进肉里。那是我第一次收到别人的小纸条,而且别人还是我们班长得帅的几个男生之一。  我一整天都没能好好上课,连最喜欢的英语课也走神了,假装转身从书包里找东西时,眼神却时不时飘向后排那个给我写小纸条的男生,内心讨厌着这个
大学于我,似乎是很遥远的。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我渴望了多久。  可能在周围的人中,我是比较奇葩的。人人都不想长大,我却无比期待长大。  从我对文字有兴趣起,便看了不少书,对书中描绘的大学生活心生向往。上了大学多好,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的兼职,认识更多的新事物,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座古城,并不繁华,甚至可以说是落后。这座城市的节奏很慢,每个人都很慢。  然而在这样的一座城市中,我也是总在
十六岁的时候,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是我暗暗喜欢的男生。  暑假假期里我去她家玩,用她的手机给他打过电话,后来我才知道,她悄悄记下了他的号码,给他发短信,偶尔也会聊聊电话。  等开学后重新回到学校,他告诉我说她好像喜欢上了他,而他喜欢的是我。  我喜滋滋地拿着他买给我的巧克力去与她分享,她一边吃一边像是不经意地说道:这臭小子,也不知道多买一块呀!我听得出,她的语气酸酸的,我心里竟然泛起了小得意。  
小剧场——  某天,小签君敲开了主编办公室的门。  主编:交稿子是吗?  小签君(一脸认真地玩手机):不不不,我抓个小精灵就走。  主编:……  十分钟后,小签君又敲开了主编办公室的门。  主编:又来抓小精灵?  小签君:是的。  主编:就知道是抓小精灵!这期“漫纪元”就做一期关于小精灵的专题吧!  小时候看《神奇宝贝》里的主人公小智和他的小伙伴一边旅行一边收集小精灵,可把小签同学眼馋坏了。  如
“东部季风区的雨带推移,四五月在华南地区,五六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准静止锋……”  笔尖圈划到这里的时候,老师的声音好像忽然低沉了下去,教室里的灯光也变得昏暗。我放下笔抬头向窗外望去,成片的乌云压在头顶,忽然到来的暴雨击打在玻璃上,发出清晰而有力的声响。  每经历一次春天,我都会问一次自己生长的意义。十七个春秋过去,第十八个春天如约来临,我仍不能肯定地回答自己,生长究竟意味着什么。  四月的气息
本人女,年方19岁,外貌普通,身材普通,就读于南方某211某颐养心性专业,大二老学姐一枚。  平素一大(恶)趣味就是时而身处人群其间,时而抽身冷眼旁观,于是近两年我观察到如下信息,现庄重汇报给各位:  传说中的“食堂大妈大叔爱抖勺”是一条因人而异、因菜而异的伪命题。大叔比大妈爽快,打饭比打菜豪气。于是食堂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身材娇弱的妹子捧着饭盘对大叔哭喊着道:“大叔!我不要这么多饭,请帮我
大三那年,因为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表演了一次竹笛独奏,我又找回了曾经吹笛子的自信和热情。  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竹笛,初中通过了七级和小B级考试。高中三年,因为学业压力,这项才艺几乎被我抛之脑后。到了大学,我才有机会让这根闪烁棕黄光芒的乐器,重新奏响在平凡到静音的岁月里。  大三下半学期,我特地留意了南京招收周末兼职器乐教师的琴行,却发现很多琴行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有授课经验,难以达标的我差点就要放弃了
不得不说我和林跃嘉还真有缘分,学前班当了一年同桌,一年级到三年级又当了三年同桌,就连四年级分班的时候也分在了同一个班。还有现在升上初中了,在同一个班也就算了,还有幸成为了前后桌。  林跃嘉和他的同桌林彬坐了一年多就分开了。老师的原话是:“有同学和我反映,林彬不仅下课时很活泼,上课时也很活跃。为了不影响课堂纪律和周围同学的学习,林彬,你就搬到第四组最后面去坐吧。”我心想,打小报告的那人真黑心,要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