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愉快轻松的氛围是创造政治课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运用教学幽默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认识教学幽默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幽默能力,把握教学幽默的分寸,发挥教学幽默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幽默;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36-03
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师道尊严”,不苟言笑成为教师的行为规范,政治老师因其学科特点在学生面前板着面孔说教,一本正经,惟恐失去教师的尊严。事实上,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激励、呼唤、鼓舞,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愉快的课堂气氛,愉快轻松的氛围是创造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这种良好氛围的创造,除了依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之外,运用幽默艺术也能有所成效。《苏联大百科全书》指出:“幽默是内庄外谐的态度……幽默诱导人们以深入思考的严肃态度理解笑的对象的本质……幽默着力于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1]教学幽默正是这样一种教学艺术: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即“庄”的同时,还注重教学方法的“谐”,即趣味性和生动性相融,“寓庄于谐”。
一、教学幽默的必要性
教学幽默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幽默感,它能使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2]教学幽默艺术运用于政治课教学上就是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的一种教学艺术形式。教学幽默不仅高雅,更是睿智的表现,它妙趣横生,使学生如沐春风,于教育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1.幽默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增强教师的魅力。
由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的差异,消除师生之间心理上的隔膜,建立起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而运用幽默艺术,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几个学生没留心听课,在匆匆忙忙写什么,就问:“你们在赶什么?”学生答:“我们在赶语文课的作业,因为作业太多,在家没来得及做完,而再过半小时就要上语文课了。”他们以为老师会教训他们一顿,但她只是继续上课。第二天,这位老师一走进教室就拿出一袋胡萝卜,一边讲解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一边削胡萝卜。她看到学生们很吃惊的样子,便解释:“今晚我要在家请客,但菜还没弄好。”自此,大家上政治课都专心听讲了。故事中的老师很巧妙地运用了幽默艺术,从侧面轻松地指出了课堂上应专心听讲,而学生对于老师的这番良苦用心自然心领神会,不但改正了错误,而且还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政治知识了。事实上,这类由种种原因引起的学生不重视政治课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如果我们一味地采用指责的方法,只能令学生对老师生厌,从而使他们更加讨厌政治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肌体和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种种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课堂上个别学生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时,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自尊心,使用教学幽默往往比直接的斥责、批评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敌意,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维系。
2.教学幽默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平铺直叙,刻板硬套,这是教学中的大忌,政治课也是如此。如果老师只知一味地对学生说,这里是重点,要作上记号,那是关键,要记牢,只会使课堂上犹如一潭死水。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重视艺术性,重视趣味性,运用幽默启发学生主动深思,让教育性自然地表现出来,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滋润。思想政治中有些概念、规律、道理抽象、深奥,运用幽默的手法比单纯用枯燥的语言更能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刻的道理,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加深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例如,我在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怎么也记不住这个“20字的大局”,我即兴运用了非言语表达方式的教学幽默:手忽而搞个抓的姿势,忽而向下,忽而打开、向前、平放,这种哑语式的教学虽引起学生不住地抿嘴笑,却于笑声中一下子掌握住了知识,讲“四项基本原则”时,我采用的则是漫画形式:在黑板上画一小人儿,脚下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手中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力,心中牢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让学生通过联想“小人儿”记住了四项基本原则,再也不难了。
3.教学幽默能够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开朗的性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幽默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创造,正是教师乐观态度、机智思维和豁达胸怀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耳濡目染,心智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得到启发。教学幽默常常会使学生在开怀一笑之后,感到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思想振奋。教学幽默往往又是委婉含蓄而曲折的,学生欣赏、接受幽默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有助于锻炼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在老师幽默感的熏陶感染下,学生还能提高审美、文化和艺术的修养,增强自身的幽默感和幽默能力。教学幽默往往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零散的事物概括化,学生受此影响,脑子会越来越灵活,从而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概括能力。此外,由于榜样对于中小学生的作用很大,因而当学生面对教师用幽默处理偶发事件和解决师生矛盾时表现出来的豁达和机智,会得到学生的佩服和尊敬,从而会不知不觉地以教师为榜样,当他们面临一些棘手问题或处于尴尬境地时,也能学习教师的这种机智,使自己“化险为夷”;在解决自己与他人的矛盾时,也能运用幽默使自己由被动变主动,化干戈为玉帛。
二、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幽默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赫修特在《教学艺术》一书中把幽默认定为一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品质和能力。教师应该是幽默的人,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幽默的。“幽默细胞”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1.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
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创造教学幽默的基础。[3]教育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教师要用知识启迪学生的心智,用情感诉诸人的灵魂。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用幽默的语言、表情、动作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2.勤于思考,学会运用快捷创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幽默背后蕴含着教师的才能和机智,教学幽默的合理运用正是教师的才能和机智的展现。大多数教学幽默往往生发于灵感,出现在教学中的一刹那,容不得教师过多思考、反复推敲,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驾驭幽默技巧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刻机智、果断地自然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重视学生的现场反馈,注意学生的表情、动作、言语、举止的变化;什么时候使用幽默,使用哪种类型的幽默,需要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还需要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来考虑事物,善于发现事物有趣的一面,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变换思维,把教学与幽默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敏捷的思维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举手提问:“我们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伟大、强盛的国家,既然如此,‘全盘西化’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位老师略加思索,笑着问道:“你身体健康吗?”提问的学生肌肉发达、体格健壮,其他学生看着他代答道:“棒极了!”老师接着说:“那你为什么不能吞食苍蝇呢?”学生们闻而思之,都忍俊不禁。这位老师巧妙地利用该学生健壮的体格,即兴以“健康的人也不能吞食苍蝇”这一喻体阐明了我国为什么不能全盘西化的道理,使学生在笑声中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平时要善于积累幽默的素材。
幽默的智能基础是丰富的生活和知识认知,因而其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平时有心积累,注意收集材料。一般说来,认知积累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博览群书,关注艺术作品,从中汲取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笑话、漫画、格言、警句、小品等,恰当运用,便可取得良好的幽默效果。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逸闻趣事、俏皮话、顺口溜、打油诗等,教师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利用。教学幽默与生活幽默一脉相通,教师的幽默言论行为采撷、筛选、提炼于生活、意味深长、能使学生产生愉悦、轻松感觉。三是从学生的典型错误中提炼。对这些材料,一般不能原原本本地搬进课堂,需要加工、改造,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这样的幽默才能真正达到与教学的和谐一致,万万不能生吞活剥,否则会弄巧成拙。当然,教学幽默更可贵的是教师自己的独创,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把握幽默的分寸,正确处理幽默与教学、教育的关系
教学幽默不可滥用。幽默有利于教学,但我们决不能为幽默而幽默。没有蕴含的教学幽默是浅薄的,形式主义的,也是空洞的。例如,甲俄国人对乙俄国人炫耀道:“我家的狗可以看报纸。”乙道:“知道,我家的狗早就告诉我了。”这样的幽默除了增加一点笑料之外,没有任何的教学价值,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正如老舍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脱离教学内容,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效果。中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教师在教学中滥用幽默,就等于把教室变成了娱乐场,最终将难以控制过于活跃的课堂气氛,而影响教学正常开展。真正的教学幽默在于把深刻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教学幽默的运用要服从教学内容和课堂气氛的需要,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作为衡量教学幽默运用限度的依据。[4]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的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大,教学效果差,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5]教学方法需要科学地加以选择和使用,教学幽默亦必如此。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把幽默艺术必要、合理地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幽默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富有生机,更具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爱群.幽默:政治课教学活力的“糖衣”[EB/OL].http://www.chledu.com/show.aspxid=21220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幽默;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36-03
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师道尊严”,不苟言笑成为教师的行为规范,政治老师因其学科特点在学生面前板着面孔说教,一本正经,惟恐失去教师的尊严。事实上,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激励、呼唤、鼓舞,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愉快的课堂气氛,愉快轻松的氛围是创造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这种良好氛围的创造,除了依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之外,运用幽默艺术也能有所成效。《苏联大百科全书》指出:“幽默是内庄外谐的态度……幽默诱导人们以深入思考的严肃态度理解笑的对象的本质……幽默着力于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1]教学幽默正是这样一种教学艺术: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即“庄”的同时,还注重教学方法的“谐”,即趣味性和生动性相融,“寓庄于谐”。
一、教学幽默的必要性
教学幽默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幽默感,它能使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2]教学幽默艺术运用于政治课教学上就是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的一种教学艺术形式。教学幽默不仅高雅,更是睿智的表现,它妙趣横生,使学生如沐春风,于教育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1.幽默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增强教师的魅力。
由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的差异,消除师生之间心理上的隔膜,建立起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而运用幽默艺术,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几个学生没留心听课,在匆匆忙忙写什么,就问:“你们在赶什么?”学生答:“我们在赶语文课的作业,因为作业太多,在家没来得及做完,而再过半小时就要上语文课了。”他们以为老师会教训他们一顿,但她只是继续上课。第二天,这位老师一走进教室就拿出一袋胡萝卜,一边讲解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一边削胡萝卜。她看到学生们很吃惊的样子,便解释:“今晚我要在家请客,但菜还没弄好。”自此,大家上政治课都专心听讲了。故事中的老师很巧妙地运用了幽默艺术,从侧面轻松地指出了课堂上应专心听讲,而学生对于老师的这番良苦用心自然心领神会,不但改正了错误,而且还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政治知识了。事实上,这类由种种原因引起的学生不重视政治课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如果我们一味地采用指责的方法,只能令学生对老师生厌,从而使他们更加讨厌政治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肌体和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种种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课堂上个别学生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时,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自尊心,使用教学幽默往往比直接的斥责、批评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敌意,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维系。
2.教学幽默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平铺直叙,刻板硬套,这是教学中的大忌,政治课也是如此。如果老师只知一味地对学生说,这里是重点,要作上记号,那是关键,要记牢,只会使课堂上犹如一潭死水。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重视艺术性,重视趣味性,运用幽默启发学生主动深思,让教育性自然地表现出来,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滋润。思想政治中有些概念、规律、道理抽象、深奥,运用幽默的手法比单纯用枯燥的语言更能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刻的道理,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加深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例如,我在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怎么也记不住这个“20字的大局”,我即兴运用了非言语表达方式的教学幽默:手忽而搞个抓的姿势,忽而向下,忽而打开、向前、平放,这种哑语式的教学虽引起学生不住地抿嘴笑,却于笑声中一下子掌握住了知识,讲“四项基本原则”时,我采用的则是漫画形式:在黑板上画一小人儿,脚下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手中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力,心中牢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让学生通过联想“小人儿”记住了四项基本原则,再也不难了。
3.教学幽默能够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开朗的性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幽默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创造,正是教师乐观态度、机智思维和豁达胸怀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耳濡目染,心智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得到启发。教学幽默常常会使学生在开怀一笑之后,感到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思想振奋。教学幽默往往又是委婉含蓄而曲折的,学生欣赏、接受幽默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有助于锻炼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在老师幽默感的熏陶感染下,学生还能提高审美、文化和艺术的修养,增强自身的幽默感和幽默能力。教学幽默往往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零散的事物概括化,学生受此影响,脑子会越来越灵活,从而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概括能力。此外,由于榜样对于中小学生的作用很大,因而当学生面对教师用幽默处理偶发事件和解决师生矛盾时表现出来的豁达和机智,会得到学生的佩服和尊敬,从而会不知不觉地以教师为榜样,当他们面临一些棘手问题或处于尴尬境地时,也能学习教师的这种机智,使自己“化险为夷”;在解决自己与他人的矛盾时,也能运用幽默使自己由被动变主动,化干戈为玉帛。
二、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幽默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赫修特在《教学艺术》一书中把幽默认定为一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品质和能力。教师应该是幽默的人,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幽默的。“幽默细胞”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1.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
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创造教学幽默的基础。[3]教育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教师要用知识启迪学生的心智,用情感诉诸人的灵魂。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用幽默的语言、表情、动作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2.勤于思考,学会运用快捷创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幽默背后蕴含着教师的才能和机智,教学幽默的合理运用正是教师的才能和机智的展现。大多数教学幽默往往生发于灵感,出现在教学中的一刹那,容不得教师过多思考、反复推敲,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驾驭幽默技巧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刻机智、果断地自然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重视学生的现场反馈,注意学生的表情、动作、言语、举止的变化;什么时候使用幽默,使用哪种类型的幽默,需要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还需要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来考虑事物,善于发现事物有趣的一面,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变换思维,把教学与幽默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敏捷的思维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举手提问:“我们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伟大、强盛的国家,既然如此,‘全盘西化’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位老师略加思索,笑着问道:“你身体健康吗?”提问的学生肌肉发达、体格健壮,其他学生看着他代答道:“棒极了!”老师接着说:“那你为什么不能吞食苍蝇呢?”学生们闻而思之,都忍俊不禁。这位老师巧妙地利用该学生健壮的体格,即兴以“健康的人也不能吞食苍蝇”这一喻体阐明了我国为什么不能全盘西化的道理,使学生在笑声中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平时要善于积累幽默的素材。
幽默的智能基础是丰富的生活和知识认知,因而其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平时有心积累,注意收集材料。一般说来,认知积累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博览群书,关注艺术作品,从中汲取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笑话、漫画、格言、警句、小品等,恰当运用,便可取得良好的幽默效果。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逸闻趣事、俏皮话、顺口溜、打油诗等,教师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利用。教学幽默与生活幽默一脉相通,教师的幽默言论行为采撷、筛选、提炼于生活、意味深长、能使学生产生愉悦、轻松感觉。三是从学生的典型错误中提炼。对这些材料,一般不能原原本本地搬进课堂,需要加工、改造,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这样的幽默才能真正达到与教学的和谐一致,万万不能生吞活剥,否则会弄巧成拙。当然,教学幽默更可贵的是教师自己的独创,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把握幽默的分寸,正确处理幽默与教学、教育的关系
教学幽默不可滥用。幽默有利于教学,但我们决不能为幽默而幽默。没有蕴含的教学幽默是浅薄的,形式主义的,也是空洞的。例如,甲俄国人对乙俄国人炫耀道:“我家的狗可以看报纸。”乙道:“知道,我家的狗早就告诉我了。”这样的幽默除了增加一点笑料之外,没有任何的教学价值,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正如老舍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脱离教学内容,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效果。中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教师在教学中滥用幽默,就等于把教室变成了娱乐场,最终将难以控制过于活跃的课堂气氛,而影响教学正常开展。真正的教学幽默在于把深刻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教学幽默的运用要服从教学内容和课堂气氛的需要,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作为衡量教学幽默运用限度的依据。[4]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的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大,教学效果差,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5]教学方法需要科学地加以选择和使用,教学幽默亦必如此。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把幽默艺术必要、合理地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幽默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富有生机,更具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爱群.幽默:政治课教学活力的“糖衣”[EB/OL].http://www.chledu.com/show.aspxid=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