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也能成为著名植物画家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qing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9北京世园会上,一幅巨型花卉画作引起观众的注目和好评,人们连连称赞,太美啦!简直都画活了!现场许多人甚至手拿放大镜观看这幅作品。然而,令人们想不到的是,此画的作者竟是一位80岁的老人,他就是享有“中国植物画第一人”美誉的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老人。
  曾老1939年出生在云南省威信县,小时候喜欢信手涂鸦,用老人的话讲,什么都敢画,却画什么不像什么,喜欢画画的他,偏偏不信什么天赋之说,只要自己喜欢画就去画,一天画不好就画两天,一年画不好就画两年,凭着这股对画画的热爱和锲而不舍,20岁的他进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实习绘图员,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他比考上大学还兴奋。不久,国家启动了由300多位植物分类学家和164位插画师组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工作,曾孝濂有幸选入其中,成为画花木鸟兽的绘画师,并且这一画就是37年。
  植物科学画,必须要比照标本,精确地传达植物的科学特征,要求画家要极其严谨和细心,每一朵花、每一片叶,甚至是每一个绒毛都不能有差池,更要长年忍受孤独和寂寞,曾老却对这份工作乐此不疲,他经常说,创作植物画要用科学家的眼光观察,用艺术家的热情去描绘自然之美。
  为了观察和积累素材,使自己的画作充满生命力、透着灵动之美,曾老不仅去植物园寻找活标本,还常常去野外写生,他曾经在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的林区实地写生。在原始森林和热带雨林采集标本的时候,被40多只蚂蟥叮咬,与眼镜蛇对峙。为了创作难得一见的植物绿绒蒿,曾老亲自爬上4700米高的云南白马雪山,面对宛如绸缎一般的花朵,曾老欣喜若狂,每讲到此,老人依然是感动和震撼。谈到自己的职业,曾老这样解释道:“它就应该这样,这是一种生命的力量,灿烂至极,归于平淡。”时至今日,曾老笔下的2000多幅作品中,无一花无出处,无一叶无根据。
  1997年,曾孝濂以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的职称退休并移居北京,为了和时间赛跑,退休后的他依旧每天五点起床,笔耕不辍,在这期间,他先后创作、出版了《中国云南百花图》《药用植物画集》《曾孝濂彩墨画集》等不同主题、形式的作品。2017年,曾老为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精心创作了10幅作品,获赞无数;2019年,他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创作完成了画幅为114×251厘米、题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巨幅作品,这幅画作是老人用时180天,每天头顶着2斤重的特制放大镜、伏案8个小时创作而成的。流连于此画中,人们惊艳、震撼,有人甚至惊呼:“隔着画都能闻到花香!”而老人则说:“画中的37种植物全都出自中国,传播出去影响世界;我只希望大家看到之后能感叹一句,原来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植物!”
  “用眼睛去观察,用心靈去感受,画画的过程就是物我交融心领神会的过程。当你全神贯注于感悟和表达时,你会忘掉一切纠结和烦恼,进入纯净的境界,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因为喜欢画画,热爱大自然花草鸟兽,他不仅在自己工作领域出类拔萃,还跨界邮票界,《杜鹃花》《杉树》《中国鸟》等几套获奖邮票都出自他手,他设计的牡丹花明信片是我国邮政史上发行量最大的明信片之一。他设计的《中国鸟》获得第十三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最佳连票奖,这是有着“邮票界的奥斯卡”之称的世界上邮票印制最高奖,这一次获奖,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获得这个奖项。
  面对无数赞誉之词,老人说:“在画家面前,我不过懂点植物;在植物学家面前,我就是个画画的。”其实,老人再谦逊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热爱和坚持的价值。
  (编辑
其他文献
2014年底,德国一家名叫风速的建材公司发了“横财”。原来,这家公司的老板谈妥并完成了一个大单子——向阿联酋出售了整整1500方的沙子。所有看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唏嘘不已:阿联酋号称“沙漠王国”,遍地是黄沙,风速建材公司是怎么拿下这个单子的?  风速公司的老板名叫库尔特·海森堡,是个有着奇思妙想的中年人。2014年秋的一天,库尔特从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迪拜将搭建一个世界级赛马场。而看
多少红尘事并非不得已,多少杯中酒并未沉香醉,只为等你灯火处,共享繁华。  想你的夜,寸寸柔肠。不见,一日如隔三秋;见,如白驹过隙。凭栏望,唯君他乡想故知。曾经,在花前月下承诺,岁岁有今朝,年年有此时。今夜,月上眉梢,你卻沉往心底,抹不去,还锥心。  草叶上的露珠,犹是你牵挂的泪。满眼青山绿水,好似你思恋的诗。春已散馨香,秋已捧来秋实。在等你的路口,雨骤停,风疾驶,暖阳丝丝。 在走向你的途径,心如雷
迪士尼是个童话王国,住在每个人的心间,里面的许多场景令人流连忘返。迪士尼每晚八点都有烟火表演,不止是很美的景观,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步入迪士尼乐园,米奇大街中的米妮、唐老鸭、黛丝等着与你合影,划着独木舟去宝藏湾找杰克船长,乘着筏艇深入探险岛腹地,庞大神秘巨兽在黑暗处等着你。在奇想花园里驾着“幻想曲旋转木马”,梦幻世界中坐着七个小矮人矿山车”,在闪耀着钻石光芒的矿洞隧道中刺激地穿梭……所有的一切
阅尽繁华,披发入山,这样大开大合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那断崖般的落差,常能拉出一个时代的幽微景观。  张岱的那面人生断崖上,蓊郁蔓生的,全是前朝往事。无限的美、无限的繁华、无限的精致复杂。往事如梦,梦如水,收在回忆的壶内,被寂寞烤炙,咕嘟,咕嘟,咕嘟,生命熬成了一钵老茶。  《陶庵梦忆》里,梨园韵,诗书韵,寒梅韵,冰雪韵……味味化于无形,又味味绮丽生花。一抹嘴,甘尽苦生;再一抹嘴,苦涩怅惘
口,象形字,得之于人的嘴。人们通常把讨生活,称为糊口。腹中有食,身上有衣,温饱问题解决了,日子就能过得下去,这便是锦,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不愁锦上不添花。  人食五谷杂粮,粮食何来?当然从土地中。在我眼里,这个口字,似乎亦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土地,想此,莫名地联想到有关口字部首的字。  有一灯谜:嘴里含玉,打一字。谜底不难揭——国。这个国字,是简体字,其繁体为國,从口,从或,或字拆开,为一口戈。似乎可以
人是情感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有烦恼,这很正常,一点都不奇怪。是否让烦恼常驻心间,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我快乐吗?我们时常这样问自己。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快乐时我们快乐,烦恼时我们烦恼。究竟是快乐多于烦恼,还是烦恼多于快乐,连自己都云笼雾罩,不明就里。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如意”就是烦恼,就是不快乐。所以,我们很是纠结。   俗话说:“野花不种年年
河北名企——“神威药业”,于2004年12月2日成功登陆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家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现代中药企业。现在,神威药业依然是中国香港主板市场市值最大的现代中药上市公司。这样一个万众敬仰的企业,有人猜测:“一定有后台,有背景。”实际上它没有任何后台背景,与千家万户老百姓过日子一样,家产多少,家业多大,全是自己“折腾”来的。   时间追溯到1984年,一个叫李振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为人幽默机智,说话诙谐有趣。  他刚到任时,记者问:“新官上任,你有哪三把火?”他笑着答:“自己一把火也没有,因为故宫最怕火。”表面上似在说明故宫的特殊性质,又似乎在含蓄回答媒体的问题,表明自己不会给同事们下马威。  故宫端门广场前种有五十六棵古树,他下令将树坑填平,还在旁边装上树凳,方便游客们休息。凳子装好后,有员工便向院长提议:“中国正好有五十六个民族,这里五十六
《红楼梦》中妙玉有泡茶三杯论:“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茶论道,在我看来有点不近人情的诙谐,也有点自命不凡的孤傲。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传说,这说法真假难辨。古人把饮茶归功于神农,我想不过是想赋予茶以文化气息,后人也沿袭这种理性的追求,给予茶以种种哲理与玄妙的茶境。  有人认为喝茶有三重境界,即“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
泡茶時,许多人从来都只是凭感觉往器皿里放茶叶,方式简洁随意。早在唐朝,日本使者就将华夏民族的饮茶习惯带回岛国,秉承韵味十足的礼仪,整个过程时刻保持敬畏态度。《茶经》中记载,烹茶时量取茶末投放的量具称之为茶则。则者,量也,准也,度也。精准地量出适量的茶叶,遵循茶道烹煮后才能饮上一杯口味上乘、回味悠长的佳茗。口渴时,端坐静候千回百转后才呈现出的功夫茶,与路边几角钱一碗的大碗茶饮来各有千秋,前者萃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