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百度,再找医生”打了谁耳光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强是北京一家跨国医疗中介机构“盛诺一家”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每年,他都会把数百名中国高端客户送到美国一流医院就诊。最近,蔡强对媒体表示,“有美国医生告诉我,中国患者或许是世界上懂得最多的患者。”
  一个中国患者小刘,在接到美国医生诊断后并不信服,于是对医生说,“你说的不对啊,跟百度不一样,百度不是这么说的。”美国医生很好奇,便问:“百度是什么?”当得知是一款类似谷歌的搜索引擎后,便要求查看来源是“什么论文”。最后,小刘展示的搜索页面仅仅是热心网友的回答。类似的事情还不少,“美国的医生会不高兴。他们认为没必要,是基于自己专业知识的判断,而中国患者反复提要求是对医生本人专业水平的质疑。”
  其实美国医生的“不高兴”,在中国医生这里早已有之。有的患者,会因为医生诊断跟百度不同而充满怀疑,还有的患者,打印好百度来的药物,直接让医生照样开方,令医生哭笑不得。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很多疾病发生机理尚不清楚,何况治愈。信息不对称是医疗领域的一大特点。一名医生,苦读寒窗数十年,才能在一个领域小有成就,怎么可能是“度娘”三言两语就能超越的。曾经有医生说过,看病有时有如破案,要求医生运用专业知识抽丝剥茧,才能找到病根。
  但是,看病先找“度娘”这样的经历发生在很多人身上。我自己也难免如此。明明知道度娘不是专业医生,信息未必靠谱,却忍不住要在看病前依照症状搜索一番。我也想找专业医生问问,可能是什么病,该去什么科求诊,是否需要去急诊等等问题。但偏偏身边没有这样的资源。指望去到医院问医生是不可能的。医生每天看上百个病人,其中大部分病情类似,如果医生一个个详细解释,估计也累得够呛。更何况有些医生面对带着“度娘”来看病的患者,根本不屑于辩驳和解释。
  蔡强介绍,在美国,患者信任家庭医生,全科的家庭医生会先有一个基本诊断,如果病情超出全科医生的专业范围,就会帮助患者转诊到合适的专科医生。因为中国没有全科家庭医生,所以不管出现什么问题,只能借助网络查询对策或者就医建议。也就是说,患者找“度娘”,也是病急乱投医,被逼的。
  一句到尾,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加快培养社区全科医生,鼓励更多医生开办个人诊所,让每位居民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可信的医生,才是最终解决之道。
其他文献
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道德修养意识与真正职业足球运动员要求之比还有很大差距,通过例举中国现有足球运动员场上场下的种种表现说明道德修养差与队员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与中国足
【编者按】  前不久,上海市长海医院的进修医生宋巍因突发脑干出血去世,就在同日,他捐献的器官挽救了4名病患的生命,让2名病患重见光明。医生也会死,而医生面对死亡仿佛显得豁达很多,不少医生都会选择时候捐献器官,与普通国人要“完完整整”的观念不同。其实,面对死亡,同其他大多数人相比,医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是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治疗,相反是更少。国内外的不少医生都倾向于选择以一种安详而优雅的方式离开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