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开放题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jiangha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在“学科中心”理念的支配之下,教学模式过分单一,教学要求同一化;学生厌学,产生大量的“差生”,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发展;学生只埋头于题海中、“模拟试卷”中,学生被训练成了解题机器;而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又基本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结论而设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以死记硬背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模仿代替智力活动的倾向……。为了突破我国数学教育当前的局面,改变这一状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引进了数学开放题,作为积极推进数学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一个切入口,同时希望通过开放题的引入,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数学开放题的含义
  1、特征
  数学开放题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传统的数学习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此类题称为封闭题。而数学开放题通常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习题,或称为“问题不必有解,答案不必唯一,条件可以多余”的习题。数学开放题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⑴ 问题的条件不完备
  开放题的条件可以不足,也可以多余。条件不足时要求学生予以补充,条件多余时可要求学生有所选择。
  例1、小敏有一些1元和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0元钱。小敏有几个硬币?
  在本题中,给出的条件不足以确定硬币的个数,学生需要补充一些条件才能得出结论。正是由于条件的不足,从而使本题的结论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例2、从2、3、4、5、6、7、8这七个数中,挑出六个数填在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 )=( )+( )=( )+( )
  在本题中,可根据七个数中的某六个数就可确定算式,条件是多余的。多余的条件使本题的解题策略具有开放性。
  ⑵ 问题的答案不确定
  开放题的答案具有多样性,它决定了能够满足各种层次水平的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问题,从而体现出层次性。
  例3 、小刚家离学校45米,小红家离学校55米,小刚家与小红家之间有多少米?
  在道题有三种不同层次的解答思路:①小刚和小红家在一条直线上且在学校的两边, 俩家相距 45+55=100(米)②小刚和小红家在一条直线上且在学校的一边,俩家相距 55-45=10(米)③小刚和小红家不在一条直线上,俩家相距大于10米,小于100米
  ⑶问题的解决策略具有创新性
  解答开放题时,没有一般的解题模式可以遵循,有时需要打破原有的思想模式,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时发现一个新的解答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或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例4、 一次,小敏、小红、小丽三位朋友合乘一辆出租车,大家商定,出租车费一定要合理分摊,小敏在全程三分之一处下了车,到了三分之二处,小红也下了车,最后小丽一个人坐到终点,付出18元钱,他们三人如何承担车费比较合理。
  本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是:按路程的多少来合理分配车费。因路程的比是1∶2∶3,
  所以小敏:18÷(1+2+3)=3(元);
  小红:18÷(1+2+3)×2=6(元);
  小丽:18÷(1+2+3)×3=9(元)。
  本题还有特殊的解题方法:共有三段路,每段6元,每段路所花的钱平均分配。第一段路三人都乘,每人应付2元;第二段路小红和小丽合乘,两人各付3元。这样每人应承担的车费如下:
  小敏:2(元) 小红:2+3=5(元)小丽:2+3+6=11(元)
  如果考虑出租车的起步价,车费的分配又有所不同。
  解答本题时并没有一定的解题模式可以遵循,思维呈发散性,如能找到一个新角度,就可以发现新的解答。
  2、分类
  對数学开放题进行分类,这不但有助于我们对开放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而且也有利于开放题的各种研究工作。数学开放题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下仅从思维形式这一角度对开放题进行分类。数学命题一般可根据思维形式分成“假设—推理—判断”三个部分。
  ⑴一个数学开放题若其未知的要素是假设,则为条件开放题。这类开放题给出了结论,要求从多种不同角度去寻求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例5、有三个整数,问这三个数具备什么条件时,它们的和能被3整除?
  ⑵一个数学开放题若其未知的要素是推理,则为策略开放题 .这类开放题一般都给出了条件和结论,而怎样由条件去推断结论或怎样根据条件去判断结论是否成立的策略未知。
  例6 制作书架时需要一块长100厘米,宽20厘米的木板,现只有一块长80厘米,宽30厘米的木板。问怎样将木板锯开,可以拼接成所需尺寸的木板?
  ⑶一个数学开放题若其未知的要素是判断,则为结论开放题。结论开放题就是给出了一定的条件,满足条件的答案有多个。
  例7、 在2、4、6、7、10的五个数中,哪一个与众不同?
  ⑷有的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解题策略与结论要求主体在情境中自行设计与寻找,这类题称为综合开放题。
  例8、在一个3×4(米)的长方形地块上,欲辟出一部分作为花坛,使花坛的面积是长方形地块的一半,请给出你的设计。
  二、数学开放题的使用价值
  由于开放题的特点是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策略开放的问题,开放题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实际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新知和学做的结合开辟了课程的新渠道。本人通过对开放题教学的研究,觉得数学教学中引进开放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其独特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素质教育的本质应该体现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上,而每个学生发展的关键是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每个学生 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新鲜而具有丰富答案的开放题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优生可做得多而深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不至于无从下手,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的结论或设计的方案,无论程度如何,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而没有无可奈何的被迫练习的感觉,这样的参与带有极大的主动性。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参与中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开放题教学让每个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求得了发展。
  2、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保障、自信心得以增加
  素质教育观中,主体性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独立探索的机会就越多;创造性情感就越强;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在开放题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活动是开放的,学生自己可以提出问题来展开并进一步发展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其所喜欢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权受到尊重,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以保障。同时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开放题教学具有此功能。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学生探求多种答案,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学生发现使结论成立的多种条件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联想、猜测、直觉等非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寻找多答案中的最优解与在寻找多种条件中最优条件时,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开放题教学能够提供学生提高创新思维的空间。学生间的讨论、师生间的交流、学生提出质疑时,学生发展了自己、超越了自己,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掘。以开放题为载体的开放式教学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这样好的情境:开放题由于答案、条件的不唯一性,方法的多样性,起点低、层次多,适应多层次的学生,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好的材料,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可能。
  进入21世纪,数学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学不再仅仅是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作准备,而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这种观念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开放题较为有效地反映了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往往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仅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可能找到问题的解答,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探索活动,从多角度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课堂中引进数学开放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数学开放题,创新教学的切入口。
其他文献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要阅读,就要通过识字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广泛阅读,就必须大量识字;写文章,就要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会用字组词,以词造句。因此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
灾难准备是为了减轻灾难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提前开展的各项工作活动。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护士灾难准备的研究现状,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从护士灾难准备的理论研究、维度、总体水平
【摘要】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是三大微分中值定理之一,是微分学应用的桥梁.高中数学新课程增加了导数内容,这为传统的中学数学注入了活力,也为解决一些初等数学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主要是用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但是为什么根据导数的符号就可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呢?实际上,其理论依据就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近几年的一些省市高考中,出现了以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为背景的试题,这类试题
【摘要】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让
【摘要】新课程环境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化改革,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则对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优化设计方式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优化设计  现在“535”高效课堂,遵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转变教师教的方式:由灌输向引导转变,组织、参与、引领、促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在模拟失重状态下对骨骼肌萎缩的防护作用。方法建立尾部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模型,30只同源同窝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尾吊组和血府逐瘀组(尾吊+血府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阶段不断迈进,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从以前的成绩评价变为了多元化的评价,并且教育研究者正在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师职业素养规划和促进结构,从而使得一线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传输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育着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从情感素质研究出发,探讨小学班主任在教学实践当中应该具备的优良素质。  【关键词】情感素质 小学教学 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与我们的教学有效结合,给普通教学工作者带进了新的科技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华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成为华文教学中的值得去研究的一个热点之一,并且在华文课堂推广信息化华文教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笔者及同事在从事华文教学的此过程中,曾一直尝试在华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立足于这一尝试,本文分别阐述传统教学手段以及多媒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