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良种'凤丹NL10'组织培养与快繁初步研究

来源 :分子植物育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limi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于毛莨科(Ranunculaceae)、芍药属(Paeoniaceae)多年生落叶灌木,为中国特有的木本花卉.除了药用和观赏价值,近年来人们又发现牡丹具有油用作用,并有凤丹牡丹(P.ostii)和紫斑牡丹(P.rockii)两大类栽培品种群.目前油用牡丹的繁殖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后代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性状不稳定,不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植物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具有能保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繁殖系数高以达到产业化等特点.本研究利用\'凤丹NL10\'为试验材料,选取凤丹的鳞芽和种胚等材料进行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消毒剂对外植体消毒、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鳞芽和愈伤组织的诱导、种胚生根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以鳞芽为外植体,先用75%的无水乙醇消毒30 s,再用2%的NaClO消毒20min,杀菌效果最好.以种胚为外植体,采用75%的无水乙醇消毒30 s、5%的NaClO消毒20min,杀菌效果最好.(2)鳞芽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WPM+6-BA 0.5 mg/L+GA3 0.4 mg/L.(3)鳞芽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 WPM+6-BA 0.5 mg/L+GA3 0.4 mg/L+PIC 0.6 mg/L+PVP 4 mg/L.(4)种胚在 MS 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6-BA1.0 mg/L有利于种胚成苗,TDZ 0.5 mg/L有利于种胚膨大.适宜种胚子叶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2.0 mg/L.(5)种胚生根的培养基为 1/2MS+IBA 1.0 mg/L+GA3 0.2 mg/L.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香葱转录组中SSR的总体分布特点,开发香葱EST-SSR标记用以香葱遗传多样性研究,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上获取葱属转录组数据(SRR3144570)并利用MISA软件筛选香葱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4 805条转录本序列,检测出9 511个SSR位点,SSR出现频率为10.03%.在搜索的6种SSR位点类型中,1~3个核苷酸重复类型为香葱SSR重复的主要类型(占98.63%),其中单核苷酸占55.80%、二核苷酸占21.32%、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21.51%.SSR重复基元主要有41种,其中以一核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