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做好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极为重要。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實验教学呢?下面以个人教学经验浅谈一二。
  1.物理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动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怀有兴趣,便会抱着积极的态度、以愉快的心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体验到学习中充满着无穷的乐趣。物理实验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对某一事物激起兴趣,必然产生探究反响,此时兴趣则转化为情感。情感是心灵的窗口,它激发学生认识的形成和发展,是思想物化的重要条件。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而这种由兴趣转化的积极性具有动力、导向、强化三大功能,完全符合学生心理。因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情感的激发。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前提,每教学一个新的物理概念,都要尽量通过实验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我在讲导体的《电阻》时,事先根据导体电阻跟导体温度有关原理制作了一个教具“酒精灯点亮灯泡”。把两节干电池放到盒子里不让学生看见,把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小玻璃条用导线串联起来,接在盒内的电池上。一上课,便问学生:“大家见过酒精灯能点亮灯泡吗?”学生回答:“没有。”接着我用酒精灯去加热小玻璃条,让学生认真观察,几秒钟后,灯泡亮了。这时班内顿时沸腾了,然后导入新课。我利用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了知识。
  2.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实验的联系。
  初中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事物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活动机会,加强实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提出问题,如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等等。课堂上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积极进行实验的信心。在学完了这一章以后,我还进一步提出问题:浮力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有哪些?一公斤的水能浮起二公斤的物体吗?装在船里石头,卸一部分在水池子里,水面会上升吗?等等。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将其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物理、学生实验做得很少、学生实验素养较低,在这一阶段,我们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比较好。
  3.1实验前的充分准备
  教师在实验教学前,应制订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包括“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教师还应进行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3.2实验中的全程指导
  实验进行中的指导包括:观察、操作、记录、整理。
  3.2.1观察。例如选择测量工具时,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个实验都离不开观察。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不能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3.2.2操作。这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要指导学生按规则进行操作。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教师应先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和意外。
  3.2.3记录。在实验中,正确地读取和记录数据,包括:读取的姿态(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或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取姿态或和方法。同时,也应注重实事求是,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应该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以便从数据中总结规律。
  3.2.4整理。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能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
  4.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为学生拓展探究天地。
  课外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是对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动手实践的广阔天地,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创造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觉得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让兴趣小组同学探究自行车的物理学问题,比如,自行车由哪些部件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具体如下:(1)自行车有哪些部件是利用杠杆来工作的?它们属于哪类杠杆?(2)自行车哪些部件是对摩擦的应用?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3)如何利用自行车来估测一段距离?(4)体验自行车在上坡、下坡时的状态,有哪些能量转换?(5)自行车的车座形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好处?(6)自行车尾灯是什么样的结构?它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同时查阅一些资料,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感到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突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筹帷幄,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发挥它在引领地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1.深刻领悟课标,以课标为纲。  在制定教學目标时务必认真解读,深刻领悟,恰如其分地预设课堂教学的达成目标,例如必修Ⅰ《宇宙中地球》有课标“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条“标准”重点关注的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
摘 要: 历史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为学而学,而应该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同时提高道德水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可以使学生既掌握历史知识,又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比起单纯地学知识,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历史教学应该加强理解性和趣味性的记忆,摒弃死记硬背的做法,要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还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才是善学之道。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设
摘 要: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的地位十分突出,因为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支撑点,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
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逐渐落后于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理解、实施探究式学习方式尤为紧迫。下面就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种常见形式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1.演示实验  探究式演示实验主要有以下特点。  (1)归纳式的呈现方式  归纳式探究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探究,在演示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
摘 要: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并针对地理课的特点不断地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要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特点加以探究,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求知欲望,使地理课生动活泼,更加有效。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乡土地理 有效教学 教学模式  一  近年来,随着我省“五严”禁令的实行,高中地理科目面临着时间紧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全球范围内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同时也多种动物的共生菌。人类感染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来源为被污染的水和动物性食品,如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