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定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创新观念、与时俱进,构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工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定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创新观念、与时俱进,构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体系。
一、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学目标定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从对行业的分析、企业的分析和学生的分析三个方面考虑。行业方面,要对高职学生将来从事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不同行业进行分析,分析其特点和发展方向;企业方面,要对参与教学的企业进行分析,包括该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以及对从业者职业道德的要求;学生方面,要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学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的精神,使他们具备在艰苦条件下坚守岗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能力:三者之间的共性和基点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排专业相对接近的教学对象,使他们通过长期参与这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方式,深入了解与这类专业对口的行业、职业的特点和岗位需求。
二、基于企业核心问题的教学内容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针对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加重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和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要对学生将来进入的企业和行业进行研究,并将对企业和行业的认知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
三、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
1.理论教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国情,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进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投身基层工作。《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以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向职业者的角色转型。《形势与政策》课可以根据教学要点,重点关注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2.实践教学体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重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一般是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当前民众尤其是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及焦点问题,或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时事,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以及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指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紧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
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是指在企业、工厂、车间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问题,还有利于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学生和服务企业的双赢。
四、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实施
行动导向教学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德国盛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自己动手掌握技能、习得知识。行动导向教学包括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教学方式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符合现代教育的生本理念和建构原则,行动导向教学法更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采取课前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个人困惑,向学生征求学习内容、教学方式方面的意见。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转换教学理念和工作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作用,注重将历史事件和理论总结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组织学生对典型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解决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布置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方面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我建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良好互动。学生通过制作视频短片还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和组织才能。
五、基于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途径,是测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相关知识、能力的主要方式。教学评价具有激励、评价和反馈的作用,能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学”以及教师“如何教”。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政府、学校、企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营造了实习基地和校园课堂两种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实现考核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全面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要实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企业评价相结合。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应对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调整,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学生的实验、实训、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都是在企业完成的,因此应把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评价权交给企业。
2.评价内容多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分为基本知识评价和实践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的考核、应用能力的考核和企业实习的表现。在评价内容上,要减少记忆性内容的考核,注重应用性内容的考核,尤其要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客观评价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反映出来的职业素质和思想素质。
3.评价方式多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方式要注重综合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把学生的作业成绩、课堂发言、随堂思考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实地观察评价法,坚持企业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坚持企业调查报告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顾海良.着力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
责编:一木
关键词:工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定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创新观念、与时俱进,构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体系。
一、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学目标定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从对行业的分析、企业的分析和学生的分析三个方面考虑。行业方面,要对高职学生将来从事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不同行业进行分析,分析其特点和发展方向;企业方面,要对参与教学的企业进行分析,包括该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以及对从业者职业道德的要求;学生方面,要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学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的精神,使他们具备在艰苦条件下坚守岗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能力:三者之间的共性和基点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排专业相对接近的教学对象,使他们通过长期参与这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方式,深入了解与这类专业对口的行业、职业的特点和岗位需求。
二、基于企业核心问题的教学内容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针对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加重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和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要对学生将来进入的企业和行业进行研究,并将对企业和行业的认知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
三、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
1.理论教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国情,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进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投身基层工作。《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以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向职业者的角色转型。《形势与政策》课可以根据教学要点,重点关注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2.实践教学体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重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一般是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当前民众尤其是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及焦点问题,或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时事,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以及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指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紧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
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是指在企业、工厂、车间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问题,还有利于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学生和服务企业的双赢。
四、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实施
行动导向教学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德国盛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自己动手掌握技能、习得知识。行动导向教学包括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教学方式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符合现代教育的生本理念和建构原则,行动导向教学法更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采取课前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个人困惑,向学生征求学习内容、教学方式方面的意见。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转换教学理念和工作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作用,注重将历史事件和理论总结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组织学生对典型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解决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布置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方面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我建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良好互动。学生通过制作视频短片还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和组织才能。
五、基于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途径,是测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相关知识、能力的主要方式。教学评价具有激励、评价和反馈的作用,能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学”以及教师“如何教”。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政府、学校、企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营造了实习基地和校园课堂两种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实现考核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全面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要实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企业评价相结合。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应对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调整,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学生的实验、实训、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都是在企业完成的,因此应把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评价权交给企业。
2.评价内容多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分为基本知识评价和实践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的考核、应用能力的考核和企业实习的表现。在评价内容上,要减少记忆性内容的考核,注重应用性内容的考核,尤其要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客观评价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反映出来的职业素质和思想素质。
3.评价方式多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方式要注重综合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把学生的作业成绩、课堂发言、随堂思考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实地观察评价法,坚持企业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坚持企业调查报告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顾海良.着力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
责编: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