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堂读写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dl6123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与写作为一门语言得以传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直以来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不断出现在各种教学研究中,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首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读写教学研究成果依旧十分稀少,其次,各地各校研究成果很少有将读写两方面相结合的案例,再次,目前进行的读写结合实践化教学研究也相对较少,大多数研究内容还停留在理论阶段。那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以读促写,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确实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英语水平呢?本文将就目前普遍存在的两大读写误区入手,浅要谈谈这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逐渐成为了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学成果验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学生们的学科素养虽不能帮助学生们学到更多考试所涉及的知识,但是却能让他们得以掌握学习这门学科的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 读写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3)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不仅仅要掌握英语语言的阅读技巧,还要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学会分析文章谋篇布局技巧、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养。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对于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还包括了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要求。就此而言,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不可缺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的缺失无疑会造成人格、人性发展的重大缺陷!
  二、 目前英语读写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原因
  在分析新课标教学内容、阅读相关期刊杂志、研究前人教学成果、调查广大师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读写教学普遍存在两个误区:
  1. 盲目迷信英文原著,认为一切英文原著都是对的。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出版单位英语教学水平良莠不齐,一些教辅资料中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些并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在作者原著中就已经出现了问题,编辑过程中也就直接被引用未被审查出来,这些问题以美国杂志刊登的文章居多,而有的学生却误把这种语法错误当成了特殊用法用于自己的写作内容中,认为这样写作会让人觉得更“正宗”,因此直接降低了写作质量。
  2. 忽略各国英语差异,盲目引入教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的用词、表达习惯十分特殊,后经调查发现在他们经常阅读或练习的英语资料中有很多文章并非选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而是来自南非、印度、菲律宾等官方语言包含英语的国家。正如大家所知,我们现阶段所用的英语教材多以英式英语为基础,但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70多个,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果忽略这种地域化差异很可能会使学生英语的学习陷入迷茫。
  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特例,一方面,并非某个地区的教学特例,另一方面也并非英语这一门外语的教学特例。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两个问题极具代表性,他们分别代表了语言读写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面对的两大问题——主观依赖以及客观差异。
  所谓主观依赖,就是指老师在教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导致其不得不依靠一些教材、文章甚至于一些影视、录音片段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而这些材料就成为了老师以及学生接触英语学习的途径,因此会对其放松戒备久而久之产生依赖,这是惯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客观差异是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原因导致的各国语言之间的差异,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于各国语言之中的。
  三、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具体措施
  1. 引导学生提高词汇积累
  词汇是文章的基础,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词汇所占比重是相当庞大的,词汇量是学生们得以阅读、写作的基础。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刻板记忆,要结合语境、语态联系词汇的使用条件来记忆词汇的词形、词义、词性以及变形。针对国内的英语教学环境而言,由于没有语言环境,我们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英语单词,因此词汇的积累不仅在知识上还是在时间上来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认识了一篇文章的所有词汇之后基本上可以理解文章的内容,在面对一些错误以及语言差异的时候,词汇的熟练掌握有时候会让学生们在后面的写作实践中自主摆脱这些困难,实现写作目标。
  2. 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量
  正如上文所说,国内没有大的英语运用环境,我们接触、学习英语的方式除了课程以外可谓少之又少,而在这些方式中,影视作品虽然有趣,但是由于其过于口语化有时为了便于理解甚至会忽略一些语法错误,因此很难帮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英语知识。阅读相对于其他方式对于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就要稳妥得多。学生们的阅读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过程,他们不仅可以通过阅读学习英语知识,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其视野以及知识面,最主要的是相对于影视作品而言,阅读的模式更加贴近写作,一些经典的语句案例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引用。所以可以利用课堂向学生呈现一些好的阅读素材,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量,为写作做好准备。当学生阅读量足够丰富的时候,关于语言差异以及习惯性的语法错误就可以轻而易举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避免了。
  综上所述,读写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读是写的源泉,而写则是读的表达,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是单纯地对某一方面能力特点的强调,而是全方位的相互促进整体发展,在读中培养语感,在写的过程中表达实践,这种方式充分地发掘了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郑美珠.对高中英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模式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5(65).
  [2]《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新课程标准》(2013).
  作者简介:
  李丽辉,福建省泉州市,福建德化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步成熟,我们逐渐迎来一个微时代,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够尽知天下事。文章讲的是历史“微课”,即通过对小章节,一些比较少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  一、 引言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照本宣科,一堂课的内容很多,纯粹是知识灌输,看似课堂教学效率很高,实际上学生兴趣几乎全无,而“微课”利用视频文件与音频文件等形式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英语作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农村小学英语作业布置存在的缺陷,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适合我校英语作业设计的相关策略,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调查策略研究  一、 调查研究的意义  小学英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英语作业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
摘 要:英语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将来从事的职业至关重要。但是,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词汇量小,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英语存在畏难情绪,主要是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是学好英语的内在动力。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笔者在本文介绍几种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兴趣培养和激发  英语是中职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中职学
摘 要:作为当代文学作品宝库中具有开拓性的一部力作,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文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该小说主要呈现了主人公高加林在社会转型期于城乡之间两次“归来——离去——再归来”的悲剧人生历程。在对悲剧的展露中也蕴涵着路遥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质询以及对个人主体的深切关怀,带给我们一种富含现代性的启示与价值取向。  关键词:人生;文学作品;悲剧  一、 “归来—离去—再归来”—高加林的人
摘 要:高校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极其重大:规范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使大学生成为“中国梦·青年梦”的合格接班人。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同时发展,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祸害终生,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颇为重要,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大学阶段应该重视习惯养成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习惯养成;高校教
摘 要:古诗歌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文学的源头。感受并描述诗歌的画面,便于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关键词:理解;创造;感知;描述  2015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新课改的方向
摘 要:伴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早已成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个人不断的掌握与学习新知识,也能够对其适应与融入社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的背景下,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应致力于自学课堂的构建,从而在突显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同时,也能够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全面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
摘 要:初中英语作文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相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的难点。在作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既要把好学生的语言关,又要把握好学生的技巧关,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相对于学生来说:它对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要求较高。它要求学生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及基础语法的掌握和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针对这种学生的寫作能力不高,且写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状况,就需要我们立足课堂、研究能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已经成为人们了解新闻、促进沟通的媒介,加快了“微”时代的到来。它在教育行业特别是信息技术这个跟着时代步伐的课程中,在教学中加入微课的理念,根据微时代的特点,优化教学,但我们必须思考微课的应用,根据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根据不同对象、环境、时间等因素,思考微课应用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  一、 微课应用后的问题  微课有特有的优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它和汉语一样需要一定的人文环境与语言环境,需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也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日常性口语交际对话,但是实际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而英语教师时常能够将课本剧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但是如何使课本剧能够在小学英語教学中进行更加有效的运用呢?笔者从做好铺垫、知识建构、作用发挥等方面简述了课本剧在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