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期间,我认识一位下放的中学教师。他姓翟,生产队男男女女都管他叫“老翟头”。其实,“老翟头”年龄并不大,不到50岁,只是身体赢弱些,说话声音苍老些罢了。“老翟头”祖籍福建,有一张典型的闽人的脸,瘦而且黑,满脸皱痕,散发着淳朴与厚道。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时,“老翟头”在哈尔滨一所中学教汉语。10年后,他“因言获罪”,被“遣送”到我干活的那个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