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白内障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视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组;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抗青光眼术;白内障
患者在抗青光眼滤过术治疗后,通常会使晶状体混浊速度加快,进而导致白内障形成。在采用手术方式对白内障进行治疗时,受患者眼前节的改变情况的影响,会使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难度明显增加,对术后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应用超声乳化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手术治疗,使该类患者的视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白内障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在A组中包含17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5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2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72.4岁;在B组中包含18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4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1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71.7岁。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方法
将84例研究对象的资料,经过进一步整理后分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和恢复速度、围手术期内的并发症情况、住院接受治疗的总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1.3数据处理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临床对比实验研究后证明,B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 我们的体会包括以下几点:① 为了能够避开滤过区,可以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进行切口操作;②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可以采用粘弹剂软壳技术,注入一些低弹性、高粘附性粘弹剂,使角膜内皮的保护膜迅速形成,防止患者的角膜内皮发生进一步损害;③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应对发生粘连的虹膜进行分离,以保证瞳孔进一步扩大,必要时可以采用机械法对瞳孔缘进行处理。若术前患者的瞳孔大于5mm则手术进行过程中进行瞳孔成形处理,以使人工晶体的稳定性增加,使后眩光明显减少;④ 对于浅前房,可以采用拦截和劈裂、原位超声乳化法进行处理,并在低能量、高负压状态下进行, 尽量使能量降低,使超声乳化时间缩短,进而使角膜内皮的进一步损坏得到控制;⑤ 手术进行过程中应进行彻底的抽吸,避免残留的皮质将滤过口堵塞,而对滤过功能造成影响,防止由于残留粘弹剂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症状[2]。
总而言之,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患者的病症迅速得到控制,使视力在短时间内恢复,同时减少手术治疗期间的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邵彦,刘菲.利用白星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4(16):614-615.
[2] 朱白蕾,钟丘.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囊外摘除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3(14):373-374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抗青光眼术;白内障
患者在抗青光眼滤过术治疗后,通常会使晶状体混浊速度加快,进而导致白内障形成。在采用手术方式对白内障进行治疗时,受患者眼前节的改变情况的影响,会使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难度明显增加,对术后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应用超声乳化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手术治疗,使该类患者的视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白内障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在A组中包含17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5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2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72.4岁;在B组中包含18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4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1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71.7岁。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方法
将84例研究对象的资料,经过进一步整理后分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和恢复速度、围手术期内的并发症情况、住院接受治疗的总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1.3数据处理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临床对比实验研究后证明,B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 我们的体会包括以下几点:① 为了能够避开滤过区,可以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进行切口操作;②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可以采用粘弹剂软壳技术,注入一些低弹性、高粘附性粘弹剂,使角膜内皮的保护膜迅速形成,防止患者的角膜内皮发生进一步损害;③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应对发生粘连的虹膜进行分离,以保证瞳孔进一步扩大,必要时可以采用机械法对瞳孔缘进行处理。若术前患者的瞳孔大于5mm则手术进行过程中进行瞳孔成形处理,以使人工晶体的稳定性增加,使后眩光明显减少;④ 对于浅前房,可以采用拦截和劈裂、原位超声乳化法进行处理,并在低能量、高负压状态下进行, 尽量使能量降低,使超声乳化时间缩短,进而使角膜内皮的进一步损坏得到控制;⑤ 手术进行过程中应进行彻底的抽吸,避免残留的皮质将滤过口堵塞,而对滤过功能造成影响,防止由于残留粘弹剂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症状[2]。
总而言之,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患者的病症迅速得到控制,使视力在短时间内恢复,同时减少手术治疗期间的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邵彦,刘菲.利用白星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4(16):614-615.
[2] 朱白蕾,钟丘.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囊外摘除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3(14):373-374